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的体会

2015-01-21 02:36:11
关键词:刮痧儿科口服

刘 枫

(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的体会

刘 枫

(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目的 通过梳理本院儿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情况,深化对儿科疾病治疗特点规律的认识。方法 广泛阅读运用文献资料和儿科疾病治疗病历档案,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加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的认识,对日后的临床实践运用有了诸多体会。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的疗效明显有效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实践中如能善于结合分析、综合恰当运用,一定能很好减轻小儿痛苦,提高患者治愈率。

中西医结合;儿科疾病;认识体会

儿科疾病最大的特点是,患者不会主诉,只能以哭代诉;小儿体质不强抵抗力弱,更易感染疾病,而一旦感染疾病却又不能像成人那样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如能发扬中医传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既能促进疾病的尽快好转,又能避免幼小肌体承受太多的病痛和伤害。

1 中西医结合对儿科疾病的诊断

由于小儿不能主诉或者表达不清,因此西医更多借助于现代检验检测技术,如测量体温,进行血尿便等常规化验,必要时还进行一些放射科拍X光片检查,而中医更多的还是望闻问切,看患儿精神状态、看体征症状、看舌苔颜色、看大便干湿,更注重了解患儿生病前有无吃过什么、有无受风着凉、有无挑食偏食、有无不良僻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辩证分析[1]。

1.1 呼吸系统关疾病

比较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西医了解一位5岁女患儿,1年内曾反复外感,感冒基本每个月1次,支气管肺炎患了3次,并经相关化验,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而中医了解到该患儿体重超标,平时爱吃肉而不太喜欢 蔬菜,晚上睡觉手心脚掌都发热,大便干巴有时便秘,舌苔较少舌头发红,故诊断为易感儿,这种情况跟小儿爱食肉导致体内热量积聚,而摄入粗纤维少,时间长了胃肠蠕动消化减弱,致使表里阴阳平衡遭破坏,容易受外邪侵入[2]。

1.2 消化系统疾病

最为常见的是小儿腹泻,西医主要考虑其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临床上可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分为功能性、感染性、药物相关性和炎症性四种腹泻,一般行大便常规、血常规化验即诊断[3]。而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体内各脏器稚嫩,还没有积聚强劲的精气,故对气温变化、不洁或变质食物、湿热因素等影响抵抗较弱导致肠道疾病患生,一般从患儿近期生活诊察。

1.3 淋巴系统疾病

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中医问知患儿平素喜冷饮,喜食肉食,现食欲下降,大便干燥且不能每天排泄,小便偏黄偏红,晚上睡觉不实,舌苔也异常。遂诊断:辨证为邪热入里,毒聚喉核。

1.4 其他病症

如麦粒肿,也不是就眼睛看眼睛,而是由一小儿眼睑红肿疼痛,深入了解到其时间已超过15天,平时喜欢吃肉和辛辣,现在胃口不好,3天未大便,继而观察小便、舌苔、脉搏等情况,综合辨证为脾胃积热,循经上攻眼睑,毒结眼睑所致麦粒肿。

2 讨 论

中医对儿科疾病的治疗离不开中药的应用,给药途径主要有煎服、穴位敷贴两种,现在已针对少儿特点制作了不少中药饮剂,还可行药浴、刮痧、针灸等辅助和针对性疗法[4]。

2.1 煎服中药治疗

一方面由于许多中药还不能制成性能稳定的饮剂,另一方面由于同一病患的表征、病理、致因等不同,采用的药方如使用品种、剂量等也有区别,且随着病程变化还需增减药种、药量,因此中医治疗大量的还是以煎服中药为主。如急性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利咽,口疮治以清热解毒、泻脾导滞,反复呼吸道感染治以清解脾胃伏热,方用泻黄散加莱菔子、内金、连翘、甘草水煎服等。

2.2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

穴位贴敷疗法就通过人体相关穴位给药,一般是把配方所需的各种中药通过煎熬、调制最后形成软膏、药饼,然后贴敷于患者有关穴位上。人们日常用的麝香虎骨膏就属此类疗法,只是不大贴于穴位。穴位贴敷疗法好处是,不需口服中药,特别是小儿口服又苦又涩的中药相当困难,而且小儿胃肠道稚嫩,肝肾解毒功能差,不能承受口服中药来的不良刺激和毒副作用,用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纯天然绿色疗法。差别就是这种方法起效要比口服稍慢,所以疗程相对较长,再就是寻找定位各种病症所对应的穴位比较麻烦,需要较为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如较为常用的易泰宁神阙贴等,用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则常贴于神阙、膻中、膏盲、肺俞等穴[5]。用以流行性腮腺炎时常外贴神阙、天突、大椎、阿是等穴。用以治疗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时常贴于神阙、膻中、天突、大椎等穴。用于治疗腹泻、腹痛、驱虫、消食、积疳时常选择外贴神阙、中脘穴。而且一种病症常常需要多个穴位同时敷贴治疗,以求综合疗效。

2.3 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腧穴理论,通过对相关穴位附近用适当的手法刮拭,以祛除体内风、湿、火等邪气。刮痧既可以促进健康,还可以从痧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也就是刮痧后哪个穴位附近出痧,说明那个穴位所关联的脏器有病变。刮痧同样可以避免口服中药的不便以及毒副伤害,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刮痧常用于成人,因刮痧常使肌体出痧,并伴有火辣辣的疼痛感。近年来,经临床探索和实践,刮痧也可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前提是刮拭手法要适应小儿特点,力量运用要控制在小儿承受力之内,做得好可以很好防止邪气入侵,增强小儿体质。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口疮、麦粒肿、经常性腹泻等,在口服或者敷贴相关中药进行清热解毒时,可以配合刮痧治疗祛除湿热,共同奏效。

[1] 郎 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肠道疾病[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4.

[2] 彭 云.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13,(09):68-69.

[3] 樊 成.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儿科的疾病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9):40.

[4] 李香玉.泻黄散配合刮痧治疗儿科疾病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36):31.

[5] 蒋 锴,田美玲.刘玉书教授治疗儿科疾病临床经验拾遗[J].中国保健营养,2013,(10):53.

R725.1

A

ISSN.2095-6681.2015.01.019.02

猜你喜欢
刮痧儿科口服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儿科专栏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