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娜娜
摘要:在20世纪中叶时期,苏俄建交关系非常紧密,其国家对我国各个领域建设方面都有一定深远影响。那一时期,中国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发展历程带来的历史束缚性影响,苏联给予我国较多帮助与支持。同样,苏俄音乐文化对当时我国当时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也起到了重要影响性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苏俄音乐文化作为阐述视角,简单分析了苏俄音乐文化对我国社会文化传播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以求探寻苏俄音乐与国土音乐之间的文化交流轨迹。
关键词:苏俄 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 发展 影响
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悠久,可以说苏俄是俄罗斯国家的前身,其不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同时在文化遗产发展领域方面也十分丰富。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的昌盛兴旺与否,主要看其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底蕴是否雄厚,包括其民族文化精髓是否能够渗透在社会各阶层与各组织领域中。对俄罗斯而言,苏俄音乐文化对其音乐历史文化底蕴的积聚起到了重要性促进作用。那一时期,苏俄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出现了一批享有国际盛名的音乐艺术家,诸如当时的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格林卡等,都是属于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家。在20世纪中叶,由于我国与苏俄当时所处的紧密建交关系,苏俄音乐文化发展也对我国音乐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苏俄音乐文化下的历史发展与艺术作品等予以深刻研究,也是探寻我国那一时期音乐文化形成的探寻途径,值得我们对其深思与重视。
一、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艺术家的主要影响
在二十世纪中叶,苏俄对我国音乐文化领域发展下的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那一特殊历史时期,苏俄给我国培养出了大批音乐艺术人才。特别是在音乐教育理念、音乐作品创作风格、音乐演奏技巧等方面都产生了浓厚的深远影响。
(一)音乐人才培养方面
在当时那一特殊历史发展的国与国建交时期,苏俄音乐对我国音乐影响最为深刻。自当时1898年中东铁路运营以后,沙俄有大批人口移民到了我国东北,那一时期东北人口中有不少俄罗斯人。可以说,对于俄罗斯人而言,他们非常酷爱艺术,不仅建立了大量各类俱乐部,同时也兴建创办了许多音乐学院,为那一时期的中国增添了不少异域文化风情。最重要的是,西洋音乐在当时广为流传,也间接的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比如,在1927年成立了国立音乐学府,学府内由大批俄侨任教。一直到1947年,其学府内的教授级俄籍人数多达38人。可以说,这些俄侨音乐家不仅为我国那一时期的音乐文化教育植入了较为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观念,同时在不少俄侨任教的带动下,当时国内音乐学院的学生演奏技巧水平与音乐综合素质都提升了一大截。在华工作期间,诸如扎哈罗夫等俄侨任教先后为我国培养除了贺绿汀、萧淑娴等当时著名音乐家,并为近代钢琴专业学科教育发展带来了卓越贡献。
(二)音乐创作风格方面
二十世纪中叶,国内的音乐学府不仅聘用了大量俄侨音乐家来国任教,同时还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音乐学府文化交流活动实行,外派人员到俄罗斯地方音乐学府深造留学。自1952年以后,我国上海音乐学院不少人都被派往到苏俄留学,包括上海音乐学院的林应荣、徐宜、吴菲菲等人赴俄深造。这些人深造留学归来,均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同时这些音乐艺术家的教学理念与作品创作风格都明显带有着浓厚的苏俄音乐风采。比如当时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兼指挥家吴祖强也深受其苏俄音乐教育文化影响,在1953年赴苏俄财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予以深造学习。自其1958年学业有成归来后到中央音乐学院任职多年,先后在管弦乐、舞剧、大合唱、独奏曲等多种音乐体裁形制及音乐作品方面获得盛誉,诸如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以及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作品都为国家民族乐器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诸如夏之秋、黄晓和等近代知名音乐家的作品也能透露出明显的苏俄音乐色彩。总之,那一历史时期下,国内有不少音乐艺术家精晓西洋音乐,对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带来了重要促进作用。
二、苏俄音乐对中国大众音乐的主要影响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俄音乐理论与实践和国家那一时期改革血拼发展阶段的时代呼声两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左翼文化艺术文化思潮。在当时,许多老电影中的插曲被人们深刻认知,比如《渔光曲》,由任光作曲,并在当时莫斯科电影节享获“荣誉奖”。
步入20世纪五十年代后,由苏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出的《第十一交响曲》也广为人们知晓。其作品的产生,对我国交响曲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其中不少音乐艺术学者结合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其革命题材选题材料,用以创作出了多乐章的交响乐。再比如20世纪的国内不少大都市,像华尔兹、探戈等多种艺术社交舞的流行,都为我国那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不少文艺乐趣。
三、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影响
苏俄对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在国际上的音乐教育建设方面都可以说是典范。他们并不一味主张孩子能够在未来成为音乐家或作曲家,而是真切希望这些儿童能够提高音乐素养和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强调的是在玩乐中学习,学习中玩乐。受此教育理念影响,自中东铁路运营以后,不少俄侨来华任教工作。特别是在十月革命之后,我国东北一带、新疆、上海等地都涌入了不少俄国外来人口。其中,不少任职俄侨的到来,不仅将音乐文化理念与教学方法植入了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同时在国内音乐学院创办方面也出了不少力,并且教导出了不少音乐人才。如在上海音乐学院任职的钢筋系主任郑曙星教授,其师从著名钢琴家格尔施戈琳娜。总之,那段时期里,不少苏俄音乐学者来华任教,为我国音乐学院办学与人才培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教育理念对我国那一时期的音乐学者深有影响,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其音乐素养。
四、结语
由于历史因素及多种原因存在,苏俄与我国建交关系紧密。同样,这也影响到了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的文化发展。在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镌刻不少苏俄音乐文化浓厚色彩因素,他们的音乐文化融入对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相信未来,两国通过音乐文化交流能够为两国的双边关系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黎.二十世纪的和声思维在苏俄早期音乐小品中的体现[J].音乐时空,2014,(10).
[2]韓丽娜.苏俄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与塑造——以哈尔滨音乐文化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2,(11).
[3]胡筱铮.音乐先锋派在苏俄的形成与发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