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冕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
黄 冕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湖南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公共政策体系较完善,金融体系特色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多层次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但针对“两型社会”和“两型产业”金融支撑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不规范不健全,“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聚集效应不明显,据此提出了成立湖南两型科技金融服务专职领导机构,打造“两型产业”科技金融池,健全“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库,完善“两型产业”科技金融网,丰富“两型产业”科技金融链的对策建议,以此激活湖南科技金融体制,汇聚湖南科技金融资源,统领湖南科技金融信息,联通湖南科技金融平台,从而全面促进和加速湖南“两型社会”和“两型产业”的发展。
两型社会;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科技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以及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科技金融战略的重要举措;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是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两型产业”的战略规划和推进实施更是创新型湖南建设的重中之重;中部崛起战略湖南规划的落脚点在“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实施成效之中,加强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是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要全面推行“两型产业”的布局,首先要搭建好科技与金融的公共服务平台,“两型社会”只有以科技协同创新为牵引、以金融创新为基础、以管理和服务创新为保障,才能全面实现湖南区域“两型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
“两型社会”的理论基础首先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末期的循环经济理论以及1980 年美国提出的产业生态理论,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及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得以充分完善,主要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产业模式以及经济体系四个层面来规划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目前国内关于两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构建原理的研究有《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法制创新路径探索》(周湘伟,2011);关于两型社会与两型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两型社会视域中的湖南汽车产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王小双, 焦跃华,2010);《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湖南实践与探索》(陈明,2014);《“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广告创意产业的发展》(张娴,2012);关于湖南两型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肖万春,2012)。
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含科交会、科技中介、金融中介、科技孵化器、科技协同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产权交易中心、科技金融网络中心。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科技、产业与金融结合的服务机构和专业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的科技主管部门和企业界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1];很多学者也通过深入分析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对接功能以及辐射能力科学调研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现状、服务水平和主要问题,不断的完善和修正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政策法规。曹颢等(2011)建立了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绩效。王宏起、徐玉莲(2012)建立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协同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陈芝(2012)等运用信息熵筛选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比例、中介机构数量、员工素质结构等指标 24 个有效的指标和对应权重,深入分析了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
目前大量学者的理论探讨都只是基于两型社会、两型产业以及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三个层面的独立研究,没有系统的分析两型社会、两型产业与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相关路径和本质诉求,使得目前的关于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理论没有很好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本文正是据此对相关理论进行全面整合,提出完善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对策和建议的理论基础。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由湖南省和湖北省共同提出的,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在中部省份试点的一项提升中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筹备工作。资源节约主要是指以提高产业效率、科技效率以及创新效率为核心来提升社会效率,实现产业转型、科技转型和社会转型,环境友好主要是指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科技效益的平衡协调发展为主线,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友好发展模式[2]。“两型产业”主要是指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要求的相关产业和战略性领域,主要是指战略性兴新产业、高科技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民生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生态产业以及低碳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指为实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全面发展,由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运用相关政策和社会资源搭建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含科技金融融资平台、科技金融放大平台、科技金融盘活平台以及科技金融监管平台。