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叠加”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し缦粘械S肟刂苹制

2015-01-20 03:40杨欢
金融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风险承担商业银行

杨欢

摘要: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的风险形势。在此期间,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机制,适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勇于管理和承担风险,防范于未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三期叠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风险控制机制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活力的下降、行业结构调整的阵痛必然直接影响到为经济输血的金融业。而各金融机构在应对特殊时期金融监管的同时,为满足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发展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亦日愈加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化解,金融风险在各国家和各市场之间、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传递加快,各国为自救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会迅速传导放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面临巨大考验。因此,在此特殊历史时期,应鼓励商业银行准确把握该阶段特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适时调整风险控制策略,发挥商业银行的积极主动性,承担可控的风险并获取相应的风险收益,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普遍、最核心的要素。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协会认为风险是指对于未来可能产生损失的不确定性的暴露。金融风险是可以识别和计量的,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别:信用风险(Credit Risk)、市场风险(Market Risk)、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除此之外,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也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然而,在一定条件下这几类风险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和加强的,因此,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势必成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主要方式。

(二)风险承担的概念

风险承担是指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或者进行风险投资的行为,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总额的度量。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所承担的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在保证收益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有的时候承担与收益不匹配的过度风险却往往不利于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益,但在金融市场不存在套利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也会因为各自身的不同特点而选择承担适量风险获得收益。

(三)风险控制机制的概念

风险控制指的是一个流程控制体系,由多个结构部分或变量组成,对风险控制行为和活动产生联动影响。笔者认为,银行风险控制机制包含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建设、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设、相关的管理系统建设等等方面。

二、“三期叠加”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分析

(一)“三期叠加”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表现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国际化,其风险也从单一的地域化扩展到了国际化,其特殊性也会加剧因自身从事的业务而导致的风险,使得其风险控制难度与日俱增。并且商业银行这一风险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政治领域,政治形势已经涉及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形势,并且风险类型逐渐增多。可想而知,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当中,风险承担和控制需要无处不在。当前,中国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发展阶段,此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也表现出了显著特点:一是商业银行各层级、各区域面临的风险特征差异愈发迥异,承担能力各异。商业银行业里普遍存在机构设置区域化、层级化特点,机构各自为政,风险管理偏好各不相同,其处理风险时难以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只能任由各机构站在各自立场评价、识别和处置;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监测行为与管理手段有限,缺乏专业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尤其在事前风险预警的系统建设方面较为薄弱,风险处置时效性差,这一弱点在“三期叠加”时期更加突出。三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自于利息收入,所以目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压力主要来自于信用风险,来自于企业的生存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企业活力减退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

(二)“三期叠加”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度量

目前商业银行已开始尝试对风险承担行为进行度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是指商业银行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对各种风险程度不同的风险资产进行资产配置的行为,这些行为非常广泛,包括从事风险业务的动机、决策和执行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各自风险承担的程度都有各自的偏好,采取的计量指标与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最为基本的即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和不良贷款率两大指标,风险管理力量较强的银行则通过总风险、系统风险、利率风险、经济资本、风险调整收益等系统指标综合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其中,风险加权资产比率 RWAR=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总额/银行总资产。不良贷款率 NPL=(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在“三期叠加”的历史时期,综合考虑各项风险暴露因素的系统风险评价体系更加值得推广和借鉴。

