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刘萍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云南楚雄675000;2.楚雄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楚雄675000)
暴发性痤疮一例
彭敏1,刘萍2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云南楚雄675000;2.楚雄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楚雄675000)
患者,男,25岁,因面部粉刺、丘疹、脓疱半月,加重伴发热2d,于2014年10月14日来院就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额头突然出现粉刺、丘疹,面颊部可见囊肿、脓疱,融合成片,部分破溃溢脓,到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皮损无好转。2d前患者自觉发热,体温未测,伴全身肌肉酸痛,无咳嗽、流涕、鼻塞等症。为进一步治疗,到笔者医院就诊,患病期间精神、饮食稍差,大小便正常。患者父亲年轻时有患痤疮病史。既往体健,近期无服药史。系统体格检查:体温37.6℃,心肺腹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额头散在白头粉刺,豌豆大小红色丘疹、双面颊可见囊肿、脓疱,部分融合成片,表面可见脓性渗出物和大片蜜黄色结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9.88×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1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5%,血红蛋白163g/L。尿、粪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暴发性痤疮。治疗:予注射用林霉素钠8g静滴,每日1次,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1次。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mg,晨起顿服,同时用0.1%乳酸依沙丫啶溶液湿敷皮损,外用阿米卡星洗剂和夫西地酸乳膏。用药3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及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减轻,少量新发皮损,原皮损颜色变淡,部分脓疱已结痂,囊肿触之有波动感。予双面颊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薄膜封包2h以减轻疼痛,有波动感的囊肿,予脓肿切开引流术(CO2激光打孔,引流出脓液),并放引流条,使脓液彻底引流干净,同时予罗红霉素0.15g,每日2次;继续口服泼尼松30mg/天,并在2周内逐渐减量至15mg/d。治疗2周后,仍有少量新发红色丘疹,原脓疱已消退,引流的囊肿打孔处已结痂。继续予罗红霉素0.15g,每日2次,泼尼松15mg/d,同时加用异维A酸10mg,每日2次,红蓝光照射,外用药物同前。1周后复诊,皮损较前明显好转,额头皮损已消退,双面颊少量红色丘疹及暗红色萎缩性瘢痕,无脓疱。继续予异维A酸10mg,每日2次,点舌丸2.88g,每日3次维持治疗。
暴发性痤疮(Acne fulminans,AF)目前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痤疮丙酸杆菌的Ⅲ型或Ⅳ型变态反应相关。对于本病的治疗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通常采用联合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维A酸类药物[1]。本患者近期未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家族中父亲有痤疮病史,不能排除遗传因素。患者为青壮年,发病急,病程短。面部突发粉刺、丘疹、脓疱、囊肿,体温37.6℃,血常规示: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9.88×109/L,伴全身肌肉酸痛,诊断为暴发性痤疮,符合临床皮肤病学Karvonen诊断标准[2]。治疗中除采用抗生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异维A酸及红-蓝光综合治疗,对于脓疱、囊肿,尝试用CO2激光从皮肤表面打孔至囊内,并放置引流条引流脓液,嘱患者每天门诊换药,直至脓液引流干净,约1周左右。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皮肤损伤小,可使病程缩短,皮损消退快。查阅文献,类似方法治疗暴发性痤疮报道少见,具体疗效有待相关临床经验进一步积累。
[1](美)Mark G.Lebwohl著.皮肤病治疗学[M].3版.张建中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10.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70.
编辑/李阳利
2015-2-11
20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