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时代文化生产的新特点

2015-01-21 04:55李春宇
2014年34期
关键词:文化管理

李春宇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介迅速出现,当今时代人们经常拥有多个信息接收终端,多屏时代由此到来。基于互联网基因的PC屏\IPAD屏\手机屏促成了内容生产的民间化,文化生产权一旦为民所有,必然迎来繁荣昌盛的局面。不过由于制作门槛低,很多网络剧\微电影内容低俗,监管又成为了文化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多屏时代;文化生产;文化管理

传统社会由于文化生产的官方垄断,科学技术的落后,加上封建思想的禁锢,导致社会文化发展缓慢。我们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人们的思想观念都落后于世界,最终导致中国的被动挨打。随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影响,中国科技迅速发展,已经跟世界同步。科技的进步,不仅促进了物质丰富,同时在传媒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使得我们的文化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

1、多屏时代,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媒体逐渐强势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各种数字信息接收终端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屏幕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的PC屏、IPAD屏、手机屏,可以直接连接互联网,人们通过它们可以快速上网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发布信息,还可以同别人交流。

这些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媒体跟我们熟悉的传统媒体相比,获取信息更快捷、方便、主动。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是主体,人们只是信息接受者,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由上到下强制性的,受众没有选择权。而在互联网新媒介上,受传者是主体,受传者可以影响传播者。网络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个受传者手中,一旦受传者不再关注传播者,则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没人接受,它就失去了作为媒体的影响力。而且在互联网上,人们除了做信息接收者,还可以做信息的发布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种前所未有的地位吸引了更多的人抛弃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

2、新旧媒体的特性不同,它们的生产主体也不同。

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是由专门的国有部门承担,如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电视台,电影厂等。这些部门由国家财政负担,肩负意识形态宣传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由于缺少市场机制的激励,不闻群众喜好,缺乏群众观念,体制机制僵化,内容封闭保守,缺少开拓创新。传统媒体的这种特点跟它的资金来源和政府的媒体管理理念有关。在过去,所有媒体全部是政府办政府管,内容生产全部是国有部门来完成,缺少民间力量的参与。而对新媒体来说,内容生产则主要依靠民间力量,这是一个重大转变。

急速扩张的新媒体急需各种内容填充,但传统媒体又不屑于也没精力投入这个新的战场,于是在新媒体的召唤下,各种民间力量参与了进来。他们凭着兴趣,敲起键盘,拿起摄影摄像机,把大量的文字、照片、视频,上传到网上作为信息源。这些信息内容可能是娱乐搞笑,可能是自己的思想观点,也可能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感,新媒体让一个个微小的个体获得了自由表达自己内心的途径和权力。在这里你能找到更个性的个体,更自由的个体,更真实的个体,更纯粹的个体。人们一旦拥有了文化表达权,激发出的文化创造力是无限的。

3、新媒体内容制造者的回报和职业化生产

对于很多业余制作者来说,大多数信息内容,只是自己的兴趣表达,他们生产这些内容不需要回报,只需要获得回应,或点赞,或批评,跟受众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就得到了满足。这种文化生产,不具有产业属性,而且因为碎片化,传播面不广。当然如果做的多了,加之兴趣浓厚,不断学习提高,而且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专门去做,成为一个职业化的文化工作者,也不是不可能。在文化市场里,文化生产其实没有专业和业余的区分,只要有观众喜欢你的文化产品,那就是获得了肯定,就可以取得收入。情感人人都有,只要你的表达真切感人,就会有人喜欢。当然表达情感的技术知识可能需要学习,但是不一定要进入高校去学,自学也可以成才。现在很多视频网站可以给原创作者以广告分成,这样,变成一个职业化的文化生产者也就成为了可能。

职业性的文化生产,必须要有职业化的创作团队,才能形成稳定的文化产出,如果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会影响内容的质量,进而传播效果也逐渐减弱,粉丝也减少。市场将根据观众的选择,对这些文化产品进行优胜劣汰。稳定的团队,规范的生产流程,必然换来稳定的产品质量,而稳定的质量可以塑造文化品牌,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更多稳定的接收人群,有了稳定的接收人群,制作者就可以承接广告获得盈利。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网络剧《万万没想到》的创作团队。他们从零起步,坚持不懈,做到了如今广告收入千万级别。

据华西都市报2014年7月7日报道,《万万没想到》第二季第一集上线不到一周,播放量就突破3000万,节目页访问量达6000万。在商业合作方面,《万万没想到》第一季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千万级别。目前,尽管第二季只播出了两集,但该剧总监制卢梵溪透露,《万万没想到》第二季广告收益已经突破2000万元。

4、网络剧、微电影的低俗与监管问题

网络剧、微电影大多是由民间非正式机构拍摄制作,业余演员,低成本投入,反映了民间的审美趣味,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喜爱和传播。由于点击率高,很多创作团队有了收入,这吸引了更多人的热情参与,再加上视频网站大力发展自制剧的策略规划,给了这些创作团队美好的前景。不过2014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次发文,要求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管理,抵制日益出现的低俗风气。监管是有必要的,但是要注意好尺度,不要把民间创作者自由探索的精神给打击了,那就矫枉过正。这些文化产品,作为正常的民间情感表达,反映了人民的趣味喜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使人民群众得到了精神的满足,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沟通了相互之间的情感体验,它的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我们知道,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文化生活的问题,也就是趣味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趣味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精神境界,这都需要表达、沟通、交流。在自由沟通中,人们认识自己反思自我,学会鉴别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而相关部门的过度监管和严厉禁止,就可能扼杀民间的表达欲望,一个国家的精神生活,应该是靠人民来开创的,只有民间才有最鲜活的生活,脱离了人民的文化生产,必将走入狭窄单一、教条口号式的虚伪世界,而互联网真正把文化生产权还给了人民,让文化生产的主体非国有化,让广大的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到了文化生产中。

这个群体可能素质高低不同,鱼龙混杂,自然作品也水平参差不齐,高雅与低俗,泥沙俱下。对于低俗的品味,我们要引导提高,但不能阻止他们去表达,表达出来让人们去评判,让作者自己去反思,相关部门只要营造好积极向上的氛围就可以,要相信社会的自我净化功能。这种净化功能应该靠社会民间组织,行业协会来自律完成,只要不涉及违法,政府大可叫社会自行管理,道德标准本来就应该是大众来决定。行业自律加上政府引导,再加上人民趣味的提高,鉴别能力的增强,必然会引领文化生产走向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党中央带领中华民族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一个个经济的奇迹,必然也会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作者单位:浙江艺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谭天.新媒体新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燕临,王蕊.多屏化传播时代的媒体变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1.3

[3] 陈建平,王金环.多屏化时代探析[J].文化产业,2012.3

猜你喜欢
文化管理
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
国有煤企制度管理转向文化管理初探
供电企业文化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以文化人 品格提升
文化管理:管理的高端境界
学校文化管理刍议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管理创新
技工院校文化管理初探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制度之维
浅析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高职学生文化管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