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丽英 李学成 余华平
·经验交流·
建立在职军官心理健康疗养模式探究
甘丽英 李学成 余华平
随着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疗养院作为后方保障基地紧随军队建设的步伐,逐渐成为在职军官休养生息的加油站。通过疗养服务工作来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调整指战员的身心状态进而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日益凸显。在疗养过程中,利用系统心理认知、行为训练方法结合自然疗养因子对在职军官进行心理状态的恢复及增强,对于有效控制不良心理压力反应,维护心理健康,巩固官兵心理防线,生成和保护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社会意义,是增强军队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在职军官;心理健康;疗养;模式
在职军官心理疗养是针对军队在职人员在疗养期间采用科学心理学的原理、心理检测、心理训练等方式对其心理功能进行恢复、保健及其提高的有效措施。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对军人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心理疗养在疗养院保障疗养员身心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常规疗养中如何进行心理疗养,目前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心理健康疗养模式。本文就建立军队心理疗养模式进行以下5个方面的综述。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疗养院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其服务对象的结构重点逐渐倾向于军队在职中高级干部及特勤人员:如特种部队军官(航天、航空、导弹、潜艇等)、边海防艰苦地区干部、科研单位专家、连以上优秀军队在职干部等。与此同时,军队疗养院对于军队在职干部疗养工作的重心正转移到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这一根本问题上。疗养模式从过去的保障来院疗养的军队在职干部吃好、玩好、休息好的基础上开始思索:如何利用疗养服务工作来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调整指战员的身心状态进而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1-2]。由此可见,疗养院作为部队军官的健康保健基地和战争状态及紧急任务下的康复基地,在恢复、生成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既往研究提示,军队在职军官心理健康问题较多[3-5],并且在执行急重任务时心理疾患更为突出[6],而心理干预对军队在职军官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其过度应激反应,增强军人心理素质和保护战斗力有着积极的意义[7-9]。在疗养期采取心理训练,对于疗养员缓解疲劳,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开发潜力有着积极作用[10]。新形势下军队在职干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证明,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因此,利用疗养期,把握优秀军队在职干部心理素质特点和规律,建立系统完善的健康心理疗养模式,积极采取疾患防护措施,针对性开展军队在职干部心理健康疗养,对于有效控制不良心理压力反应,维护心理健康,巩固官兵心理防线,生成和保护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社会意义,是增强军队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疗养因子作为疗养因子(自然疗养因子、人工疗养因子、社会心理疗养因子)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目前,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疗养院实施心理疗养的首要途径[11-12],由于军队疗养院健康心理疗养研究起步较晚,对心理疗养的设计和实施策略缺乏系统探讨,因此,探索在职军人健康心理疗养模式,建立符合我军特色的健康心理疗养体系十分必要。加强军队心理疗养设计的研究和探索心理疗养的实施策略,已成为当前心理疗养研究和实践的迫切要求,不仅能丰富和深化心理疗养的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优化心理疗养效果,健全军事疗养心理学理论,推动疗养建设发展,促进在职疗养军人心理素质符合“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要求。
心理疗养在我军各疗养院发展较晚,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军队心理学家、护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心理疗养工作在军队取得了许多成绩。心理疗养概念在90年代末期,被定义为:在疗养的过程中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和主动解答疗养员所关心的问题,使疗养员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有效发挥了各种疗养因子的作用,达到消除疲劳、恢复健康的目的,心理服务人员通常是非心理专业的医护人员[13]。到了21世纪初,心理护理在老年疗养员及对心理干预在飞行员的应用中取得了许多成效。在心理护理方面:如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学习自我调节,改善心理认知,设立心理干预专题板报等等,针对老年疗养员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自觉将心理疗养贯穿于疗养工作中,将提高疗养质量,完善疗养内容,使疗养员得到全方位的整体疗养,达到疗养的目的[14]。针对飞行员疗养期的心理训练,通常采用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及音乐放松催眠治疗等系统[15-16],认为在常规疗养、鉴定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模拟训练、团体心理训练对于释放飞行压力,缓解疲劳,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开发潜力有着积极作用。心理干预在军队在职干部疗养中正处于试行阶段,研究发现通过拓展训练[10]、团体辅导、家庭互动[17]等方式来达到缓解其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常见疗养中的心理恢复的研究有:专项疗养,如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疏导、团体心理互动游戏、个人沙盘游戏、家庭沙盘游戏、军官团体沙盘游戏等。加入这些训练能够较常规疗养在提高疗养军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更为显著[18]。但目前对于军人的心理疗养研究较为浅显和不系统,没有标准化的心理疗养模式。
目前的心理干预均为尝试性研究,其内容、方法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干预方法。各军队疗养院虽开展了针对不同军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缺乏规范统一、行之有效心理健康疗养模式;心理训练较为独立,没有穿插至一日生活,形成规律,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军队在职干部在疗养期间虽然置身于优美的环境[19],安排了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但缺乏利用疗养环境进行心理调整的专业指导;更多的心理方法如已证实可以缓解职业倦怠的正念减压法、感知觉训练、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念动训练等没有得到充分的安排应用;心理疗养资料、档案没有及时的建立,研究没有追踪后期效果。
