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霞
“互联网+”助推开放大学科研及管理模式的创新
金丽霞
网络化不仅使开放大学科研及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成为显著的特征,“互联网+”将进一步助推开放大学科研在组织模式、信息共享模式以及服务模式上的创新。为此,构建基于网络的科研及管理模式的重点应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建设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科研档案信息库,以及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科研队伍建设。
“互联网+”;开放大学;科研管理;模式创新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不仅创造了价值,提高了效率,提供了快乐,也使创新驱动发展正成为一种“新常态”。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无疑掀起了变革的新浪潮,不仅使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未来教室、慕课等成为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同时,深刻地改变了科研的思维,创设了科研的新环境,引导并推动着科研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创新。显然,让“互联网+”助推科研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已经是一种共同的趋势。作为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高等学校,开放大学更需要增强“互联网+”的行动自觉,其重点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组织模式、信息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其实是围绕着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对个人生活模式、产业运行模式与社会发展形态的全方位升级,是从理念到行为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对于开放大学的科研来说,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的组织生态深度的融合,它改变了传统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的过程、载体、环节、方式等,因此,开放大学的科研,既要顺应网络化的趋势,彰显网络化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互联网+”的行动中积累并发挥相对优势。
1.网络化是开放大学科研的新模式
开放大学的发展在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的基础上,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为特征的网络远程教育阶段。但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绝不是孤立的技术问题,而必须同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要素真正融为一体,才能发挥作用。[1]在开放大学建设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形态,科研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在科研的合作性研究以及与实践相融合的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随着开放大学建设的整体推进,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开放大学的科研仅仅依靠合作以及与实践的融合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把网络化、信息化的模式作为开放大学科研创新的特色与重点。作为一所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大学,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基于网络,同样,开放大学的科研必须实现充分的网络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大学科研的重点就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放大学的使命为开放大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泛而又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即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开放教育的教学规律与特点进行研究,同时采用以大规模数据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方法。形成以在线实验室、项目网站、开放数据集、项目论坛、项目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立体开放研究思维,进行跨学科协作、跨平台协作,增强研究的协同性和可参与性。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同步跨越。所有这些将成为开放大学科学研究的特色与亮点,同时也将成为开放大学科研模式的重要内涵与特征。
2.网络化有利于提升开放大学科研学术质量
网络化正成为新的科研生态,“在网络上寻找课题→在网络环境下研究课题→在网络上发表科研成果→在网络上进行科研成果评审→在网络上推广科研成果”[2]已经成为一种被普遍选择的研究范式。网络化科研,不仅有助于开放大学教师提升自主的研究能力,也为开放大学教师与学科名师、行业精英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开辟了通道,这对提升开放大学学术质量大有裨益。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化科研将使原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行政氛围浓郁、学术氛围淡薄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变,有助于开放大学教师科研环境的优化。伴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快速发展,其研究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协同创新,这对开放大学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师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技术熟手”的角色,而要成为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内学科建设的“反思实践者”。开放大学的教师正是依托网络化的科研环境,运用网络化的平台,拓宽眼界与思路,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科研的深度开放。网络化将使开放大学的科研不再因为强调组织的系统性而存在封闭,也不再因为强调领域的独立性而成为孤岛,因此,开放大学的科研只有坚持网络化特色,其学术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3.网络化有利于提高开放大学科研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是网络化科研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将是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开放大学的科研网站,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容、完整的功能,通过科研网站发布科研信息、项目申报通知以及相关的科研动态、学术活动、科研成果等,提供相应申请表格等相关资源的下载服务,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满足科研人员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有效发挥了信息网站的服务功能。但是,随着开放大学建设的发展以及对科研的重视,科研活动日益频繁,科研项目日益增多,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量的日益巨大,需要进一步借助网络提升科研管理效能。科研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科研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功能,这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选择。一方面,网络化实现了科研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使科研管理人员能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力资源信息、项目信息、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工作中;另一方面,通过信息资源的汇聚,为开放大学体系内所有教师所共享,尤其是在开放大学重大科研项目方面,能有效地突破组织隶属、地域属性等障碍,实现开放大学体系内优势的整合,协同攻关,从而提升开放大学科研的整体水平。
网络化使开放大学的科研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组织模式、信息共享模式以及服务模式三个方面。
1.构建虚拟科研网络组织
