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能否改变未来

2015-01-22 05:03杨明,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患医生医疗

·医学与人文·

移动医疗能否改变未来

杨明王锡山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道肿瘤病区(杨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王锡山)

近年来,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继涉足银行、零售、交通、餐饮等领域之后,医药行业也将势必被移动网络覆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疗系统诊疗效果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渴望得到及时、准确、安全的健康服务。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给患者带来福音,移动医疗这一新型诊疗模式出现在医疗保健领域并将大放异彩。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mHealth(亦被称为m-health 或者 mobile 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掌上电脑、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包括体检、保健、疾病评估、医疗、康复等[1]。如“口袋体检”和“用药助手”还有“春雨掌上医生”等,都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医疗类App。

移动医疗,打破地域的限制,是远程医疗的一种形式,使医务工作人员与患者不用面对面,而在有网络覆盖的场所进行医疗诊疗服务。移动医疗具有方便、高效、快捷、灵活、节约资源的特点,志在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难题。从而促进医务人员与患者以及医务人员之间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及效率[2]。移动医疗在医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一种全新的途径,将逐渐被广泛应用。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移动计算工具(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的发展为移动医疗开辟了新渠道[3]。

一、移动医疗对患者的服务范畴

(一)医疗诊治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对病患的病情进行诊治。并可以书写患者电子病例,实时对临床医疗进行监控,最终建立统一的医疗档案。这些资料可以使其他医生了解患者的诊疗过程及已做的相关检查结果,减少不同医院的重复检查、简化患者治疗过程,节约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另外解决医患及时沟通的需求,对于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医患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移动医疗服务可以让患者与医生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发起沟通与交流,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减少无效的等待时间,减轻医院就诊压力。

(二)患者预约挂号

传统的门诊就诊的大致流程为,挂号-候诊-医生问诊及查体-化验、影像学检查-医生开处方-拿药。在此过程中,涉及多个支付及排队等待环节,而这部分给患者带来不少困扰。而移动医疗的实施,患者可以不受空间限制,通过移动支付实现缴费。患者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和微信的公众号实现挂号、预约、缴费、查看药单、收取检查单等就诊的大部分环节,大大缓解就诊过程中的低效率问题,另外,医生的预约已满,可以及时的更换医生,如遇突发事件,医生临时有事停诊,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消息反馈,减少医患矛盾。

(三)医疗定位

患者如果突然发病,家属可以将患者的情况通过服务终端发送到服务平台上,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方便医疗机构为其进行合理的、快速的远程医疗指导,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将其门诊信息、附近的交通情况等信息反馈给患者。为患者急诊急救争取宝贵时间。

(四)自我医疗和家庭保健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使得医疗资源稀缺问题加剧。移动医疗,改变了以往人们只能去医院看病咨询的传统就医方式。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医疗资讯。给人们普及最基本的医疗常识,避免无时间就医、盲目就医导致的病情延误。同时,增强人们对健康、保健的意识,进行自我医疗或家庭保健,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变治病为防病。

二、移动医疗对医护服务范畴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移动化

目前,很多家医院已经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一般三甲医院内部信息化程度较高,比如医院信息系统(HIS)替代了重复人工劳动,减轻了医生书写病历、查阅旧病例、医嘱录入、转抄等带来的大量工作,不仅减少医生工作量还节约了资源消耗。移动医疗进入医院将带来更大益处,应用和医院HIS系统相结合的移动查房系统,医生手持掌上电脑(PDA)查房时,不用带着沉重的病例或手抄的检查结果,可以很轻松的查看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和检查结果,更加方便、有效、实时为患者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避免忘记对患者进行开药或处置的情况。护士通过掌上电脑进行移动护理,实时查看核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标明患者的护理等级、病情状况以及是否发烧、是否欠费、是否手术等相关信息。条形码患者标识带的应用,减轻护士在输液过程中查对药品、核对患者信息等繁琐工作,减少药品误用等因人为失误带来的隐患。患者从入院登记、检查、接受治疗、到出院结账都可以利用移动技术进行优化,使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更具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等目的。

(二)医生对患者的管理

医生除了在工作时间对患者进行诊治,在下班、周末、公差期间也可以实时对病房患者进行监测及处置。另外,对那些非住院慢性病患者,尤其住在偏远地区,需要长期咨询医生,接受医生建议,就不用花上几个或数十个小时前来就诊,有的患者身体或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来就诊,只能通过电话咨询,因不懂得医疗常识,通过电话咨询可能传递错误的信息,或者有的患者不及时联系医生,将导致病情延误。而移动医疗方便医生对这些慢性病患者进行诊治及随访。

