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诗人之恋》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赏析

2015-01-17 15:52薛瑞芝
艺术评鉴 2014年24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演唱技巧舒曼

薛瑞芝

摘要:舒曼在1840年创作了《诗人之恋》,这套声乐曲调是根据海涅的《悲剧附抒情插曲》改编而成的,它着重描绘人类的内心世界,抒发人物的心灵情感,整套曲子由16首歌曲组成,大部分都采用自述形式,只有第11首是采用的旁叙形式。这套曲子主要描述诗人在恋爱时的各种情绪与憧憬,以及后来经历失恋的痛苦,将爱情埋葬大海的故事。除了委婉曲折的抒情故事,这套乐曲还具有鲜明的音乐特征和独特的演唱技巧,本文从凸显德国音乐的民族性、巧妙地应用“朗诵调”、钢琴与人声的完美配合等方面分析了《诗人之恋》的音乐特征,在此基础上又探究了它的演唱技巧。

关键词:舒曼 诗人之恋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舒曼被视为继舒伯特之后,德国音乐史上又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杰出的音乐诗人”,他在继承舒伯特优秀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将艺术歌曲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艺术风格。舒曼打破了古典主义讲究对称、均匀的风格模式,他主张音乐创作要反映心灵世界,抒发个体情绪,形式要灵活多变,风格要个性鲜明,这些都彰显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内涵。在《诗人之恋》中舒曼除了使用弦外和音、大小调、离调等手法,还强调了钢琴伴奏的作用,使乐曲情感更加曲折委婉。

一、音乐特征

(一)凸显德国音乐的民族性

不同于西班牙民歌的慷慨豪放,也不同于意大利民歌的直白外露,德国民歌朴实而简洁,舒曼在创作《诗人之恋》时吸取了许多德国民间音乐元素,使得这套乐曲呈现出民歌般的朴实特点。同时,舒曼还巧妙地运用节奏、和声、织体等音乐元素,赋予乐曲如诗般的意蕴。《诗人之恋》以德国民间、古典、风俗等音乐元素为基础,呈现出鲜明的德国民族音乐风格特征,例如套曲的第8首《如果小小花儿能体会》和第2首《蔷薇、百合、鸽子、太阳》都是吸取了民间舞曲的音乐要素,同时融合了民谣和乡村歌曲的成分。而在第6首《神圣的河流,啊莱茵》中,舒曼则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动力,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抒发了自身对德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巧妙地应用“朗诵调”

舒曼在创作《诗人之恋》时继承了舒伯特注重歌曲抒情性、歌唱性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大胆创新,采用了“朗诵调”中的起伏语调和同音语调,促使音乐和诗歌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保留了语调的抑扬顿挫,而且也呈现出了诗歌的自然之美。这种“朗诵调”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语调、音节等创设的朗诵旋律,它常被用在歌剧中。舒曼将这种“朗诵调”创造性地应用到《诗人之恋》的创作中,使乐曲呈现出如诗歌朗诵般的优美意境,对后世的艺术歌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钢琴与人声的完美配合

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初期,舒伯特开辟了人声与乐器互动的音乐境界,对艺术歌曲的钢琴部分赋予了充满活力的诗意。舒曼在继承这一创作技巧的同时,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他在《诗人之恋》中使钢琴部分的内声旋律,更富活跃性和机动性,同时又吸取了复调音乐的织体创作特征,极大地增强了钢琴在这组声乐套曲中的表现力,使得钢琴和人声在乐曲中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呈现出“二重唱”的特点。例如:《小玫瑰、小百合》就是人声和钢琴共同分担的旋律,而《古老传说》、《一个青年》等曲调则是将钢琴的尾奏、前奏、间奏适时的补充到人声中,使得这几首乐曲呈现出动人的诗意。舒曼所采用的“朗诵调”借钢琴伴奏来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乐曲表现力,赋予乐曲如诗般的艺术气息,将伴奏、歌曲、诗歌等艺术元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演唱技巧处理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舒曼在《诗人之恋》中不但继承了舒伯特的创作手法,而且创造性地吸收了德国民歌、“朗诵调”、钢琴与人声的“二重唱”等要素,使得这组声乐套曲充满诗意,但同时也使得整套曲调呈现出独特的旋律特征,在演唱时需要做特别处理。总体而言,《诗人之恋》的演唱技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掌握语言,形成语感