开放大学的体系化使科研管理具有了层级的特点,主要是用政策把科研任务进行分解,并运用机制加强合作,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效率显然较高,但同时带来了学术自由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科研管理模式需要向网络化管理模式转变。在网络环境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和消失,“虚拟的现实世界”正在形成。为此,在科研组织形态上,应当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特有的网络优势,构建以网络为依托的虚拟科研网络组织,开展远程网络协作研究,创设更为平等、更为兼容的空间,形成网络化的科研体系。根据开放大学建设的需要,可建设若干虚拟研究中心,组建由系统内科研骨干以及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以项目为纽带、以首席专家制形式协同开展研究,提高专家与团队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提高承担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的能力和层次。同时,根据科研任务的变化,动态性地对科研团队进行调整。以网络为依托的虚拟科研网络组织不仅扩大了团队协作的覆盖范围,而且促进了校际之间跨学科的科研团队的形成及生长,随之也产生出一种更有效度的混合式教科研模式。[3]在科研网络组织中,大家有着共同的愿景,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和经验,开展超越时空的、深层次的、同步或异步的交流互动,实地活动场所与网络虚拟空间相互弥补。这种科研网络组织系统的开放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影响更广泛,有效地改变了开放大学科研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现象,同时为教师个体的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其开放的充分性使得这种科研网络组织更具生命力。
2. 开放合作的信息共享模式
加强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已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目前,开放大学虽然高度重视科研档案信息化工作,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包括研究人员的相关信息,如研究特长、研究方向、研究现状、取得的研究成果等。但这些信息资源从总体上讲还比较零乱、分散。为更好地利用、共享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应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的网络优势,构建开放大学系统的网络平台,并建立各级开放大学科研信息资源子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加强科研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科研信息的汇聚与共享。只有强化网络平台的功能,才能及时了解并掌握科研的动态,实现信息的即时多项沟通,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尤其是在远程开放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状况下,开放大学更需要系统地整合、提炼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经验,比如在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研究人员的信息,组建研究团队,协同攻关。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与普通高校科研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努力实现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由此提升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科研的核心竞争力。
3. 便捷的科研服务模式
在网络化环境下,科研服务模式进一步显现出及时性、便捷性、有针对性的特点,比如,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媒体公司移动端学术科研平台“壹学者”,是首个移动科研服务平台,是专为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打造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壹学者”致力于革新中国人文社科学术科研模式,拥有整合阅读、科研、社交、传播四大基础模块,为研究人员提供最新的项目动态、最全的学术资讯、最近的学术会议、最佳的科研工具,学者可以看到实时推送的本学科资讯、人文社科图书、“复印报刊资料”,可以查看学术科研趋势、发起数据调研、进行著作出版,可以与不同学科学者进行跨界合作,可以随时查看周边会议、沙龙并快速结识参会学者。“壹学者”是一个具有私人定制学术内容以及更多学术互动功能的学术科研平台,为研究者开启全新的学术生活,让学术生活摆脱时间、地点等的限制,使研究者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学术研究,将口袋学术变成可能。“壹学者”开创了网络环境下全新的科研服务模式,对于开放大学而言,应该思考如何对接这样的服务模式,即在更为开放的视野下,为开放大学系统内外远程开放教育研究者提供学术服务平台。这样的学术服务不仅仅是阳春白雪式的高端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前沿,更多的应该是下里巴人式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反思。因为,透过一项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师发展途径的调查,研究者发现在学历深造、校外培训、校本培训、竞赛和公开课、教研活动、专家指导、自我反思和同行交流互动这八类常见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师发展途径中,虽然自我反思和同行交流互动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最弱,但对教师发展成效的排名紧随学历深造,位列前三位。[4]这样的网络科研服务模式有助于开启开放大学教学学术之风,这也同时是开放大学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的新模式。
科研管理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科研管理手段的变革和模式的创新,对促进科研管理科学化,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网络化环境下,开放大学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应当紧紧抓住如下四个方面的重点。
1.更新科研管理理念
整体来看,当代大学科研管理理念呈现发展性和多元化特征,学术性理念是大学科研本身的价值追求,行政性理念是大学科层制组织下的衍生产物,服务性理念则是现代大学社会职能延伸后的重要拓展,三者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推进大学科研管理的健康发展。这一点被无数知名大学科研管理的成功经验所证明,无论是就广播电视大学来说,还是就开放大学而言,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其科研管理中的行政理念、服务理念与学术理念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衡现象。网络化环境的创设,为开放大学科研管理中学术理念、行政理念与服务理念的协调发展搭建了平台。网络化科研也意味着要从根本上对传统的科研管理思维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思维。这样的思维并不仅仅满足于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简单认知,而是注重信息技术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科研管理人员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即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化来改变传统科研管理的思维,并形成自觉的服务行为。要想实现这样的科研理念和思维方式,开放大学科研管理需要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所谓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以单纯的工具改善为目的,而是对研究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的信息化整体建构。科研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优化科研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的过程。科研信息化管理打破了地域、部门的限制,从而使管理的动态性和经常性成为可能。同时,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不是单纯的信息系统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各类数据上报的需求,其重点应当是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尤其在大数据背景下,要从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探索应用的前景。信息系统必须要为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教师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完善管理,提升服务的满意度。由此不仅为科研人员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提升科研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
