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贺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 45004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张林贺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 450044)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呈现出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出现滑坡的新形态,坚持爱国与普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新农村留住乡愁,吸收先进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注重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是眼下河南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人的新农村”,要求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人的新农村”概念的提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要求。文化不仅是一种感召力,也是一种生产力。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精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传承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生活质量和推进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作用,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途径。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是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在全国具有指导性作用。因而,大力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全省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对于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广大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升新农村的建设质量,高标准建成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实,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取得了一定成效,文化投入日益增加、农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个体文化活动日益多元化。然而,与农村外在面貌巨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的文化建设却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土景观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
广大农村世代积淀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人们特有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些地方大规模的荡平式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打破了农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广大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乡土景观和文化认同面临消亡,规范人们言行生活的草根信仰体系随之崩塌。人们心中那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和乡土记忆再也无法找寻,农村的传统文化面临严重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分布在农村,而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使得我省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使得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濒临灭绝,一些极具特色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坦皮影戏等正在消亡。
(二)新型社区千村一面,旧村改造缺乏文化特色
一些地方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和高压手段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对一些村庄进行强行合并,使得一些原本具备美丽乡村特征的文化符号和错落民居,在大拆大建中被随意丢弃。而在新社区建设方面,简单地以城镇社区为样板,追求形式集中,外观整齐,搞“一刀切”。不是搞成了连片兵营特征,就是弄成了微缩城镇,出现华而不实的情况和东施效颦的结果。这些所谓的新农村,建筑质量低下,更没有考虑地方特色和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没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一些没有进行开发的农村,没有专人对农民的建房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村民自建房设计简陋随意,乱搭乱建,缺乏文化特色。
(三)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娱设施流于形式
尽管几年来在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中,河南一些农村增加了一些文化娱乐设施,但这些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文化活动相对缺乏。虽然一些村子辟出了专门地方,建起了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场所,但除了挂有几块牌匾,摆了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外,平时大门紧锁,冷冷清清。一些村委会的阅报栏里,报纸一两个月也不更换一次。很多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陷入了重输入轻培育、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的“怪圈”。农村文化活动亟待常态化,亟待充实内涵。
(四)农民爱国守法观念淡薄,集体凝聚力日益涣散
健康的文化活动和思想教育没人来搞,低俗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占据人们思想。一些农民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一些农民爱国爱村意识不强,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着眼大局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农民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规则意识,常常有挣钱不择手段、做事不守诚信行为出现。
在守法用法方面,农民普遍法治意识薄弱,面临“有法不用”难题。绝大多数农民习惯将自己看作是社会的最底层,习惯于服从权力,出了事情,除了动用家族势力外,不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农民道德素质出现滑坡,传统文化面临荒芜
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低,文化水平低,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农民道德素质出现滑坡,广大农村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赡养父母、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面临断层。在一些地方,不赡养老人、邻里猜忌,盲目攀比、赌博、封建迷信、唯利是图、敲诈勒索等不良社会现象时有发生。留守群体的存在感与社会严重疏离。新农村建设亟需注入“新文化”,丰富新内涵。
(六)基础教育现状堪忧,农民缺乏技术,增收乏力
河南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减少等综合因素导致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中小学数量急剧减少,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查发现,全省只有20%左右的农民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60%的农民的文化水平停留在初中,农民自身的素质较低,相当一部分农民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更低,甚至刚达到或者未达到小学水平。这阻碍了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技能的能力。许多农民找不到致富途径,增收乏力,建设文明乡风也大受影响。
二、加强河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古迹保护,让广大新农村留住乡愁
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就是乡愁,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是工作在大城市、还是安家在小城镇或者留在农村故土,他灵魂深处对故乡的怀念是永远的,尤其是对童年的记忆更是深远。因为中国人往前数三代,很少不是农村人。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广大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能够承载起无数人的乡愁,能够承载得起文化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农村城镇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何谓乡愁?有人说,乡愁是沿着青瓦飘散的炊烟,是十八弯通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开满鲜花的大楸树。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或是一泓碧水,就是浓浓的乡愁。乡愁是一种恋旧的文化情结,是对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记忆。那么乡愁愁什么呢?就是人们非常怀念自己的家乡,但是回不去,这是乡愁;或者回去了家乡面目全非了,这是乡愁;人们上楼了、进城了,却再也寻不到曾经的乡土记忆,这也是乡愁。
