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扬明,全国青年名师,福建省特级教师。主张“让学”教育理念,倡导“表达本位”课程观,提倡语文教师要做儿童言语实践的“策划者”。在各级各类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有《曾扬明教阅读》、《小学生习作指导》2部专著。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海德格尔这个“让”字,是引导、激励的意思。就教学而言,即让学生“有学”(有课程平台)、“会学”(有课程设计)、“学会”(有实践机会)。
然而,现实中,学生“被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数学练习题可以用统一的公式来套答案;作文可以用统一的套路来编故事;电视中经常看到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对镜头,说着与自己的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话……“被表达”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儿童失去了自我。之所以如此,“被学”是重要的推手之一。
新课程倡导以“学”为主,但反观近年盛行的“生本课堂”,大多数打着以学为主的“幌子”,其实质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设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中,教师虽然佯装不知道学生的思维走向,而实际上却以自己预设的解答为目标锁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自然明白了教师的“戏法”,不假思索地照搬相关资料上的答案,或者揣摩着教师的心思来作答。
再者,现阶段的教学,有相当一部分还局限在教知识的层面,这几乎挤占了学生的所有时间和空间。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学无非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在这种状态下,教学异化为一个灌输的过程;学生无非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的终极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获得一个“标准答案”,并把它记下来。
在“被学”思想的主导下,学生失去了思想,因此,我们要追求“让学”。“让学”注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思考、探究;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看学习结果。一位语文教师想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他要求学生回家后收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把它们雕刻成艺术品,然后,把作品带到学校,参加展览汇报会。活动中,形态各异的水果雕塑及精彩的介绍,吸引了每个人。最后,这位教师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大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经历了实践、思考、表达的过程,有体验。这与教师把雕刻好的水果艺术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写作相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
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珍爱。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没亲历过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得到的结论性知识,我们会很快遗忘;而自己认真思索、动手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有人说:素质就是当你把老师教的东西都忘光以后剩下来的东西。这“剩下来的东西”,大多是自己实践、感悟,主动获取的知识。
有人问:到底是全面掌握知识体系重要,还是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重要?当然是后者。因为“关键经验”是无法灌输的,必须由孩子自己去体验。体验的过程,就是“让学”的过程。
“让学”反对照本宣科,它提倡教师策划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习情境的策划,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知识,还要有创造能力。比如,教学《史记》中的某处内容,按以往的做法,教师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这处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告诉给学生就够了;而“让学”理念下,教师自己的理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要能创设出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这些内容,认同或者反对你的观点,而不是灌输。
学校的文化课程是这样,德育课程更是这样。“让学”理念下的德育,把孩子当作孩子,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内省。如,警示标语让学生去创作,文化墙让学生去设计,电视台让学生去管理,活动让学生去策划……
不管在教学层面,还是在教育层面,我们提倡“让学”,就是要把主体性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