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评《中国学术编年——南北朝卷》

2015-01-21 11:41汪妍青
关键词:编年雅乐佛教

汪妍青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2013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由梅新林、俞樟华主编的新书——《中国学术编年》,该书首次以编年的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进行了系统梳理。最近笔者有幸阅读了该套书的第四册,即由林家骊先生历十年写就的《中国学术编年——南北朝卷》,此册书兼总条贯,以时间为序,述历史分合,辨学术源流,考其始末,并厘清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着实难能可贵。今就此书特色,作简要评述。

一、条理明晰,材料翔实

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异常频繁,就南朝而言,历经宋、齐、梁、陈四朝,而北朝更是战乱频频,前有西秦、北梁、北燕等政权,后由北魏统一,北魏末期又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随后分别被北齐与北周取代。这一段时期,风云变幻,在历史的分合与地域的差异中蕴藏着文学、哲学、艺术、审美等思想观念的演进与嬗变,复杂而烦琐。而此书并未将南朝与北朝的编年割离,而是将他们融合在一起。一年之中,以月为序,以此抒写历史事件与学术发展。如公元420年,同时为晋元熙二年、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西秦建弘元年、北凉玄始九年、西凉嘉兴四年、西凉李恂永建元年、北燕太平十二年、夏真兴二年。然其首述正月西秦乞伏炽盘立其子暮末为太子,改元建弘。次述五月晋宗室司马国璠降魏者谋叛,魏主杀之,平城豪杰受牵连而族诛者数十人。三述六月刘裕代晋称帝建宋,是为晋武帝。四述七月宋书设雅乐。五述九月西凉李歆之弟李恂在敦煌有惠政,郡人宋承等以密信招恂,击败索元绪,推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拒北梁兵。六述十月,宋从王准之议,改晋所用王肃祥禫二十六月仪,依郑玄二十七月而后除。凡此体例,将历史的脉络清晰地表述,使读者一目了然。同时,此书材料翔实,征引文献两百余种,涵盖经史子集四部与包括《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在内的各种类书以及古今诸名家专著,并在书后附录人物与著作索引,方便检索。

二、论证充分,考辨严谨

每一条编年,皆注明依据与出处,并多“按”处。其说史事,于正文中简洁表述,于“按”处详述始末。其叙文章,于正文中标识作者与题名,于“按”中录入文章全篇,并时常对文章作出相应介绍。同时,恪守孤证不立的原则,对一事之考辨,严密充分。如其将王准之作《奏请三年之丧用郑仪》系于公元420年,其于“按”中首将此条参见此年“十月辛卯,宋从王准之议,改晋所用王肃祥禫二十六月仪,依郑玄二十七月而后除”条,又在有另一说时加以补充与辨析,即《宋书·礼志二》系此事于永初元年,《王准之传》系于永初二年,校勘记云:“《晋宋书故》谓作元年是。”如此方定此条于是年。其又对一事一物之源流,在“按”中亦详细论说。如“宋设雅乐”条,在按中云:“从秦代设立乐府、西汉雅乐制度的最初建立,以迄刘宋时期,雅乐发展更加完善详备,雅乐的演奏乐器及曲辞形式更趋丰富多元,时人对乐器形制、吴歌杂曲、宫廷乐舞等方面的相关认识和搜集整理都更趋深入,所有这些为沈约撰写《宋书·乐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甚至也为杜佑《通典·乐志》、郭茂倩《乐府诗集》等著述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此书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著录的考辨大抵如此,扎实而可靠。同时,此书在每一学者卒年时,于正文中对此学者作出相关介绍,包括其生平、著述以及历史文献出处等相关内容,广度与深度并存。

三、兼容并包,内容丰赡

儒道两家思想于中国源远流长,立国主事,皆多于此二道中生发,而玄学自魏晋以来便颇为盛行,融入士人们的生活中。故书中对此三者皆有大量的阐述生发。而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至南北朝时期,大肆繁衍,盛况空前,期间虽有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反佛灭佛运动,然而世人对佛教的热情依旧不减。唐人杜牧有诗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将相,信奉佛教者甚夥。如梁武帝萧衍由信奉道教转为信奉佛教,并为筹募寺庙建设经费而数度出家入寺。而大诗人谢灵运的少年时期有很多时间便是在佛寺中度过的。不仅是南朝,北朝对佛教亦是十分推崇,如此书所述之公元477年,即宋元徽五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北魏京城有佛寺百所,僧尼2000余人。四方诸寺6478所,僧尼77258人。以此可见,佛教在南北朝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故而此书将佛教的发展作为学术的一部分,纳入编年中。其将各僧人的生平详尽叙述,并记录名僧的著述传播与讲学之事。如公元420年,即宋永初元年,释法永与僧猛、昙朗等25人西行天竺求法。天竺僧佛驮跋陀罗在扬州道场寺译《文殊师利发愿经》1卷;公元430年,即宋元嘉七年,天竺僧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传至建康。竺道生重返庐山讲坛。同时,此书还对僧人所建的庙宇及石窟辅以介绍。如炳灵寺所建的石窟。其在“按”中有言“有关炳灵寺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二,曰:‘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远望嵾嵾,若攒图之托霄上……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此书又记载文士对佛家的领悟。如其说谢灵运于宋永初三年作《辨宗论》及《答王卫军问辨宗论书》等,与诸多僧人名士作顿悟、渐悟之辩。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正是兼容并包,读之如食饕餮。

顾炎武先生所谓“採铜于山”。此书执笔者亲入艺林之深山,寻其源流,挖其根本,熔铸磨练,打造成品,在人文学术的研究领域内提出关键性的原创问题,使其兼有工具与学术双重功能,既方便检索查找历史事件,又可在阅读中感知历代学术思想在嬗变中的螺旋式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动荡与混乱局变中感受学术思潮的相生相发,郁郁葱茏,从而渐趋明晰并构建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古人所谓心之所善,上下求索,体解未变,九死不悔,今之学人,能不勉之乎?

猜你喜欢
编年雅乐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
日本雅乐的传承与流变兼论中国雅乐的价值重构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雅乐的来龙去脉
影像编年:色彩美学、造型风格与跨界追求——论导演张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