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管理机制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5-01-20 11:04刘平贵辜美华潘立周赛王洪波
求知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中小学安全

刘平贵?辜美华?潘立?周赛?王洪波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存在诸多问题。中小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知识相当缺乏、公共卫生观念淡薄等方面,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小学生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较差,不同学校安全设施及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安全制度和培训工作普遍较差。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管理机制;现状;研究

一、研究目的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具有内在性、系统性、客观性、自动性、可调性五大特征。管理机制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的,是加强科学管理的依据。

教育部体艺卫司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将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起点。要实现身心、人际交往、道德的完好状态,仅靠体育教学中的身体练习是不够的,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生活卫生,同时与其所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特殊时期,是学生良好态度形成的关键期,足以影响其一生。其实,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安全、健康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健康,而是一辈子的安全,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以增强抗危险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因此,做好这一时期的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对于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生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抽取长沙市32所中小学校(小学20所、中学12所),以抽取学校的领导(32人)、教师(32人)、校医(32人)、门卫(32人)、学生(160人)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88份,收回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应答率为100%。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相关专著、专题、论文等,为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的“长沙市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校环境卫生调查问卷”和“学校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学校领导、教师、校医、门卫、学生匿名填写问卷。问卷发放前,聘请11 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回收后,抽取调查对象的10%进行重测,两次测验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月,两次测验的可靠系数为0.862,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3)调查访问法。对长沙市学校领导、教师、校医、门卫、学生座谈、讨论,并召开了中学部分学生座谈会。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SPSS 软件进行统计检测。

三、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开展现状

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的协同是追求“1+1﹥2”的整体效应,但是所设置的机制能否实现这一美好归属,还需反观运行状况,包括学校教学目前所拥有的资源现状,即人、财、物在量与质方面的状况,以及学校教育现有发展水平,找出与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协同应达到的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效应。

2005年关于安全教育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受过安全自护方面教育的未成年人仅有不到5%的比例,未成年人中有较强危险辨别能力的不到10%。其实,我国曾颁布《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点,但其开展的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安全教育形式化。不少教师和学生都反映学校进行的安全教育不过是“浮光掠影”,没有实质性、系统性内容,有的甚至局限于少数的演练。第二,安全教育成就“安全管理”。中小学每学期都会安排一次户外郊游学习的活动,但是有的学校由于害怕学生走出校园会出现安全事故,便会取消这样的活动,通过这样的管理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第三,缺乏专业的教学资源。其中就包括缺乏专业的教师,而教学方法手段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学习失去兴趣。如此种种因素导致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不顺畅,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四、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管理问题与分析

(1)喜爱项目广泛、锻炼时间太少。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范围较为广泛,学生运动项目主要为球类运动。根据问卷结果选择羽毛球为50%居首,可见其适应性、可行性和趣味性较强,值得大力推广。篮球、足球比例也很高,为激烈运动,多适合男生,其他则包括乒乓球、排球、跑步。但在锻炼时间上安排太少,68%同学为每天1小时不到,小于教育部规定的每天至少1小时合理锻炼时间,过少的锻炼时间直接带来的影响是运动量不够。

(2)文化课作业布置太多、锻炼坚持不够。调查结果显示99%的学生认为文化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但在“如作业繁重时是否会挤出时间来锻炼”的问题上,有86%的同学选择会,只有14%的同学仍持“以学习为主,牺牲活动时间奋战在书本的海洋里”的态度。我们认为,正确的学习方式应是劳逸结合,应做到学习时认认真真,活动时同样专心致志,从而达到最大效率。但能够坚持天天锻炼的人数不到10%,90%的同学都是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原因是升学压力太大,而老师作业布置太多,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学生的积极性,意志力不够成了体育锻炼正常开展的难题。

(3)体育器材不足、运动面积太小。根据调查,有10%的学校体育器材只是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的需要),70%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5%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这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城区体育场面积太小,体育运动没有保障,因为人均面积不到2平方米,学校做广播体操分两批还做不了,由于受体育器材短缺和运动面积太小的限制,30%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4)专业教师缺乏、师资培训淡薄。从调查情况看,有80%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中学请代课教师,小学就是文化教师上体育课。大部分学校都未能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也未能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活动,致使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5)体育经费短缺、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支持乏力的因素,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从学校领导的调查表明,60%的学校经费不足,40%的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原因是体育不是高考科目,好坏不会对学校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成绩显著的个人,也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由于学校不重视,加上经费短缺,部分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从事第二职业或对本职工作不认真对待的人数很多。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学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的开展没有专门的管理机制,也没有专门的制度。这样的教学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效果还不佳。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的各子机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共同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最终实现协同目标。形成机制是起点,实现机制是过程,控制机制是结果,环环相扣。形成机制是实现协同的前提部分,实现机制就是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各要素的整合,以及各部门的协调、督导、配合,进而保证整个协同过程能有序、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荣华.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反思[J].安徽体育科技,2000(02).

[2]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01).

(作者单位:刘平贵 湖南省周南中学;辜美华 湖南省长郡中学;潘 立 湖南省芙蓉业余体校;周 赛 湖南省雅礼雨花中学;王洪波 湖南省周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中小学安全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