2. 建设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基于网络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开放大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既要纳入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同时又要作为重要领域有所突破。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能有利于实现科研管理从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从而满足管理工作的便捷性、时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并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能有利于满足教师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过程查询的要求,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便捷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以及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由于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标准以及功能的设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在加强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如下三个关节点。首先要建立科研信息平台开发流程。通过科研信息的需求调研,制订一个能全面协同和支持科研的网络化工作方案,形成科研信息网络化开发的策略。其次要建立科研信息管理流程。通过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功能的完善,使科研信息数据得到合理的分类和保存;对科研信息进行动态监测,使科研信息管理具有安全、稳定、高效的平台支撑。第三是要建立科研信息共享的机制。在科研数据共享建设方面,通过系统开展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完善科研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网格化的科研数据共享环境;建立科研数据库,积极开展数据服务。同时应当看到,科研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尤其是加强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合作,充分调动地方开放大学的积极性,并在共同开发中体现各自的特色。
3.建立科研档案信息库
建立科研档案信息库,有利于准确掌握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领域、科研特点、研究优势、研究进展以及服务需求等情况;有利于依托网络环境,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使得信息刷新更加及时、完整,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现象,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和管理的有效对接。从传统的教师科研档案转变为科研人员信息库,由静态的科研档案转变为动态的信息库,有利于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人性化服务,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共享、推广、转化的力度以及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必须开辟科研档案信息库建设的新途径,当前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全国开放大学科研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根据《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共有1所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1 125所地市级电大(工作站)、1 827所县级电大工作站。全国电大系统的专任教师有5.72万人,兼职教师约3.69万人,合计9.41万人。[5]在这些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师科研信息,对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开发与应用价值。这些科研信息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长期积累的创新成果,构成了开放大学科研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生长点和创新点,只有加强全国开放大学科研信息资源的汇聚与共享,才能彰显开放大学科研的整体特色。
4.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科研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对开放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大学科研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化科研对开放大学科研的重大意义,从战略高度提升网络化科研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各类科研信息的搜集、汇总与上报。过去的科研管理主要是通过纸质文件下发通知、组织项目评审、成果申报,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科研成果统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信息化的素养。其次,要能够展开对科研人员的数据服务。过去科研管理人员的科研管理更多的是单向行政事务管理,在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时代,科研管理人员应当注重于对科研人员开展信息支持与数据服务,并在数据服务中为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更专业的学术服务。再次,要能够对开放大学科研进行规划与统筹。科研对开放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树立战略和目标意识,而且必须具有依托网络环境运用信息技术对科研进行规划与统筹的能力。在注重于研究领域拓展的同时,积极推进科研的团队和梯队建设。
“互联网+”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6]对于开放大学的科研及管理来说,“互联网+”将助推科研模式和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伴随着开放大学的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创建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科研管理模式,显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有待深化与探索的领域。发挥网络强大的交互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方便性以及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将网络的优势引入开放大学的科研及管理,通过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真正将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潜在价值释放出来,使管理信息化真正融入开放大学建设的肌体,这既是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型大学形态的显著特征。
[1] 桑新民.探索中国远程教育的强国之道——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6(6):4-6.
[2] 孙爱军,毛彦,军黄海,等.网络环境下的科研模式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5-28.
[3] 容梅.从共享、合作到集体行动——基于网络的科研自组织分析[J].教育导刊,2012(4):60-63.
[4] 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发展途径的成效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79-87.
[5] 杨志坚.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6] 学者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EB/OL].[2015-03-06] .http:∥www.scitech.people.com.cn/n12015/0305/c1007-26644489.html.
[7] 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初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冯丽樱
"Internet+" Boost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Mode in Open University
JINLi-xia
/JiangsuOpenUniversity
Networking not only has made a great chan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mode in Open University but also become its prominent feature. "Internet +" will further boost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mode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ervice patterns. Therefore, the focuses of network-bas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mode are to renew the idea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set up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rchives, 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ternet+"; Open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ode innovation
G724.82
A
2095-6576(2015)05-0020-05
2015-08-10
金丽霞,江苏开放大学副校长,研究员,主要从事远程教育研究。(jinlx@jsou.cn)
国家开放大学2014-2015年度委托课题“开放大学教师成长机制研究与路径探索”(G14G140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