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3V2-xCex(PO4)3/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2015-01-16 08:39张红杰
电池 2015年2期
关键词:倍率充放电电导率

许 晶,张红杰,郑 伟,李 岩

(1.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2.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4.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单斜磷酸钒锂[Li3V2(PO4)3]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商业应用,由于较低的电子传导性而受到限制。采用适宜的金属离子掺杂,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1]。Y.L.Wang 等[2]用 Nd3+掺杂,制备的 Li3V1.96Nd0.04(PO4)3/C以0.1 C在3.0~4.8 V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57 mAh/g。Y.Z.Dong等[3]用 Mg2+掺杂,制得的 Li3V1.95Mg0.05(PO4)以 5 C在3.0~4.3 V循环100次,放电比容量仍有123.3 mAh/g。

离子半径大、与氧亲和力强,有利于制造晶格缺陷,提高材料的电导性。采用离子半径更大、与氧亲和力更强的Ce3+掺杂Li3V2(PO4)3,本文作者尚未见到国内的报道,因此,采用溶胶-碳热法掺杂Ce3+,制备 Li3V2-xCex(PO4)3/C(x=0、0.02、0.04和0.06)正极材料,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

1 实验

1.1 材料的溶胶-碳热法制备

按物质的量比 3∶(2-x)∶x∶3称取 Li2CO3(天津产,AR)、V2O5(天津产,AR)、Ce(COOH)3·5H2O(天津产,AR)和NH4H2PO4(天津产,AR),溶于乙醇(天津产,AR)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中,加入适量的抗坏血酸(天津产,AR),同时用作螯合剂、还原剂及包覆的碳源。在80℃下磁力搅拌至溶液转变成蜂窝状的亮蓝色凝胶。

将凝胶在80℃下真空(<133 Pa,下同)干燥12 h,再在氩气保护下,于800℃烧结10 h,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正极材料 Li3V2-xCex(PO4)3/C(x=0、0.02、0.04 和 0.06)。

1.2 电池的组装

将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上海产,电池级)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天津产,AR)中,按8∶1∶1的质量比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乙炔黑(天津产,电池级)和PVDF搅拌5~6 h,再涂覆在0.02 mm厚的Al箔(深圳产,电池级)表面,在120℃下真空干燥12 h后,以10 MPa的压力压至0.04 mm厚,裁切成直径为14 mm的圆片(含3.5~4.5 mg活性物质)。

CR2025型实验电池负极为金属锂片(北京产,电池级),隔膜为Celgard 2300膜(美国产),电解液为1 mol/L LiPF6/EC+DMC(质量比 1∶1,张家港产,电池级)。

1.3 性能分析

用D/max-2000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产)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及物相,CuKα,λ=0.154 05 nm,管压40 kV、管流50 mA,扫描速度为 10(°)/min,步长为 0.02°。用 S-4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产)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

用BTS 5 V/2 mA型精密电池综合测试仪(深圳产)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以0.5 C(1.0 C=197 mA/g)充电至4.8 V(vs.Li/Li+,下同),静置20 min,再以不同的倍率(0.5 C和2.0 C)放电至3.0 V。用CHI604C电化学综合测试仪(上海产)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为金属锂片,交流幅值为5 mV,频率为0.1~105Hz。对新组装的电池,以0.5 C充电至4.8 V,再进行EIS测试。用RTS-2A四探针测试仪(北京产),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量电导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晶体结构与形貌

图1为Li3V2-xCex(PO4)3/C的XRD图。

图1 Li3V2-xCex(PO4)3/C的XRD图Fig.1 XRD patterns of Li3V2-xCex(PO4)3/C

从图1可知,各材料均为单斜结构(P21/n)的Li3V2(PO4)3纯相,表明Ce3+的掺杂没有改变Li3V2(PO4)3的晶体结构。图1中没有发现碳的特征峰,说明碳处于无定形状态或含量极低。掺杂材料的衍射峰强度比未掺杂材料强,且半峰宽变窄,表明结晶度更好、晶型更完整。随着Ce3+掺杂量x的增加,衍射峰向低角度方向略微移动,与文献[4]的结果一致,表明Ce3+的掺杂使晶格略微膨胀,可能是Ce3+的半径略大于 V3+所致。x=0、0.02、0.04和0.06的 Li3V2-xCex(PO4)3/C材料,电导率分别为0.85 S/cm、1.60 S/cm、3.70 S/cm和4.50 S/cm。Ce3+的掺杂,提高了Li3V2(PO4)3/C的电导率,且电导率随着掺杂量x的增加而增加,与Mg掺杂对电导率影响的结果[3]相似。

图2为Li3V2-xCex(PO4)3/C的SEM图。

从图2可知,Li3V2(PO4)3/C颗粒的形貌不规则,一次颗粒的尺寸约为6 μm,而掺杂材料一次颗粒的尺寸略小一些。x=0.04的材料,粒径最均匀,一次颗粒的尺寸约为3 μm,表明Ce3+的掺杂没有对材料的形貌产生明显的影响,但降低了一次颗粒的尺寸。粒径尺寸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Li+的扩散距离,不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向前驱体中引入Ce(CH3COO)3·5H2O,减弱了后期烧结过程中出现的颗粒团聚,降低了一次颗粒的尺寸。

