血清IGF-I、bFGF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

2015-01-22 10:15郑靖阳陈清林锋瞿尔力肖秀漫
浙江实用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胎龄生长因子早产儿

郑靖阳,陈清,林锋,瞿尔力,肖秀漫

(1.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325027;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325027)

血清IGF-I、bFGF水平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

郑靖阳1,陈清1,林锋1,瞿尔力1,肖秀漫2

(1.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325027;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325027)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诊断价值。方法胎龄≤31周和(或)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进行间接眼底镜筛查,根据ROP国际分类法诊断为ROP的患儿为实验组,其中根据严重程度分为ROP I-IV期;对照组:选择同期与ROP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相匹配的非ROP早产儿。对所有研究对象在出生后1周或纠正胎龄31周时取静脉血2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FI、bFGF浓度。结果随着ROP的进展,血清中IGF-I及bFGF逐渐降低;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IGF-I的最佳阈值为28.08ng/mL,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812,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02;bFGF的最佳阈值320.65ng/L,灵敏度为0.84,特异度0.854,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96。由此可见,IGF-I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诊断价值,bFGF次之。结论临床上如有胎龄≤31周和(或)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在其生后第1周或纠正胎龄31周时,若血清IGF-I明显降低(<28.08ng/mL),同时伴有bFGF降低(<320.65ng/L),则预示ROP的发生率增加,需请眼科医生行眼底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早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大幅上升,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失明。由于眼底检查比较复杂,有学者提出根据早产儿相关危险因素,在眼底检查前进行临床筛查工作[1],找到ROP的预测指数,更早期发现ROP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认为,ROP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视网膜血管发育不良,继而导致病理性异常增生血管的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 lar izat ion,RNV)生成受很多生长因子的调控,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最为重要的因子之一。此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I)作为非氧调节因子参与ROP的发生与发展[2]。本研究通过比较ROP组与非ROP组血清IGF-I和bFGF的浓度差异,探讨其能否作为ROP的预测指标,协助早期诊断ROP患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 48例早产儿患者(温州市中心医院18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30例),入选标准:胎龄≤31周和(或)体质量≤1500g[3]。根据ROP国际分类法诊断为ROP的患儿为实验组,根据ROP进展情况又分为ROP I期、II期、III期和IV期(本研究未发现V期患儿);另选择同期与ROP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相匹配的住院非ROP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温州市中心医院20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30例)。排除标准: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多发畸形如先天性腹裂、肠闭锁、食道闭锁、食道气管瘘、先天性胆道闭锁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其生后1周或纠正胎龄31周时取静脉血2mL,置于普通消毒EP管内,室温下静置30~60分钟。以2000r/min离心10分钟,吸取血清,分装放入消毒EP管内,于-20℃冰箱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待测血清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美国R&D公司),参照说明书检测IGF-I和bFGF,经自动酶标仪分别于405nm和480nm处

测定各孔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以OD值为纵坐标,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确定其浓度。

1.3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经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男/女 胎龄(d) 出生体质量(g)Apgar评分(分)1分钟5分钟ROP组4831/17205.0±12.621229.69±232.376.0±2.008.0±1.00对照组5028/22205.8±8.081401.32±171.787.0±2.008.0±0.25

2 结果

2.1IGF-I和bFGF测定结果 随着ROP的进展,血清中IGF-I及bFGF逐渐降低,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期血清IGF-I、bFGF含量比较()

与ROPI期比较▲▲P<0.01,与ROP II期比较**P<0.01,与ROP III期比较△△P<0.01

组别nIGF-I(ng/mL)bFGF(ng/L)对照组5042.86±18.72391.61±93.24 ROP I期ROP II期ROP III期ROP IV期28 10 6 4 22.31±12.45 22.40±8.87 16.30±7.15**▲▲11.12±4.57△△▲▲**293.98±37.83 222.36±45.64▲▲182.34±46.54**▲▲134.24±48.04△△▲▲**

2.2ROC曲线 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在0.7~0.9有一定准确性,而>0.9则有较高的准确性,IGF-I与bFG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和0.896,详见图1-2;IGF-I与bFGF诊断RO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详见表3。

