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初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社会教育发展
钱旭初
“互联网+”战略思维观念的提出,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达。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社会教育工作引入“互联网+”思维,既顺应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又适应社会教育愈加强烈的创新需求,将更有效、更深入地把社会教育推向深入。因此,根据新形态和新思维特点,社会教育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完善体制构建,形成蛛网格局;突出主体工作,形成强势典范;加强资源建设,形成长尾效应;提升研究水平,形成共鸣共识,应该成为近期关注的新位点。
社会教育;“互联网+”
我国社会教育,从早期的扫盲教育到后来的技能培训、学历补偿继续教育,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到21世纪初,随着“学习型社会构建”理论的提出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真正现代意义的社会教育方始形成,社会教育逐渐走向开放的、多元的、终身的大教育。而当下的中国社会教育又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加“互联网+”时代这个双重叠加的环境和格局之中。
知识经济社会强调以知识的生产、普及、消费(使用)作为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种重要形态,而将这种形态和互联网环境双重叠加,则是将知识经济融合在互联网世界之中,从而获取更大的效益。“十八大”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话题;尤其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互联网+”概念,正是这种双重叠加式社会形态的战略设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应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创新和革命。在政府决策层面上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既是将基于“升级版”的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的一种战略思维,更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深度融合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以此为标志,中国正开始步入“互联网+”时期。
无疑,“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使得知识生产、传播与学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加以呈现,必将成为新一轮社会发展的推进剂。在这种背景之下,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已经溶进人们社会活动的所有环节中。教育、知识与网络经济紧密结合,使学习和接受教育成为所有人生命中重要的活动,终身学习成为必要与可能。发展智慧城市,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人的终身学习。因此,循着这一思维路径,观照我国的社会教育,同样也可以获取一种全面提升社会教育的重要观念和方式。这是社会教育面临的新形态,更是社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思维和新目标。
我们认为,社会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教学、培训,乃至学历补偿。它的本质在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于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这既是社会教育工作的目标,也是社会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在这中间,活动开展、项目培训、课程教学……都是其中的项目化形态而已,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构筑一个宏大的空间与平台,能充分满足任何人在需要时进行学习的需求。这里面涉及在新状态下的空间建构、体系搭建、资源推送以及支持服务等多种要素。
对于“社会教育”,历来存在着界定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从教育类型上看,通常人们将“非学历化”的社会性培训、辅导(如技能培训班)和“非校本化”成人继续教育(如自学考试、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等)视为社会教育。延伸到空间意义上讲,则把社会教育“摊派”、“留存”到“非校园”的几乎所有场所,尤其是广大的“社区”之中,“泛空间化”色彩浓重。社区教育自然成为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传统社区以自然分割和行政区域划分,相对固定,完全以实体为主,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封闭性。随着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在社区中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比以往大大增强,社会教育的受众人群出现了变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老人、儿童之外,出现了很多新移民(新市民),即便是老人、儿童,有很多是随着新市民、新移民而出现的移民老人、移民儿童,老年群体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社区服务对象的大多数。
可以这样说,在社会教育与知识传播两者之间,教育是本质,传播是行为,教育为本,传播为体。因此,当社区人群发生变动后,社区文化体系也随之发生着潜在的变化。各类“边缘”、“旅居”的“陌生”人群明显增加,他们在区域文化认同、人际交流或感知习惯、自我意识,乃至语言方式、自我训诫等文化形态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主体的自主性和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强烈,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远远超出了政治学意义上以社区教育和管理来实现“社会稳定”的本质规定,社区发展反映出来的“主体间性”特征,决定了社会教育形态必须是立足于各主体平等和参与的“平民主义”立场上,以多样性为前提的,关注到所有社会成员需求的、深层次的互动行为;是把社会教育工作纳入终身教育、全民学习的体系之中,切实关注平民需求,走进平民生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随之而来的困境是,社区教育过程中民众“需求量”和社区“承受度”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显然难以形成和谐配比,因此,社会教育亟需以创新思维来弥补功能缺陷。
现代社会教育不是简单承担社会成员“聚合”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也不是仅仅提供知识、技能培训的教学功能,而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公平化,搭建终身教育体系与提升全民精神文化素养的公共文化空间。所以,社区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包容知识、技能在内的,并加以扩展的素养教育和精神培育。要实现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就必须创新社会教育的思维,突破固有的地缘空间束缚,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社会资源、力量办社会教育。
互联网改变了空间和地域的概念,使各个地域空间之间形成了诸多统一性和渗透性,使实体社区和虚拟社区同时并存,聚合型与开放型同时并存,为社会教育体系构建、资源推送、信息传递、支持服务乃至跨(实体)社区学习提供了可能。所以,在信息化建设向各个社会领域纵深推进的时期,提出“互联网+社会教育”的新命题,既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顺势之作,又突出了改革创新的时代命题,以创新来驱动互联网技术成果与社会教育深度融合,进而构建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空间,形成具有特色的社会教育品牌。