2.2 电化学性能

图3为Li3V2-xCex(PO4)3/C电极的EIS。

图2 Li3V2-xCex(PO4)3/C的SEM图Fig.2 SEM photographs of Li3V2-xCex(PO4)3/C

图3 Li3V2-xCex(PO4)3/C的EISFig.3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EIS)of Li3V2-xCex(PO4)3/C

图3中,高频端与实轴的交点对应于电解液的欧姆电阻Rs[5],代表Li+从电解液内部迁移到电解液与正极活性物质界面时的阻抗;中高频区的半圆对应于电荷传递过程,包括在电极表面形成的膜电阻 Rf[5]、电极-电解液界面电容CPE1、电荷传递电阻 Rct和双层电容 CPE2[6];低频区的斜线对应于电极中Li+的扩散过程,代表Warbug电阻Zw。从图3可知,x=0.02、0.04和0.06的 Li3V2-xCex(PO4)3/C材料,Rct分别为 447.7 Ω、179.2 Ω 和 278.4Ω,均低于未掺杂 Li3V2(PO4)3/C的622.3 Ω。Rct反比于交换电流密度J0,意味着具有更小Rct的掺杂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7]。

图4为Li3V2-xCex(PO4)3/C材料在0.5 C时的首次充放电曲线。

从图4可知,各材料在充电过程中都有4个充电平台,分别在3.41 V、3.70 V、4.11 V和4.60 V左右,放电过程都有3个放电平台,分别在3.56 V,3.66 V和4.11 V左右,对应着LixV2(PO4)3(x=3、2.5、2 和1)中的相转移过程[4]。在0.5 C 时,x=0、0.02、0.04 和 0.06 的 Li3V2-xCex(PO4)3/C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9.1 mAh/g、154.7 mAh/g、166.3 mAh/g和157.9 mAh/g。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Ce3+掺杂,可以提高Li3V2(PO4)3/C的充放电性能,主要原因是掺杂后材料内部结构产生了缺陷,提高了电导率。

Li3V2-xCex(PO4)3/C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时的循环性能见图5。

图4 0.5 C时Li3V2-xCex(PO4)3/C的首次充放电曲线Fig.4 Initial 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Li3V2-xCex(PO4)3/C at 0.5 C

图5 不同放电倍率时Li3V2-xCex(PO4)3/C的循环性能Fig.5 Cycle performance of Li3V2-xCex(PO4)3/C at different discharge rates

从图5可知,各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均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而下降。在0.5 C低倍率时,各材料的循环性能良好,当放电倍率增加到2.0 C时,所有掺杂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均高于未掺杂材料,x=0.04的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最高,0.5 C、2.0 C倍率首次放电时,比容量分别为166.3 mAh/g和148.3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9%和85.1%。Li3V2(PO4)3/C在0.5 C、2.0 C倍率放电时的比容量分别为149.1 mAh/g和125.9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4.7%和75.6%。由此可见,Ce3+的适量掺杂,可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

3 结论

采用溶胶-碳热法制备了 Li3V2-xCex(PO4)3/C(x=0、0.02、0.04和0.06)正极材料,讨论了Ce3+掺杂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适量的Ce3+掺杂并不会改变Li3V2(PO4)3的晶型结构,Ce3+进入材料的晶格内部,引起晶胞体积的略微膨胀,降低Li3V2(PO4)3材料一次颗粒的尺寸,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降低电荷转移电阻。x=0.04的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0.5 C、2.0 C倍率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6.3 mAh/g和148.3 mAh/g,第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9%和85.1%。

[1]CHENG Hua(程化),LU Zhou-guang(卢周广),HUANG Yuan-ti(黄远提),et al.单斜 Li3V2(PO4)制备与改性的进展[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11,41(5):275 -278.

[2]Wang Y L,Hou Z Z,Mao W X.Effects of Nd-dop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3V2(PO4)3/C synthesized using a microwave solid-state route[J].Solid State Ionics,2014,261:11-16.

[3]Dong Y Z,Zhao Y M,Duan H.The effect of doping Mg2+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3V2(PO4)3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J Electroanal Chem,2011,660(1):14-21.

[4]Yao J H,Wei S S,Zhang P J,et al.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Li3V2-xCex(PO4)3/C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J].J Alloys Compd,2012,532:49 -54.

[5]Xu J,Chen G,Zhang H J.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Zr-doped Li3V2(PO4)3/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J Appl Electrochem,2015,45(2):127 - 130.

[6]Dang J X,Xiang F,Gu N Y,et al.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Ce-doped Li3V2(PO4)3/C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J Power Sources,2013,243:33 -39.

[7]Dai C S,Chen Z Y,Jin H Z,et al.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Li3(V1-xMgx)2(PO4)3cathode materials[J].J Power Sources,2010,195:5 775-5 779.

猜你喜欢
倍率充放电电导率
V2G模式下电动汽车充放电效率的研究
东华大学在碳纳米纤维孔隙率及电导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FANUC0iD系统速度倍率PMC控制方法
基于SG3525的电池充放电管理的双向DC-DC转换器设计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中的机床倍率控制方法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
一种平抑光伏和负荷波动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
65t/h低倍率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特性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