3 讨论

ROP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儿童致盲最主要因素,一般在生后4~6周或纠正胎龄32周进行眼底ROP筛查。眼底ROP筛查比较复杂,主观性强,患儿依从性较差,工作量很大,加上基层医院没有相关设备开展筛查工作。2005年美国一个由26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参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ETROP),筛查6998例出生体质量<1251g的早产儿,发现ROP发生率为68%,其中出生体质量750~1000g者ROP发生率为75.8%,<750g者ROP发生率为92.7%[4]。最近,瑞典进行ROP普查,纳入全国胎龄<27周的所有早产儿506例,ROP发生率72.7%,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其中胎龄<22周ROP发生率为100%[5]。我国人口基数大,本组选

择胎龄<31周或出生体质量<1500g作为血液筛查的节点较为合适。

RO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早产儿视网膜发育未成熟是最根本的原因[6],最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全和大量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其中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在ROP发病机制中占主导作用,是众多血管生长因子相互协调的结果。IGF-I作为非氧调节因子参与ROP的发生与发展[2]。Kondo等[6]利用IGF-I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实验发现,基因敲除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较野生型ROP小鼠减少。研究表明IGF-I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正向调节因子,与VEGF协同起重要作用。一定浓度IGF-I的存在使VEGF能最大程度地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当IGF-I浓度不足时,即使有VEGF的存在也不能促进血管生长[7]。Hellstrm等[8]在随访84例胎龄24~32周早产儿时发现,低血清IGF-I与ROP发生率明显相关,IGF-I降低的持续时间也与ROP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由此提出早产儿血清IGF-I水平或许可以作为ROP筛查的指标,但单独依靠IGF-I水平预测ROP的可靠性国内外均存在质疑,且其阈值存在争议,若关注IGF-I低的持续时间则需要多次采血,增加感染的风险。目前有大量研究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促进血管发育和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生长因子,作用于新生血管形成的各个环节,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非缺血性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新生血管膜上均有bFGF和VEGF的表达[9],但能否作为ROP的预测指标,国内外鲜有报道。

目前,国外有研究发现如果早产儿生后第1周或在纠正胎龄31周时血清IGF-I浓度处于极低水平,或者血清IGF-I浓度持续低于30ng/mL时,预示着发生ROP的危险性增加,但其准确率存在质疑,缺乏大样本对照研究;杜鹃等[2]研究发现低血清IGF-I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预示ROP的发生,但存在取血次数多,增加感染的风险。所以本研究除IGF-I外,增加引入bFGF作为辅助观察指标。结果显示,ROP I期IGF-I和bFGF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ROP的进展,血清中IGF-I及bFGF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IGF-I的最佳阈值为28.08ng/mL,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81.2%,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02;bFGF的最佳阈值320.65ng/L,灵敏度为84%,特异度85.4%,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96。由此可见,IGF-I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诊断价值,bFGF次之。

综上所述,临床上如有胎龄≤31周和(或)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在其生后第1周或纠正胎龄31周时若血清IGF-I明显降低(<28.08ng/mL),同时伴有bFGF降低(<320.65ng/L),则预示ROP的发生率增加,需请眼科医生行眼底筛查。

[1]Chen J,Stahi A,Hellstrom A,et al.Current update on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screening and treatment.Curr Opin Pediatr,2011,23:173

[2]杜娟,陈超,石文静,等.早产儿血清IGF-I浓度变化及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临床儿科杂志,2008,26(9):757

[3]Todd D,Cassell C,Kennedy J,et al.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infants<32 weeks cgestation at birth in New South Wales in 1993 and 1994.J Paediatr Child Halth,1999,35(4):355

[4]Early treatment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cooperative group.Theincidenceandcourseofretinopathyof prematurity:findings from the early treat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study.Pediatrics,2005,116:15

[5]AustengD,KallenKBM,EwaldW,etal.Incidence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infants born before 27 weeks gestation in Sweden.Arch Ophthalmol,2009,127(10):1315

[6]Kondo T,Vicent D,Suzuma K,et al.Knockout of insulin and IGF-1 receptors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protect s against retin neovascularizat ion.J Clin Invest,2003,111(12):1835

[7]ChenJ,SmithLE.Retinopathyprematurity.Angiogenesis,2007,10(2):133

[8]Hellstrm A,Engstrm E,Hard AL,et al.Postnatal serum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retinopathyofprematurityandothercomplicationsof premature birth.Pediatrics,2003,112(5):1016

[9]Watanabe A,Kurabayashi M,Arai M,et al.Combined effect of retinoicacid and basic FGF on PA I21 gene expressio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Cardiovasc Res,2001,51(1):151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Y20120078);温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2010A004)

猜你喜欢
胎龄生长因子早产儿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产前糖皮质激素暴露能使早产儿获益吗?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