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在一个广泛的空间范围内,由于人与人的相遇而形成开放的场域,通过“教育”来不断弥合空间中各类“边缘”人群“陌生”的文化体验空缺,并由此达到社会和谐和精神愉悦。而要实现这种社会公众人人“在场”,在对话、协商中的主体意识呈现,实现学习型社会空间塑造,必须基于互联网思维,依靠“互联网”的互动性、体验性、包容性、丰富性特点,与“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元性、差异性、平民性特点结合。这是新的社会教育思维。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手段,创设社区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推送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数字化学习方式,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保障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参与率与覆盖面。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4〕10号)中,明确指出: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时空,“将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纳入城市信息化建设,建立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卫星等多网合一、优势互补的远程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库,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终身学习网站、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公共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办好开放大学,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与支持,缩小数字鸿沟。降低在线学习成本,优化数字学习环境,加强学习质量保障,满足广大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育改革发展三大战略目标,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对社区教育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方向。
毫无疑问,社会教育工作正向信息化、移动化方向发展。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得到了空前发展。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2014年大陆互联网上网人数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47.9%,其中尤其是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的人数有5.57亿人,占据了80%以上。人们生活资讯化、教育普及化、通信多样化。所以我们说是技术创新在驱动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从过去基于广播电视到计算机的互联网学习,正在向多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学习转型;过去我们习惯的集中型、体系式学习,正在向碎片化学习转型。随时、随地学习越来越成为可能与现实,也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与形式的改变。乐于使用移动通信手段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带来了学习形态的微学习、碎片化特点,呈现出浅学习状态下的体验式学习、超越知识性学习……所以,主动适应这种飞速发展的技术革命带来的学习模式与学习形态的变化,促使教育迅速走向互联网、数字化,并深入每个人身边,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通过终身教育而实现人的发展。
在教育的信息化转型时期,全面推进全体社会成员的数字化学习,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通过网站、平台、APP等移动端、微信等手段,满足社区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在社区教育机构和学习者之间建立起快捷、便利的信息推送、课程推送与交流互动的桥梁。在这种发展形态中,移动学习将成为基本方式。利用“移动”(终端)学习的方式,更便于学习的随机性,更便于资源的推送和信息的发布,更便于社区虚拟文化空间构建。利用移动终端,推送大量诸如微课、慕课等便于移动学习资源;让学习不仅具有过去线下学习的系统性、知识性特点,更有碎片化的、线上线下结合(O2O)的体验性学习特点;使学习模式的个性化、自我选择性更明显。
因此,将“互联网”与“社会教育”融合,其基本形态、基本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手段,实现社会教育对空间差异和陌生人群文化差异的弥合;通过用户体验与需求的突出强调,实现社会教育多元化、个性化、品牌化的融合式发展形态。这不是简单的教育依托网络平台或信息技术,而是要实现“1+1>2”的社会教育态势,即在多元、融合、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对各类差异性对象的有效服务。
从目前状况看,我国的社会教育生态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社会教育还是属于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教育。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逐步成为时代潮流的大背景下,政府在政策层面和行政构架层面正着力推进社会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以江苏社会教育为例,目前已经完成了体系构建的实验阶段,而进入全面推进的常规阶段。根据《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政发〔2011〕131号)提出的“逐步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四级办学机构的基础能力建设工作;同时,依照《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正在进一步建立“以江苏开放大学为龙头、以社区大学和社区学院为骨干、以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体系”。体系构建基本形成,并正在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就整体而言,我国的社会教育还处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一方面,社会教育体系的相融性还不够,系统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区域之间发展不一致;另一方面,现实状态与政府的期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区”还没有真正形成百姓心目中热衷的文化空间,社区教育也没有真正形成其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互联网+”时代社会教育发展呈现的新形态、催生的新思维,社会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需要完善科学的体制构建,形成蛛网式的社会教育格局。在宏观层面上,社会教育不仅需要一个由政府构建起来的纵向层级体系,也需要交融型的、蛛网式的网格式体系。体系的创新、完善和构建,目的是形成互融的、整体推进的协同推进态势。
纵观全国社会教育的体系,目前从纵向看有两个大的系统:第一,是以省级“社会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龙头的,以及市级“社区大学”、区县级“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级“社区教育中心”、村(居委会)级的“居民学校”的“1+4”社会教育机构;第二,是以省级开放大学为龙头的,由各级市县开放大学构建的体系。而从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角度看,在这些体系之间嫁接诸如“学习联盟”、“教学联盟”、社会教育通讯员队伍、社会教育师资库、“战略合作联盟”、“资源建设联盟”、“区域合作联盟”、老年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协会、继续教育协会、社会教育志愿者协会等机制构架,便于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态势。围绕着这种网格式、蛛网式的结构,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结合现代社会教育多端点学习、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依托多网叠加的网络平台,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像微信、QQ等,加大推送服务的力度,以点带面,带动全面工作。