“留住乡愁”,就是要求新农村不仅要有整齐划一的街道规划、挺拔漂亮的楼房,还要有富有乡村气息、民俗风情的建筑设计,有体现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民居规划。新农村不仅要注重物质奔小康,还要把先人留给我们的淳朴厚道、守望相助、勤劳持家、富有温情也纳入重要的道德和精神构成。要让内在的文明素养、文化素质、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做到物质与文化、传统与现代、内在与外在、继承与发展的完美统一,让新农村带来绵延不息的“乡愁”,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心灵的故乡”。 所以在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中,要尽可能杜绝大拆大建,一定要建成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这样才能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新农村文化建设,如何才能留得住乡愁,这就要求人们:一是要对传统和自然多一些敬畏和尊重,少一些大拆大建的政绩冲动。二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问计于民,让村民参与决策,哪些该留哪些不该留,自己的村庄建设自己说了算,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共享。三是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有乡愁的村庄才能锁得住记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才有生命。把根留住,让乡愁有所依,这样的城镇化、这样的新农村才是百姓所期待的。
乡愁的一个重要的符号是传统民居。 豫北、豫南、豫东、豫西,民居风格各不相同。现在一些地方注意了民居的特色,但对区域性特色重视不够。整体风格比较混乱,河南省下一步的新农村改造,一定要从规划上解决,要在单个民居、整个村落,或者在局部区域注重协调,形成特色。
乡愁的另外一个符号,就是古树。一个村子如果有几棵古树,人们就知道了这个村庄的历史。因此保护古树,就是在呵护村民的集体记忆,在呵护一段历史。
同时,还要留住人们那些口耳相传的乡村记忆,让游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河南省在农村面貌提升改造行动中,可以将村史馆建设作为倾力实施的一项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在村史馆内可以设有村史溯源、发展概况、村内大事记、村史小册、名人名事以及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展,通过文图并茂的介绍和实物展现,集中反映村庄的历史底蕴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展变化的概貌。与此同时,要丰富个别村子的宗祠文化,让传统文脉连绵不断、生生不息,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二)弘扬特色文化,形成不同文化品牌
河南省要注重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不等于千村一面,相互模仿或抄袭,而是要依据不同村落的特点和优势,挖掘当地农村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建成百花齐放的特色农村文化。
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2011年开始,大力实施“郝堂·茶人家”项目,通过改水、改厕、改厨,硬化道路,对140多户农民的老房子进行改造或翻新,在不改变老村落布局的基础上,修旧如旧,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成了最像农村的新农村。如今郝堂映日的荷花,迷人的晨辉,特色的民居,淳朴的民风,犹如世外桃源令人陶醉,成为闻名遐迩的“醉美”小山村,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砍掉污染企业,常年坚持每人每年种植150棵树,硬是把遭遇“环境危机”的荒坡秃岭,“修复”成国家级景区,并不断弘扬长寿文化,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村;临颍县南街村独特的红色文化、集体文化,成为河南省特色农村的一张靓丽名片;镇平乐村人用他们的勤劳和聪明,把牡丹文化发扬光大;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依托范苑,要把“范仲淹”文化做大做强;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家家户户房舍周围花果竞秀,怀揣着省级生态产业集聚区的梦想,全镇一半以上的人都在从事着“拈花惹草”的绿色产业;洛阳市洛宁下峪镇,充分利用当地的王家大院等文化资源,发展摄影采风基地,每年吸引无数河南甚至全国高校师生到那里写生、拍摄。
此外,河南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各地农村的民俗、民间传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比如要将河南省的传统戏剧项目(如豫剧、曲剧、越调、四平调、河南坠子、河洛大鼓等),民俗表演项目(如濮阳杂技、豫西社火、宝丰魔术演艺、豫南民间歌舞等),民间工艺项目(如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禹州钧瓷、平顶山汝瓷、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狗、棠溪宝剑等), 民众旅游项目(如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进行发扬光大。同时,要加快推进河南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
(三)加大政府投资,兴建文化娱乐设施
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体娱乐活动,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更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离不开国家的扶持。科技、 卫生、 文化的三下乡活动为国家对农村文化扶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一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农民兴建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设施。可以通过在广大农村兴建文化广场、篮球场、溜冰场、影剧院等各种文体娱乐设施,通过组建文工团、秧歌队、盘鼓队、舞龙队、舞狮队、军乐队、篮球队、门球队等,并且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与比赛来丰富和充实村民的业余生活和日常联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文化大餐。此外,要加强面向农村文化的传媒建设,报刊、 电视、 广播、 网络等大众传媒应自觉面向农村群众,要多反映群众心声,要提供更多的接近农民生活的节目、栏目,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四)紧跟时代节拍,注重爱国和普法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归根结底要体现社会主义新文化特色。正因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会对农民的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了解时事、了解国家政策, 紧跟时代节拍,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用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等理论来武装村民的头脑,让农民关注不同时期的中央一号文件,倡导爱党、爱国、爱村子,爱亲、爱友、爱自己等和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这也是农民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与此同时,广大农村要把重视国家政策和重视 “乡规民约” 相结合,通过不定期开展法律培训班、让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来加强对村民的普法教育,增强村民的学法意识和守法意识。 这种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又切合本地实际的“乡规民约”及群众自治组织因为有更多的农民参与,所以更易为农民群众接受,大多数农民会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一些农村成立了主张杜绝婚礼、丧事铺张浪费的红白喜事理事会, 就产生了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在让村民遵守乡规民约的同时,应避免限制农民的人身自由、婚恋自由和言论自由。
无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建设新农村文化,都离不开全体农民的共同努力,单靠个人力量根本无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在农村加强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意识教育十分必要。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农民的集体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
(五)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各种盲目的、功利的思想开始在农村泛滥,乡村曾经固有的乡里乡亲、温暖诚信、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美德日益被一些冷漠猜忌、情感疏远等现象所侵害,传统乡村文化面临荒芜与断裂。虽然这并非河南省农村的全貌,但确实在很多地发生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要在农村有效践行,并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就必须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积淀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相结合,让浸润国人两千年的儒学精华重新走进乡村内核,走近农民,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人们的言行。