三、移动医疗尚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及标准问题

保证移动设备存储的数据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问题,数据丢失、被剽窃、隐私信息被共享或公开是要面临的严重威胁。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数据备份、采用多层用户认证或在线操作设置一个安全防护层也不能完全确保数据安全。另外,移动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随着移动医疗领域不断发展、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移动医疗统一标准的建立。标准统一将有利于推进移动医疗的发展。

(二)网络容量、兼容性及连通性

移动医疗带来了大数据问题,过去分散在各个医疗系统的数据都集中到一起,每天产生大量健康及医疗相关的数据,这就对支撑技术提出了挑战,现在的技术是依靠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方式进行传播[4]。在我国,移动医疗可能会受到一定限性:如网络不稳定、覆盖不全面、互联网带宽限制等使得移动医疗开展受限。另外,移动医疗系统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或并存的可靠性及移动医疗接入平台的统一性等问题也亟待解决[5]。

(三)无法完全替代医患面对面沟通

移动医疗虽然解决了就医时空、地域限制的问题,但始终无法替代医患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如今,一部分医生看病对辅助检查的报告结果依赖性很强,但辅助检查永远无法替代医生对患者的“望闻问切”、“望触叩听”。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可谓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医生去思考、归纳、整理,提炼出正确的症状描述。另外,医生对患者的查体是移动医疗的“死结”,医生对患者查体获得的体征是疾病诊断最真实、可靠的信息源,实践出真知。因患者个体存在差异,相同病因可能导致不同结果,同一结果可能来源不同病因。因此,医患这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医生对治疗原则的确定、方案的筛选、治疗过程的监督、药品剂量及治疗手段的调整、治疗结果的观察与反馈均离不开医患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医患面对面交流是移动医疗无法取代的,尤其面对一些复杂、疑难疾病等。

(四)诚信缺失是移动医疗的绊脚石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面临医患纠纷逐年增多、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的窘境。医疗体制不完善、忽视人文关怀、患者对疗效预期高、媒体错误导向等都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但最终涉及到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医患诚信度的严重缺失[6]。医学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种经验科学。而临床经验,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成果,我们不仅要掌握治病的经验,更要掌握沟通的方法及技巧。一个眼神交流、一个和蔼的态度、一个舒缓的语气、一段安抚的话语都能够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然而移动医疗拉远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这种医患之间的信任就很难建立。另外,移动医疗监管的政策、法律还欠完善,医患维权较难,而诚信是维权的基础,法治是维权的保障。而诚信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医患冲突频发,不利于移动医疗健康发展。

四、移动医疗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引领着医疗模式“颠覆式的变革”,其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地域时空限制,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由于具有无限潜力,移动医疗作为医疗服务的新形势将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同,其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G网络强力渗透,以及创新型智能设备和云计算的进步,打破束缚移动医疗的瓶颈。移动医疗无疑将进入一个爆发式发展阶段,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医生,实现24小时如影随形,可穿戴设备也将成为移动医疗的重要组成,目前在全球具有广泛的需求潜力,相比全球,移动医疗穿戴设备以及相关服务在中国的需求更大。我国有3.3亿高血压患者,1.14亿的糖尿病患者,而且患病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另外,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测算,仅血压计和血糖仪两种产品,每年我国就能产生60亿和30亿的市场规模,如果再加上其他移动医疗服务,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达23.4亿元,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人民币,在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下,移动医疗发展势不可挡。未来的移动医疗似乎无所不能、无孔不入,但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障碍及发展瓶颈,因为移动本身解决不了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移动服务可以改善信息的获取方式及医疗服务环节中的交流方式。

面对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潜在的社会效益,我国移动医疗的市场空间将会非常巨大。希望移动医疗在发展中不断优化,颠覆传统医疗模式的同时,为解决现有的医疗困境及拓展先进的医疗模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Baig MM,GholamHosseini H,Connolly MJ.Mobile healthcare applications:system design review,critical issues and challenges.Australas Phys Eng Sci Med,2014.

[2]梁实,王益新.深圳智慧医疗云服务平台建设.测绘科学,2014,39(8):75-87.

[3]李湖帆.探索智能手机基础上的新移动医疗系统模式.医学科技,2014:213.

[4]张杰.云计算-医院信息系统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5):560-561.

[5]郑舟凯,尉建锋,刘昱,等.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医院”整体设计与技术实现.中国医院,2014,18(11):57-59.

[6]王锡山,关旭.医患为诚信付出的代价.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3(5):65-67.

(本文编辑:马天翼)

杨明,王锡山.移动医疗能否改变未来[J/CD].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5,4(1):94-96.

(收稿日期:2014-12-04)

通讯作者:王锡山,Email:wxshan1208@126.com

DOI: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5.01.26

猜你喜欢
医患医生医疗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最美医生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一)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