健康心理疗养:指在疗养过程中,利用系统心理认知、行为训练方法结合自然疗养因子进行心理状态的恢复及增强。内容包括:收集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心理问题、制定并实施心理健康方案、追踪服务与干预疗养员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疗养档案,定期随访检测,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健康心理疗养模式。其要求逻辑清晰、操作性强、简便易懂。心理健康疗养模式是以特定目的为指导,利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包含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等要素。本研究拟采用“心理健康疗养模式”这一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根据疗养的优秀军队在职干部心理素质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发展规律和职业需求,确立具体的疗养训练目标,围绕该目标选择和组织心理训练内容,形成心理健康疗养训练体系,构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实践其过程,并形成评价原则和反馈,从而促进该心理健康疗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5.1 心理疗养模式需具有的特点 一是指向性,心理疗养模式的有效性要体现在其达到目标的程度上,围绕特定的目标开展心理疗养及训练。二是操作性,心理疗养模式是将某种经验或原理中最核心的部分概括出来,形成一种简化的、具体的心理疗养框架,便于广大疗养心理工作者理解和运用。三是完整性,心理疗养模式是心理疗养实践和心理疗养理论的统一,是经过不断摸索和验证形成的相对完善的体系结构。四是稳定性,心理疗养模式一般是将多年心理疗养实践经验归纳总结,经科学验证后概括形成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理疗养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使心理疗养模式的程序和框架具有相对稳定的重要参考价值。五是灵活性,由于受到社会和军事变革的影响,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疗养官兵的特点、军事任务的需求、现有条件的限制等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调整,以体现对心理疗养特点的主动适应。
5.2 研究目标 第一步,学会集中注意力来感受自然疗养,因此需要把心理训练融入常规疗养程序,让疗养员有意识的利用自然疗养因子来学会自我心理保健。第二步,达到无意识运用心理训练,恢复心理健康。第三步,在离开疗养院后,通过运用可视化回忆来调节日常生活压力,将疗养的心理效果进行扩展及延续,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5.3 心理疗养效果预期 ①通过感知觉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引导疗养员积极主动发挥自我意识,利用自然疗养因子、人工疗养因子进行自我心理康复,提升心理素质。最终达到能够无意识的利用各种因素来调整心理状态,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质的目的。②通过团体辅导训练、拓展训练等,激发疗养军官团体意识、形成和谐家庭关系、认识自我角色、理解他人、改善沟通、增强适应、提升能力,最终增进身心健康。③通过表象训练、主动疗法训练、自我催眠方式训练、积极暗示训练,能够把自然疗养因子、人工疗养因子形成表象思维,能够随时随地提取,并在紧急时刻能够进行思维转换、迁移,减轻和消除紧张情绪。
5.4 评价体系 目前对军人心理健康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20]:心理测量法:人格测试、常见症状评估、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神经生物化学指标;神经内分泌指标;脑电生理指标;基因定位。第一种方法较为常用。对于心理疗养效果评估方法可采取自我评估、他人评估、心理疗养前后心理测验比较等,考虑各种因素综合评定才能得到完整可信的研究资料。
建立健康心理疗养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的标准是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关键是这些心理疗养项目对提升在职干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和作业绩效能否真正有效,技术方法是否适合在职干部群体和任务实际。因此,各种心理疗养方案的内容、程序、标准和效果评价是研究的关键。
[1]高风.在职干部疗养模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2):705.
[2]刘阿丽,曹莉.在职军官疗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2):161-162.
[3]杨焱,邓光辉,张黎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特点与影响因素[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12-213.
[4]廖雅琴,胡彦,冯正直.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20):2090-2092.
[5]王家同.军人心理障碍的特点与评估方法[J].人民军医,2005,48(3):168-171.
[6]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08,40(3):358-367.
[7]郝世君,冯正直,杨国愉,等.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38-540.
[8]杨宏建,李英,王勇,等.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6):766-768.
[9]王芳,娄振山,朱霞,等.军人心理训练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3):228-230.
[10]王红岩,王春岩,吴迪.拓展训练对疗养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4):625-627.
[11]陈平,邓秀丽,成彩霞,等.疗养基层军官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419-420.
[12]王红岩.疗养院实施基层疗养军官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9):788.
[13]许望纯,易仲才,李俊发.论疗养员的心理疗养[J].中国疗养医学,1999,8(1):41-42.
[14]吴成金,万明瑜,孟秀丽.浅谈开展疗养员心理疗养的体会[J].武警医学,2000,11(7):418-419.
[15]王煜蕙,李凯,刘玉华,等.疗养期间飞行员航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估[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0-22.
[16]王洪芳,岳洪梅.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心理训练模式初探[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82-83.
[17]孙洁,赵丹,赵朗宇.心理干预在军队在职干部疗养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28.
[18]王红岩,孙洁,顾春红.专项疗养对野外驻训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41-443.
[19]李晋红.在职军人疗养员景观心理治疗需求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2):1112.
[20]林晓霞,周小东,卢佩旭,等.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的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1):67-69.
2014-06-25)
1005-619X(2015)02-0201-03
10.13517/j.cnki.ccm.2015.02.046
614000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
李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