科技主管部门主要通过科技金融融资平台筹备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原始资本,同时也是参与科技协同创新各级组织获得政府财政资本和资助的重要渠道;其次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技金融融资平台的支撑下构建科技金融放大平台,科技金融放大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以及社会闲散资金,通过金融创新、金融杠杆以及金融保险的渠道和措施将融资所得的原始资本放大,产生资本的链式聚变反应,为整个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汇聚充足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3]。科技金融盘活平台主要是为了保障资本的流动性、充足性以及增殖性,科技主管部门还要构建企业资本流通平台、高校资本流动平台、金融组织资本流动平台、中小微科技企业资本流动平台以及科技中介组织资本流动平台,唯有借助这些资本流动平台,科技金融资本才得以盘活。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本在通过融资平台汇聚、放大平台得以增值、盘活平台得以流通后,还必须得到监管,科技金融监管平台的作用就是一方面保证科技金融资本的专款专用,另一方面保证金融资本的合法利用,更重要的是保证永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将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将权利腐败的滋生防患于未然。
湖南要全面建设好“两型社会”,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的发展和完善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战略举措。在“两型社会”的战略规划中,科技与金融无疑是支撑和推进”两型产业”的铁轨,而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公共平台就是建立“两型产业”的火车站,只有铺好铁轨建好车站,“两型社会”和”两型产业”的火车才能滚滚向前飞速发展。
湖南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的走向专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特别是科技金融体制逐步完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产业关联度不高,仍然存在一些深层的管理与发展问题。
湖南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呈现了科技与金融的良好结合,不断的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金融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其次是金融服务的产品越来越专业化,既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政策和金融产品,又有促进产业园区和高新区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还有正在完善的促进中小微科技企业成长的合作成长基金,再次,金融服务的组织越来越专业化,既有国有银行、也有地方商业银行,既有证券公司也有保险公司,既有行业协会又有产业联盟。近三年来,湖南省本级财政共安排6000万元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项,长沙、湘潭、株洲三个高新区累计投入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约4亿元;省层面与7家银行签订了《科技与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长沙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园区,特别是长株潭地区与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交流合作十分密切,借鉴境外金融市场发展经验具有独特的地域与资源优势,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科技金融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整体实力和区域影响力均有明显提升。
湖南以长株潭为中心,以金融信息化为基础,实现了区域金融服务同城,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首先是科技金融管理体制的信息化,从中央银行到地方银行再到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组织,一律推行了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其次是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化,通过网上银行与实体银行的金融服务互联互通,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实现了银行、股票、债券以及保险多行业多领域的金融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再次,金融服务平台的信用体系实现了信息化共享。区域内参与科技协同创新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中介,甚至个人的信用考核等级信息,实现了一体化信用等级共享,有效地保证了参与科技协同创新各级组织的金融信用共享。2012年湖南启动建设了湖南省科技成果数据库,开通了湖南省科技金融网,建立了全省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设立了湖南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支持长沙和湘潭高新区建成了“一站式多功能”的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目前湖南全省的科技金融资产已经达到了2.8万亿;银行存款总额已达到2.4万亿;贷款余款1.5万亿到1.6万亿,上市公司90多家[5]。
湖南科技金融管理部门首先是借鉴了西方现代金融发展和管理的理念,实现了国有银行、保险和金融组织的改革,放开了地方金融组织和民间资本政策,使得社会资本市场得到极大的创新和调整。其次,湖南科技金融管理部门和科技部门结合国家创新战略发展的要求,根据“两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科技金融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适应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再次,湖南集合政府、企业和金融组织的优势逐步放开金融服务平台,完善金融服务产业链。特别是实行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以来,湖南在推动企业上市、成立科技银行、设立天使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促进基金、建设科技金融大厦、开展各类科技金融活动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科技金融创新工作,金融机构和科技资源聚集效应显现,逐步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公共政策体系完善金融体系特色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多层次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体系。
