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2015-01-21 15:42马艳辉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呼吸科吉林长春130021
关键词:肺源肺心病呼吸衰竭

马艳辉(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呼吸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马艳辉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呼吸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方法。结果 患者45例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在积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于提高疗效、有效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护理体会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为肺心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由于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内阻力增加,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1]。肺心病在我国北方十分常见,据有关研究报道,约有80%~90%肺心病患者的原发基础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情逐年加重、合并营养不良、呼吸衰竭、治疗较为困难[2]。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属于临床中的重症之一,若不能有效、及时的治疗,会引起右心室肥大、心功能不全、肺性脑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及休克等[3],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故而针对此类患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3.7岁,病程2.5~12年,平均病程6.9年,全部患者均符合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如呼吸道不畅、咳嗽无力、痰液粘稠量多、不易排出,CO2残余量增多、缺氧,急性呼吸道感染,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水肿、尿少、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肺功能、心功能、心电图、电解质、血常规等有关理化检查均明确诊断,诊断成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改善肺功能及心功能、利尿消肿、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抗凝等。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坐位、侧卧位或半卧位等;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和安静,做到清洁干净、湿温度适宜、光线适度,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告知患者家属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并可保证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重症患者,观察其呼吸、心率、脉搏、体温及血压等,以及入液量、尿量、体重等定期监测并准确记录,对出现明显变化或突发情况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最后,应告知患者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物,预防感染,同时护士在执行各种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加重患者的感染程度和病情。

1.3.2 心理护理:由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情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症状明显,需要坚持长期的治疗,难治愈等特点,导致患者多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烦躁、恐惧等,因此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4]。多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掌握其存在的不良心理特点,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多支持、鼓励和安慰患者,使其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保持心态放松和平和,逐步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可请病情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3.3 氧疗护理:持续而严重的缺氧是引起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给予合理的氧疗对于疾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护士应遵医嘱给予患者持续的低流量吸氧,维持给氧浓度在24%~30%,1~2 L/min。注意吸氧浓度不可过高,若过高易引起CO2麻痹及肺性脑病[5]。给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持气道的通畅,尤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躁动、注意力差等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

1.3.4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病情长,食欲减退,患者多存在一定的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护士应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为主,低盐、易于消化,可多摄入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持营养均衡丰富[6];若进食困难者,应考虑静脉营养或鼻饲。

1.3.5 呼吸道护理:患者病情重、免疫功能低下、呼吸困难,故而排痰无力,因此护士应指导患者适当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亦应帮助患者变化体位,为其拍背,促进痰液的及时排出。

2 结 果

患者45例经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全部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减轻,心功能、肺功能明显改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满意度高。

3 讨 论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是内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重症之一,病情重、并发症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需要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对于提高疗效,有效控制病情,促进病情的早期康复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1

[2] 赵 华.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阶段性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B):126.

[3] 范美英.70例肺心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73.

[4] 师淑珍.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100例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90):1991-1992.

[5] 吴海燕.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0):2378-2379.

[6] 王晓平.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营养支持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5-36.

R473

B

ISSN.2095-6681.2015.13.0149.02

猜你喜欢
肺源肺心病呼吸衰竭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