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华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如何,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生风貌,更是决定着一所学校甚至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尤为重要。我校一直坚持探索以良好习惯教育明理、思想道德教育养德、素质教育培优的立体德育优化养成教育途径,构建优质德育网络,达到荣校兴校目的。
一、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各班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为着力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认真宣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等,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规,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要使学生懂得《守则》、《规范》等是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从而入脑、入心并变为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3.发挥团队、学生会、值周学生的作用,严格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去检查落实,以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按学校的仪容仪表要求),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
4.认真执行清洁卫生具体要求,坚持每天督查,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观念,预防和制止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组织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真宣传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平时的纪律教育。
2.积极开展法制宣传,使师生认识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教育学生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的合格公民。
3.争取家长的配合,积极做好“双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主动家访,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会,使学校、家庭形成互动,共同教育好学生。
4.教育学生不要与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来往,更不允许将其带入校园。不准将管制刀具、棍棒等带入校园,大胆检举和揭发不良行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发现学生旷课、打架以及其他违法违法行为,班主任要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并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6.对全校师生进行禁毒防艾的讲座或培养,拒绝毒品,关爱生命,提高禁毒防艾的意识和能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配合广汉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每年举行一次艺体节活动,开展体育、音乐、书法、美术、科技制作等比赛。
2.举办元旦、六一、国庆等节日庆祝活动,举办各种专题的黑板报、演讲比赛、篮球运动会等。
3.举行各学科的知识竞赛。
4.针对松林本地的一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比赛(主要是有乡土特色的手工制作)。
5.结合国家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在校内开展 “节约从一点一滴做起”等活动,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通过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塑造和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四、开展“班级考核评比”活动,各班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责任感、荣誉感,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1.“班级考核评比”包括卫生、班容班貌、路队、班文化、两操、巩固率、违纪、出勤、学习风气、学习成绩、精神面貌、系列教育、各种竞赛、公物保管等内容,由政教处及相关处室按月对各班级进行考核,每周按纪律卫生检查结果评出星级先进班级(包括一颗星、两颗星),期末根据各班考核分评出优秀班级。
2.加大课堂巡查力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班级的班容班貌、清洁卫生、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巡查。
3.抓好细胞建设,开展礼仪标兵、三好、优干、优秀少先队员的评比活动。以评比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争做好榜样的热情。根据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每年4月评选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择优推荐为广汉市、德阳市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建队节期间,评选一批优秀少先队员,让所有少先队员以优秀为榜样,争做好学生。将每年5月定为礼仪活动月,在各班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活动,倡导讲文明、守礼仪良好风尚,月末评出全校礼仪标兵。
五、树立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观
1.全校要树立齐抓共管的意识。
2.班主任严格按学校的管理规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调整。
3.科任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并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
4.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先进的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教育工作向前发展。在教师中,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礼仪标兵”等。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形成良好导向,带动全体教职工树立师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争先创优,成人成才。
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资源,必须抓好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