演唱舒曼的《诗人之恋》首先要掌握整套曲子的语言,即所谓的形成语感,这套声乐曲调共16首,其中包含了几千个德文单词,囊括了几百句海涅的诗文,这对于演唱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和挑战,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反复的诵读和识记语言,尤其是第15首、第3首、第8首。若不能熟练地掌握歌词内容,根本无法顺利完成演唱。相较于其他语种,德文语调较为平直,缺乏中文中的抑扬顿挫,这就为中国演唱者增添了难度。演唱者需要准确把握德文的发音技巧,掌握单词的轻重音节,通过不断的读词练习,形成正确的语感,将看似独立的德文单词有效的串联在一起,充分领略德语的语言魅力,通过反复练习,熟练而清晰地诵读歌词内容。德国著名男中音费舍尔·迪斯考曾说:在演唱歌曲之前,应当反复吟诵歌词内容,熟练掌控歌词语言韵律,使歌词旋律自然地从口中流出。德文具有独特的发音特点,对中国歌者而言,更具挑战性,因此,在演唱《诗人之恋》之前必须经历长期的读词练习。此外,舒曼在《诗人之恋》中将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的重音、弱音和旋律的节拍是互相照应的。因此,只有熟练掌握这组声乐套曲的歌词含义,才能更好的领会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

(二)掌握好用声力度

舒曼的《诗人之恋》常为男高音演唱,这是由于整套乐曲旋律所包含的诗人气质和浪漫色彩,与男高音的声部特色相吻合,充满力度而又轻柔委婉,沉着稳定而又活泼浪漫。诗歌意境在低沉幽暗和高亢明亮之间反复转换,这些独特地艺术因素,给演唱者提出了很高的技巧要求。整套曲调的难度不仅集中在音区和技巧上,主要体现在对用声伸缩性的控制上,它要求声音色彩随着音乐的发展不断变换,这需要演唱者在准备期就对声音做好严谨的安排,杜绝用声的盲目性。不同于意大利民歌和歌剧的咏叹调,德国艺术歌曲不需要强烈的力度,多数歌曲都是为了展现戏剧冲突,因此,更强调抒情性,需要运用细腻的音色表达歌曲愉悦、哀伤、浪漫等情感。大部分的德国艺术歌曲用声仅需百分之七十左右,但舒曼的《诗人之恋》篇幅较长,内涵更为丰富充实,因此,在传统演唱技巧的基础上,需要更大幅度的控制和变换。

(三)做好与钢琴演奏的沟通

除了语言和用声力度,演唱者若要顺利完成这组声乐套曲的演唱,还应该与乐曲钢琴演奏者深入交流和沟通,在舒曼的艺术歌曲唱作实践中,尤为重视钢琴的作用。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能够烘托歌唱效果,还可以有效的带动演唱者的情感,带给歌唱者灵感和动力。因此,与钢琴演奏者的默契和沟通,是演唱者必须重视的环节,完美的配合可以充分展现演唱者水平,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诗人之恋》作为舒曼的代表作,深受世界各国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和传颂,对浪漫主义歌曲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练习和演唱这组声乐套曲,不仅可以丰富歌者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者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增强歌者的德语积累。

(四)严格遵循作曲家的乐谱标记

这组声乐套曲包括了节奏、音准、谱面符号等音乐要素,准确把握这些歌曲元素也是歌唱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这部分内容却常常被演唱者忽视。舒曼的艺术音乐创作不同于印象派的抽象特点,他的歌曲比较容易把握,节奏相对规整,旋律也较为流畅,因此,歌曲的节奏和音准不是演唱的难点。《诗人之恋》的感情丰富复杂,内容深刻充实,旋律富于变化,作曲家的乐谱标记较为明显,演唱者应当依据这些谱面标记掌握节奏,控制演唱力度和进度。

(五)掌控变化音和弱起节奏

舒曼在《诗人之恋》中多处使用弱起,这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下一个强位,以此揭示和展现强弱规律,增强作品情感力度。例如:《莱茵河,圣洁的河流》、《古老传说》等乐曲都是弱起。只有《当我听见那首歌》是由正拍进入的,可见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比较喜欢运用弱起节奏。针对弱起节奏,演唱者要在一开始就迅速的与钢琴伴奏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声与钢琴伴奏的“二重唱”。除此之外,舒曼在《诗人之恋》中使用了大量的变化音,将诗人在恋爱过程中起伏变幻的心理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出来。若要准确把握这些变化音,演唱者就必须掌控好音准,将乐谱上的音高细腻地诠释出来,淋漓尽致地抒发乐曲情感。

参考文献:

[1]陈玄放.詹士华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毛慧.谈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及伴奏[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演唱技巧舒曼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