社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立足于信息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即充分发挥网络效应,打造终身学习大平台,构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服务的示范点,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领军者。构筑社会教育功能强大、聚合效应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能吸纳政府组织、各行各业、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协同服务社会教育,又能够聚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体系;既能通过学分银行来实现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又能全面提升居民精神内涵,真正体现服务学习型社会和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社会教育网络体系的组合构建,核心指向打造综合性程度高、自主选择性强的,立体的、互动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公共服务平台,扩大社会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形成多网叠加、多点融合的绿色社会教育生态环境。
其次,以项目为抓手,拓展社会教育服务内涵。积极拓展新项目,形成多种“抓手”,便于各项社会教育服务工作的做强、做实。诸如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引进、组织与服务工作;诸如“农村妇女网上行”“夕阳红·扶老上网”“全民终身学习周”“全民阅读”等项目实施;诸如“老年教育示范点”的评选、优质资源的建设、社会教育的研究等,这些都是围绕着“突出主体工作,形成示范效应”的主体动机。既需要抓主体、突出重点,如,老年群体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以“老年教育协会”成立和“老年教育示范点”评选工作为抓手,推进社会教育工作;也要注意社会教育工作中的“长尾效应”,即充分考虑满足社区学习者的差异性需求,既能保障社会教育的覆盖面,又能形成差异、共赢的集合效应。同时,以多元化学习资源建设为基础,加快网络课程、电视课程、微课程、课件等建设。通过整合、引进、移植、重建的方式,探索与形成开放的资源共建共享开发机制: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免费、会员、定制等)网上资源分类享用的机制、寻求多方合作共赢机制。
最后,加强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强化科研是提升社会教育工作的地位,提升队伍发展能力,提升宣传特色品牌的重要抓手,是体系构建的重要补充。既要考虑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也要注重把实践项目、具体问题科研化、课题化。形成研究团队,深入研究社会教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各级社会教育组织机构的管理和队伍建设机制;深入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支持服务的机制与学习成果认定的机制。充分研究新形势下社会教育环境、生态问题、服务受众群体问题、个性化需求的保障问题、差异性体验学习的供给问题、移动网络学习的支持服务问题……从中寻求理论指导与对策。通过这些研究,不仅提升整个社会教育工作团队的研究水平,打造成社会教育的新品牌,更能以“智库”的形态帮助政府完善决策,指导、影响整体社会教育工作,形成共鸣共识的良性环境。
由于社会教育所针对的受众群体十分复杂,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从城市居民到农村人口,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到农村留守人口、城市退休职工、都市移民等,他们的需求也更是五花八门,有求知识、长技能,有休闲、娱乐,也有修身、养性等。因而众口难调既是社会教育的特点,也是社会教育的难点。尽管在目前所开展的各项社会教育过程中,各地采用了分类、分项目、分阶段等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某个特定区域的组织者而言,项目设计、人员组织、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而对于某个特定的学习者而言,他独特的需求依然难以满足。社会教育成为一个庞大、繁杂,甚至疲(难)于应付的工程。在这种现实面前,以“互联网”的开放性与社会教育的开放性相融合,将多元的社会教育需求与基于互联网的海量化资源相结合,将个体独特的需求与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学习、订制式的资源推送、服务方式相结合,或许将成为上述困境解脱的重要路径与手段。
通过“互联网+”的思维,整合起终身教育支持体系、社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社会教育 “项目驱动,整体推进”的战略决策,多点融合,形成立体性服务,以促进、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这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和主要任务。作为一种理念和思维的“互联网+社会教育”,它的“合规定性”,即社会教育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内涵发展与标准是什么?它的“合需求性”与“合发展性”,即社会教育的互联网思维中的满意度与创新能力如何呈现?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但毫无疑问,深化服务将成为“互联网+社区教育”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深入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坚持需求导向,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正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要求,是社区教育发展和居民自主学习乃至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本质需求。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彭坤明.开放大学服务社会教育的九大功能[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3(2):5-10.
[3] 杨志坚.深刻领会继续教育新内涵[EB/OL] .[2011-06-14].http:/edu. qq. om/a/20110614/000340. htm.
责任编辑 张军涛
On "Internet+" Thinking-based So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QIANXu-chu
/JiangsuOpenUniversity
The proposal of the strategic thinking concept of "Internet+", in essence, is an express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concep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et +" into the social education not only follow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but also adapts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novation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which will more effectively and deeply promote the social educat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thinking, the current social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further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form the spider-web pattern; highlighting the body of work to form an excellent model; strengthening th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o develop a long-tail effect; enhancing the research level to achieve resonance and agreement.
social education;"Internet +"
G779
A
2095-6576(2015)05-0067-05
2015-06-30
钱旭初,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处长、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远程教育研究。(qianxc@js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