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祖流
摘 要:时代的变化会导致理解的偏差、变化和更新,对于纪录片而言,时间的推移让纪录片单纯地纪录和尽可能还原生活本真的功能在有意无意间夹杂了一些本不该出现在这范畴之外的其它功能。既是这样,那就有必要去深思纪录片背后深藏的意识形态。不能很快判断这是好是坏,也许这是对纪录片中过于拘泥生活的原貌以至束缚了电影语言的丰富表现力的绝地反叛,或者又是其它。
关键词:凝视;意识形态;监视;霸权主义
电影在产生之初并未夹杂太多在今后才有的目的。在产生之初,仅作为纪录人们真实生活情状的一种方式与工具;时代的变更让原本单纯如一的电影在某种或几种目的的驱使之下完成转向,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专递的一部分。在多数人的理解当中,纪录片是所有影片门类中最纯粹、最直接而又少有掩饰的还原摄像头前发生的一切的影片门类。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扭曲、不隐藏,简单而又真实。而当一部纪录片同“凝视”二字放到一起的时候,却又似乎不那么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和文化研究当中的重要概念,“凝视”指携带者权力运作、欲望纠结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由视线所连接的观看行为中,观者多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利的主体和欲望的主体。[1]
纪录片《车轮不息》以旁白“要了解我们为何来到这里,你就得知道我们始于何方”和一声巨大的撞击声响开头,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和旁白,影片的开头就让我们领略到了犹他州的野性之美和大自然的神奇,接着骑行者们开始了他们的骑行之旅。片中的他们,先后骑行了美国犹他州、中国新疆、南美英属哥伦比亚、北美、尼泊尔、中国新疆和重回犹他州。骑行从他们的故乡犹他州开始,在骑行了众多地方之后,而又最终意识到犹他才是最好的,似乎昭示着某种思想,等着观者去发掘。《车轮不息》自2010年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伊始,人们看到的就似乎只是大自然的壮美、骑行者的无畏和出色的后期制作等一些潜藏于表层的意蕴和内容,至于背后的,则都通通隐去了,更别说显于影片中的“凝视”行为。
一、人类对大自然的“凝视”
自行车的车轮碾过荒漠松软的土地,代表着的就是一种征服。伴随着链条的声响和车轮摩擦大地的声音,幻灯片放映般的剪辑处理让我们对犹他州有了大致的了解。紧接着便是由远及近的长镜头拍摄、俯拍镜头和慢镜头回放——一群美国青年骑着自行车在犹他州的山间自由地奔跑,熟练地将各种骑行技艺展现在镜头前。灰尘扬起的时候,镜头前的群山时而后退显远,时而拉近变大,被骑行者压在自行车轮底下的同时又像是被人随意把玩于镜头前。人们在讶异于大自然的奇妙美景和他们高超的技艺时,可否看到了隐藏于镜头之下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凝视”?
在长镜头、延时摄影的拍摄和蒙太奇剪辑的作用下,大自然的美更像是被人类圈在牢笼中的工艺品。无论是美国的犹他州荒漠、中国的新疆、南美英属哥伦比亚的群山以及尼泊尔高耸的珠峰峰系,导演都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野性和雄浑,以及野性中透露出的不可征服。可事实却是,骑行者一次次的摔倒又爬起,一次次的踏上探寻的征程。当自行车轮碾过各大洲的群山,骑行者们站在山巅眺望并向下俯冲的时候,不用任何的言语就已經严明人类已经占有这一切了,就如同监狱瞭望塔中的监视者一样监视着一切,只是把枪换成了自行车。正如影片开头的旁白一样“它是不可驯服、不安全的,但在我们眼里,它就是我们的后花园。”这就是内心想法的外化表达,一种赤裸裸的“凝视”行为,表现出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规训和控制。
二、西方对东方的“凝视”
在我们的理解当中,影片似乎比文字还要自由,看起来是最脱离政治语境和权力话语的,一切都拜互联网所赐。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它们的内在世界时,却发现一切远非如此,这便是意识形态的可怕性。艺术审美本该是有个性的,是因人而异的。但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从其阶级利益的功利出发,总喜欢倡导有利于自身统治的艺术作品为大众所接受,这往往能形成一种群体艺术审美心理的趋向,并影响个体审美心理的认同。[2]影片中散发出的政治话语和权力征服,甚至连导演自己都没有发现,纯属导演的无意识行为。在我看来,这是导演原意图与影视作品之间难以形成契合关系的最佳展示。
事实却是,无论做到如何的公平公正,如何以一种普世的眼光看待东方和西方,西方对东方的“凝视”都不曾停止。拿福柯的话来说,这就是权力话语的争夺。
当《车轮不息》的镜头对准东方(影片当中的中国和尼泊尔)的时候,除了呈现给观众东方之美外,更多的却是以一种猎奇的眼光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新疆吐鲁番破败的村落、注视着他们的当地的人们,尼泊尔河道中的垃圾、挂在桥下的驴头和嘴角咬着磁带的小孩、经幡、老人们的目光和骡子眼睛的特写等等,这些同导演在拍摄北美和南美的手法截然不同。稍加用心的观者都可以发现,对于南北美,镜头对准的多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少有建筑和民俗风情的展示;而到了东方,一切都变了,当地的建筑、活动的人们、马路上的汽车,甚至是驻立在镜头之中的牲口…。这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种凝视,一种猎奇而又惊异的态度。二十世纪全球化大时代大变化的背景下,重要的政治不是种族而是族裔,族裔正在日益代替过去的种族身份;而重要的政治不是肤色,是个体或是族裔在某阶段某领域的身份。
三、霸权对全球的“凝视”
当全球各个国家以一种傲人的速度崛起的时候,人们越来越感到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对全球的操控似乎越来越小,政治、经济如此,可是文化中的霸权呢?文化作为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区别化的媒介之一,其繁荣与传授的程度和本民族本国家的安定、和谐与发展息息相关。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伊始就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在文化上对别国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入侵,企图在文化上对别国和世界上其他民族进行控制与规训。
影片中的骑行故事,恰如霸权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整部影片,就像是一部活生生的霸权行动史。当骑行者们对犹他州山地的征服已无太大兴趣时,影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自白:“但是现在我最想找到的地方,没有车轮印,没有任何脚印,是前所未见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和求知欲的表现,可是又可不可以理解为是霸权主义对他们思想的入侵呢?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如同美国在全球的行动一般,那是一种渴求对权力的掌握和征服他者的欲望。影片中他们的骑行之地,何以要选择在中国、南美和尼泊尔这三个北美之外的地方?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当前的世界格局。美国对全球的“凝视”,是一种监视,一种不同的观看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感知方式。因为害怕他者的崛起,所以始终不肯放弃对别国的监视。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当这群骑行者又回到他们最初成长的地方时,他们恍然发现,犹他州是最好的、最适合骑行的地方,似乎昭示着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的顿悟。是导演无意表现,还是有意为之,这个我们不得而知。抛开影片当中或许潜藏的权力话语,当我们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这部影片时,影片中平淡而又真实的叙事风格让我们深深陶醉。整部影片以骑行为线索,连缀着五个地方的六个骑行之旅片段。简单的结构、完美的配音和剪辑,让我们重新定义了骑行的魅力,看到了自然的美景和运动之美。也许,这才是纪录片导演们都想要的纯粹的感知。(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晓兰:《文化研究关键词:凝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01.
[2]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03.
[3] 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 党西民:《视觉文化的权力运作》,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