传统儒家文化把“和”作为处事的最基本原则,其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是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营造以“和”为贵的大同世界。以“仁、义、孝、悌”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伦理意识是儒家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将“孝亲敬老、仁爱诚信、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渗透和融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必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真、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也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建设安定和谐的新农村是两者共同的追求,因此,可以在广大农村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可以在村内建造宣传孝道的亭台楼阁,让村民感受和熏陶孝道文化,将《弟子规》《三字经》等承载传统美德的国学经典通过各种雕塑或者壁画等形式,让村民耳闻目染,润物无声;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农民道德评比、孝敬媳妇评比、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培养和树立农民道德典范;通过榜样的力量,大力倡导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环境。
(六)注重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3]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最终是“人的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造就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技能教育和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造就一批懂专业、有技能的学习型、知识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1.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
当地政府要创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情况,以及当地农村市场的需求变化,组织科技、农业、商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切实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在建筑设计、家政服务、家电修理、现代农业、医疗卫生、商业经营等方面的职业技能。与此同时,广大农民要注意将科学、系统、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教育坚持到底,并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自身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力争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从而真正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一代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眼下,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除了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工能够将孩子送入城市接受教育之外,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对本来软硬件已经捉襟见肘的农村公办中小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难以满足寄宿教育的公办学校举步维艰,相当一部分公办小学生源流失严重,许多小学因招不到学生面临撤并、停办。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正规科班师范生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知识陈旧,另一方面是大量师范生不愿意到农村教书。而农村私人性质的寄宿学校教学质量也良莠不齐,监管困难。农村基础教育面临青黄不接、教学脱节的窘境。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是国家城镇化的直接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与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依托新农村的社区建设、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来逐步破解。首先,要把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全面纳入省级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继续坚定不移地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切实保障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到位。其次,要通过各种政策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善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最后,要注重农村师资队伍的培训,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对艰苦岗位的教师提供补助,提升农村教师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提高河南全省的农村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吸收先进文化,开阔农民视野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开放多发元的而不是保守的,应该海纳百川,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甚至国外的先进文化,让新农村文化更开放、更现代、更民主。首先,要让农民的思想意识开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应该能够紧跟时代节拍,洞悉世事变化,注重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让农民接触外面的世界。其次,要让农民的生活方式开放,让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通过让农民享受数字家电、网上冲浪、高雅艺术、进行国内外旅游等,给他们一个良好、宽松、和谐、幸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河南作为内陆省份,广大农民普遍较为保守。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在把握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本文化土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吸取国外文化精髓,创造出土洋结合、城乡融合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村文化。可以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代表国外文化风情的建筑、文化、科技等,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够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情,从而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开阔其视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12-1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赵冰)
Research 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ZHANG Lin-he
(College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Zho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China)
Abstract: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eady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n rural areas lags behi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ven declines in the new form. Adhering to patriotism, carrying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bsorbing advanced cultur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are the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now.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new rural area in Henan;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5)03-0020-05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3.004
作者简介:张林贺(1970—),男,河南许昌人,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资深新闻编辑、高级摄影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文学、社会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14107)
收稿日期: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