(三)“三期叠加”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除了公司治理以外,还有市场环境、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以及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等。其中,具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种,分别是资产规模、风险偏好、盈利能力、监管措施以及市场环境。而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以上五方面的因素都较平时产生了较大变化:其一,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即代表商业银行规模,商业银行规模越大,经营涉及的业务也越多,有利于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得到分散。在“三期叠加”时期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由于风险分散,一般而言发展比较稳定,其风险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强;其二,风险偏好。商业银行不同层级的机构和不同区域的机构对风险偏好会有不同的认识,“三期叠加”时期即使董事会对于公司的风险偏好有明确的严格态度,但站在不同立场,所辖机构通常会基于自身利益做出利己决策,从而使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其三,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风险状况有一定的联系。盈利能力表明了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综合效果,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效率越高,但在企业活力下降、获利难度更大的“三期叠加”期间,对盈利能力的判断还需要借助经济资本、风险调整收益从其承担的风险程度上进行考量;其四,监管措施。面对复杂经济和金融环境,监管当局会采用各种监管手段防范银行风险甚至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的投机活动就越少风险就越小,一旦监管不足,商业银行冒进的风险承担就有可能增加。因此,“三期叠加”时监管措施的出台对银行风险应对措施的调整是较大考验;其五,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否有序依赖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纪律的遵循,而市场纪律是巴塞尔本协议整体框架中的第三大支柱,表明加强市场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有利于减少金融市场风险。因此即使是在“三期叠加”时期,金融市场各方参与者对市场纪律的遵循与否也是银行风险承担需面对的考验。

三、“三期叠加”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数量比较多,市场比较复杂,各行面临的风险种类和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各不相同,但普遍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审贷分离等岗位制衡机制、实施有效的企业信用评估、吸收国外风险测度方法科学计量风险、加强信用风险缓释措施的运用等,风险承担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在“三期叠加”背景下仍旧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某些商业银行对面临的风险认识仍旧不全面、不充分。对特殊阶段银行的长短期的经营目标设定不清,对资产质量认识不充分,缺乏银行发展的长远规划,体现在经营目标任务的编制和下达上不符合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体制上存在缺陷。表现在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风险偏好传导不够,风险控制执行力不强,不能对金融风险实现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董事会对银行承担风险的整体能力无法掌控;最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上比较落后。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较高,大多数商业银行难以建立技术性较强的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应对和处置队伍,再加上风险量化的技术比较落后,未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控体系,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大打折扣。

(二)“三期叠加”背景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主要途径

“三期叠加”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可以参照相关国际准则,借鉴国际最佳做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新机制。首先,从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着手改进控制动力功能。从风险控制机制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实质是产权结构,可以按照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要求,改革组织形式,明晰产权结构,进一步改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动力功能;其次,从治理机制着手改进控制传导功能。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决策机制入手,研究和确立风险管理战略,改革银行组织架构,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为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支持;第三,从内部控制着手改进控制工作机能。在健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要求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要适当分离,通过包括物理控制在内的多种手段对资产和投资予以保护,明确部门或人员的权力;最后,从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着手促进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通过提高风险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加强银行风险的市场披露,改进风险控制机制各部分的运作效能。

(三)“三期叠加”背景下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结合《巴塞尔核心原则》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在这一特殊时期,商业银行应当坚持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独立性的原则,更加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解决权责不清、制衡机制失效的问题,各区域和各层级都需要有风险控制官(或承担风险的责任人),对上一级风险控制负责;二是构建科学的风险决策和预警机制,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严禁越权从事业务活动。加强风险系统性、专业性、准确性的搜索与分析,努力改变风险管理滞后的状况。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些风险指标及时提供的预警信号严格控制风险、消除风险;三是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加强对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完善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

度,对内控制度执行中出现问题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

处罚;四是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建立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对风险防范有功的要给予奖励,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长效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当前,全球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创新还将继续推进,金融衍生品也在不断涌现,商业银行在中国所处的“三期叠加”时期将面临更大更复杂的风险,并且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后果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处于换挡调节,在新时期下商业银行应该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任重道远。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承担,而商业银行也应该在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做好风险控制机制,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才能在开放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与国外银行展开公平、有序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发展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J]国际经济评论,2003

[2] 曹艳华,王庆金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1)

[3] 刘美珍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35-37

[4] 格林斯潘风险、监管与未来[M]1999

[5] 吕香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风险承担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货币政策、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存货质押融资中银行与物流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CEO背景特征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中国餐饮酒店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