湖南科技金融融资平台虽然走上了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轨道,但是大部分的科技金融融资平台还是政府主管和政府出资兴办的,组织机构官方正统,融资程序繁琐,融资门槛高,政策利用不灵活,投资领域和产业有局限,没有发挥充分社会科技金融融资平台的全部功能,使得融资效率和效益没有发挥最大化,特别是民间资本的汇聚效应和引导作用不突出[6]。比如湖南目前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还很少进入电信、电力、通信、石油等垄断行业,个别民营企业以及民间资本虽然介入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但民营企业只是承担施工业务,没有股份,也没有产权。
湖南科技金融放大平台一直依靠传统的金融渠道和金融模式,主要采用银行、股市、债券、保险以及风投实施单一的线性放大和内部流通,科技金融资本放大效应不明显,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市场优势,没有使企业与银行、企业与股市、企业与债券、企业与保险的金融联系和资本流通实现指数级和几何级放大效应。
湖南科技金融盘活平台需要结合科技中介与金融中介的优势,实现科技与金融、企业与金融、金融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才会发挥科技金融盘活平台的核心作用和动力机制。目前湖南的科技中介组织不健全,金融中介不专业,科技金融复合型中介组织不成熟,导致科技与金融的中介服务两张皮,大量的科技金融资本不能很好的实现官产学研金的对接和流转,科技金融资本没有实现金融体系盘活、市场体系盘活以及产业体系盘活的最终目标[7]。
湖南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还没有完全的与“两型社会”和“两型产业”的紧密对接,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区域布局还只限于长株潭的核心区域和重点产业,比如湘潭矿山装备产业集群项目的申报不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配套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做为“两型社会”实验区的重点“两型产业”园区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株洲动力之都产业集群以及浏阳国家生物产业园,园区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够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产业定位不够清晰。
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必须以创新新湖南建设为战略目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宗旨,以实现科技、金融、市场的无缝对接为前提,以促建官产学研金介组织系统高速运转为基础,搭建好服务企业组织、金融体系与科技体系的协同网络。建议做好以下措施:
要盘活“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首先必须要成立“两型产业”科技金融服务领导机构,该领导机构统属湖南省两型办和科技厅负责,挂靠在湖南省科技厅金融处,名称为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出台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发展与规划的相关政策,协调好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企业的金融合作和资金调度问题,搭建好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的融资平台、放大平台、盘活平台以及监管平台,保障湖南“两型产业”建设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充裕的资本和优惠的政策。
“两型产业”科技金融网,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个是科技金融组织结构网,二是科技金融资金调度网,三是科技金融信息共享网;湖南的“两型产业”科技金融组织网可以按区域划分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如长株潭科技金融办,大湘南科技金融办、环洞庭湖科技金融办、大湘西科技金融办以及湘中科技金融办,在各区域科技金融办下设“两型产业”园区金融组、产业集群金融组、中小微企业金融组以及科技金融政策组、科技金融协调组以及科技金融监管组,在各协调组下设立园区、集群以及金融中心的企业联络室、高校联络室、以及科研机构联络室。科技金融调度网主要是资金吸纳网,资金分配网以及资金监管网,资金吸纳网主要是构建资金池、吸纳政府资金、财政资金以及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资金分配网主要是根据“两型产业”的需求以及科技金融创新的渠道,按照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重点金融组织以及重点中介组织,通过项目申报、政策倾斜、风险补偿以及金融拆借的形式,层层拨付有序分配和科学调度[8]。资金监管网主要是指在科技金融的汇聚、分配以及调度过程中,要实行政策监管、法治监管、组织监管、网络监管以及权力监管,保证“两型产业”科技金融网的健康运行和有序发展。
打造“两型产业”的科技金融池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建立“两型产业”的种子基金池,种子基金池的原始资本由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按比例持股,“两型产业”的企业和证券机构可以按出资比例参股,根据湖南“两型产业”的要求,可以设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基金池、株洲动力之都产业集群基金池、湘潭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基金池以及浏阳国家生物产业园基金池,保障四大“两型产业”的科技金融有序发展。二是建立“两型产业”的科技金融中心或者科技金融大厦,汇聚“两型产业”的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以及金融资源。三是建立“两型产业”的人才交流中心,吸引海内外以及省内外优质的科技人才、金融人才、产业人才以及创新人才资源汇聚[9]。
设立“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库,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科技金融管理信息库,一个是科技金融交易信息库,一个是科技金融信用共享库[10]。科技金融管理信息库主要是由科技厅管理对”两型产业”进行金融信息、科技信息以及组织管理,既要有网络软件平台,也要有实体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信息库主要记录“两型产业”、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的组织信息、经营模式、资本收益以及科技创新的各项基本活动,实行对“两型产业”以及两型组织的动态监管、网络监管和立体式监管;科技金融交易库主要是由金融管理部门实行监管,主要是对“两型产业”的企业组织、证券机构、银行、保险以及科技中介、金融中介的大额资金流向和金融交易实行监管,建立“两型产业”的金融需求和供给交易平台,发布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以及行业组织的金融需求信息,提供银行、证券公司、保险以及科技金融中介的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的供给信息,构建好“两型产业”的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信用共享库主要是由科技厅和金融中心负责管理,双方合作设立的“两型产业”企业组织信用认证识别系统,对“两型产业”的企业和金融组织实行信用等级评估制度,保证企业和各级组织的金融信用、科技信用和市场信用相一致。
