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
[摘 要]扬琴是一件分布极广的世界性乐器,在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扬琴传入近600年中,融会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扬琴的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使扬琴在我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黄河是目前活跃在扬琴领域里著名的扬琴演奏家、作曲家及教育家之一,在表演、创作,传授三个领域里都做出了较高的成就。
[关键词]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风格;音乐作品
扬琴艺术的发展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民族乐器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无论从作品创作还是到理论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黄河的演奏风格热情奔放,演奏个性鲜明,技艺娴熟,音乐表现很有张力,演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作品创作上更是有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寻求更大的呈现点。黄河音乐创作的风格和特征及对扬琴艺术的广泛影响都是我们在今后学习和实践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典例。
一、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道路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点、地域特点非常鲜明。中国音乐历史不仅通过专业人士进行传承,主要的传承手段还是在民间进行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不仅会因为民族文化、时代变迁发生变化。同一种音乐在民间流传过程中产生多种版本,这正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形式在传承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音乐家的创作与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而要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对黄河先生扬琴音乐创作的影响,就必须从黄河先生成长环境中,看其扬琴音乐创作的传统文化特质。黄河出生于四川成都,四川地灵人杰,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四川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特殊地理位置,多年来既糅和了东西民族之长,又便利了南北文化的交流。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了巴蜀地区光辉灿烂的文化。生活在四川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黄河首先具备了音乐客观成长条件,为他的音乐成长之路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地。文革初期,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类音乐团体、院校及一切正常的音乐活动全部陷入瘫疾,音乐创作一度以造反、语录、革命为主题,直到文革后期才渐渐恢复,但是也是在四人帮等人的严控中,艰难地前进。黄河出生在文革前,在文革中长大,文革结束后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他当时接触的作品开始是疯狂焦躁的文革音乐及文革前高允、硬朗、节奏明快风格为主体的音乐,他成长过程中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对黄河的影响很大,当时黄河在专业团体排练、在专业院校进行学习,这些都更有利于他不断接触欧洲音乐,所以造就了他的创作别具一格。
二、黄河扬琴音乐作品的题材特点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中的显现。”黄河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艺术深度与审美要求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无论从题材上还是表现形式上抑或是创作手法上都涉及了扬琴作品创作的各个角度和方面。作品风格指一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艺术表现方法、手段和技巧等各方面呈现出来的总的思想格调和艺术特色。音乐作品风格是作曲家风格的具体体现。黄河先生在长期从事扬琴演奏、作品创作、教学等工作的基础上以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准把握和对西方音乐技术手段的完美解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审美标准。他创作中不仅将少数民族的粗狂、热情、奔放、狂野的艺术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还对我国的人文地理进行研究,从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中提炼一种正能量,它的历史题材作品意义深刻,无论是《古道行》还是《离骚》都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一个历史问题,就是坚持我们高尚辉煌的民族气节。
三、黄河扬琴音乐作品对扬琴演奏技法的拓展
(一)抓弦泛音的运用。抓弦泛音的技巧是黄河先生在传统泛音的基础上,模仿古琴演奏的技巧而独创的一种抓弦泛音的扬琴新技巧,该技巧的演奏运用手指轻压琴弦的二分之一处,形成柔和透亮的音响效果。通常应用到乐曲较为柔和的段落。黄河的扬琴作品《古道行》的引子中运用了这种技巧,创造出一番飘激悠远,空矿宁静的意境。抓弦的清透与泛音的空矿二者完美的结合缔造了更为完美的立体点状音响效果,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点与线相结合的特点。
(二) 复调的运用。黄河作品中大量的运用借鉴西方的和声、复调的多声部织体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突显双手演奏的相对独立潜能,为每只手的演奏争取最大的空间和时间,却又不失相互配合的默契。如《黄土情》、《天山诗画》、《古道行》等作品中都不同形式的采用了复调织体演奏技法,这种技法的运用,充实了扬琴演奏的表现形式也拓宽了扬琴演奏的表现手法,使扬琴更多更广的尝试更多的乐曲。同时这些表现形式的运用,在继承优秀传统演奏的同时,对扬琴演奏及作品的创新突破,无疑带来了更宽阔的道路。以作品《古道行》为例,左手单手轮音的弹奏,为右手的织体丰富提供了可靠的空间保证,使旋律交叉呼应,相辅相成、明暗交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乐曲的立体感和厚实度,改变了以往诸多作品的单一表现手法,使音乐情绪更富有弹性和张力。
(三)独创五、八、九连弹技法。五、八、九连弹是黄河先生独创的一种扬琴演奏技法。就是单手奏出五个、八个九个连续的音符,然后再换另一只手重复此做法,双手转换过程中要求速度均匀,两手交替转换自然流畅。《黄土情》采用陕北民歌的调,采用现代作曲技巧不仅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和传统音乐中的由景触情,借景抒情,还展示了黄河先生独创的现代技法八连弹等技法。
四、结语
扬琴艺术的发展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民族乐器的发展迎来了春天,无论从作品创作还是到理论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扬琴作品经过作曲家不懈的努力,已经深深扎根于我国民族文化。扬琴作为一种表现力极其丰富的乐器,给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扬琴作品题材种类不断增加,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扬琴作品,通过他们的作品捕捉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黄河.从扬琴的创作来看扬琴艺术的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10月出版.
[2] 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人民音乐,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