丰富“两型产业”的科技金融链,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丰富科技金融产品链,二是丰富科技金融组织链,三是丰富科技金融服务链;科技金融产品除了现有的信贷、股票、债券、基金以及风投之外,还可以结合“两型社会”和“两型产业”的需求,开发一些新的金融产品,比如低碳基金、两型基金、天使基金、合作成长基金、科技创新风险补偿基金、贴息贷款、中小微企业风投、高校创新基金以及发行“两型产业”政府债券、企业股票以及金融保险[11]。丰富科技金融组织链主要是指健全行政管理的组织链,保证“两型产业”的科技金融服务区域有组织保障、有服务配套、有人员负责和有措施执行;其次,还要保证科技金融的资金链,形成国有银行和地方放商业银行为主体,依托股票市场、债券公司、金融组织以及保险机构为站点,搭建政府部门、企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金融部门以及中介机构互联互通的资金链。丰富科技金融服务链主要是指叫要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科技金融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要逐步放开部分专业金融服务领域,引导专业机构和科技中介参与科技金融服务,比如资产评估、资产质押、科技知识产权认定,知识产权交易、电子金融交易体系以及知识产权期货市场等等,延伸科技金融服务产业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目前创新性湖南的建设与“两型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了改革关键期和创新突破期,急需对湖南“两型产业”进行全面转型升级和系统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创新性湖南建设的质的飞跃和加速发展。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科技创新理论以及公共服务理论的相关原理,结合湖南“两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从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组织体系、体制机制、科技金融信息库、产业链以及产品链五个层面系统的提出了完善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对策和建议,对湖南“两型社会”和“两型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1] 牛文元.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 3(6): 408-411.
[2] 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6(3): 72-81.
[3] Jianqing Ruan, Xiaobo Zhang. Finance and Cluster Bas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9, 5(1): 143-151.
[4] 邹 勇.湖南建设“两型社会”的现状评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5):6-11
[5] Kan-ichiro Suzuki, Sang-Hoon Kim, Zong-Tae Bae.Entrepreneurship in Japan and Silicon Valley: a comparative study. Technovation, 2002, 8(22):595-606.
[6] 游达明,朱桂菊.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4(1):40-46.
[7] 李 平.长株潭“两型产业”建设的财税法制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79-82
[8] 侯茂章,廖晨琦.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及其对长株潭示范区的借鉴意义[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5):58-62
[9] Jacobsen Noel Brings.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Kalundborg,Denmark: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6, 10(1/2): 239-255
[10] Gough Ad Innes Jl, Allen Sd. Development of common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8,6(8):425-430
[11] 李逸平.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体系,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2012, 7(10): 46-52
A Stud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the Industries Related to the Resources-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 Hunan
HUANG Mian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has a good foundation and develops the multi-level financial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public service which includes the better public policy, the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but nowadays th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and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s not dedic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oriented society” and “two oriented industry”, the resource aggregation effect of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s not obvio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full-time leadership institutions of Hunan “two oriented industry”, to create “two oriented industry”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ial pool, perfect “two oriented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finance base, improve the “two oriented industry” financial network and to rich “two oriented industry” technology financial chain, in order to activate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Hunan, gather the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ial in Hunan,Unicom all the related platforms ,and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nan “two oriented society” and “two oriented industries”.
two oriented society; two oriented industries; technology and finan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205;F830.573
A
1673-9272(2015)01-0011-05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1.003 http: //qks.csuft.edu.cn
2014-11-06
湖南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研究”(2014ZK3098)。
黄 冕,讲师;E-mail:1634948970@qq.com。
黄 冕. 湖南“两型产业”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1-15.
[本文编校:罗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