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艺,苏 颖,唐晓燕,陈 慧,陈小娟,江家芳,蒋海玉,闭敏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桡动脉穿刺采血法是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桡动脉位置表浅,采血方便,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少,因此经桡动脉穿刺是一种安全的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早产儿桡动脉搏动不易触及,导致穿刺点定位不准确,造成早产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不高,影响了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2013年7月至12月,我院儿科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活动对早产儿桡动脉采血法进行了改进,制定了早产儿桡动脉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12月我院儿科重症病室第一诊断为早产儿[1]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常规组72例,男42例,女30例,胎龄26~34(30±0.42)周,体重 900~2 750(1 574±13)g。改良组 77例,男 37 例,女 40 例,胎龄 28~32(29±0.51)周,体重 1 100~2 680(1 565±18)g。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调查患儿的法定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1.2 操作方法
1.2.1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5 ml一副、5.5号一次性无菌头皮针一个、血气专用注射器(必要时)、皮肤消毒剂、棉签、干棉球、胶布、污物盘,根据医嘱准备相应试管。
1.2.2 常规组桡动脉采血法 双人核对医嘱、条形码、患儿床号姓名及手腕带信息,评估患儿双侧桡动脉处皮肤情况,选择采血侧。患儿取任意体位,操作者触摸桡动脉,确定穿刺部位,用指甲轻压做一标记,选用5.5号头皮针,接5 ml注射器,检查针管是否漏气及破损,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面直径为5 cm,待干后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方第二横纹处向桡动脉方向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2],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固定针头,轻拉针栓采足需要血量后拔针,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不少于5 min。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与化验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采集登记化验条形码,及时送检。
1.2.3 改良组桡动脉采血流程 双人核对医嘱、条形码、患儿床号姓名及手腕带信息,评估患儿的病情、意识、体温等生命体征、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肢体活动情况;使用Allen实验[3]评估患儿桡动脉情况是否适合采血穿刺,确定采血侧及穿刺部位。评估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患儿取任意体位,使用以下方法再次确定穿刺部位及穿刺手法:①一字定位法——适用桡动脉搏动较明显者。将小枕或毛巾垫于患儿手腕处,将患儿掌面朝上,尽量背曲。右手食指指腹触摸桡动脉,在搏动最明显处的皮肤中央沿血管走向压“一”字形指甲印作为定位标记[4],右手持针,在一字形标记下端与皮肤呈45~60°进针。②十字法——适用桡动脉搏动不明显,体重>1 800 g者,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以水平线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一个“十”字,取“十”字的交叉点往掌根部约0.5 cm即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二腕横纹之间为进针点[5],穿刺进针角度20~30°。③三分法——适用桡动脉搏动不明显,体重在1 200~1 800 g者。将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垫在患儿右手腕部下方,使手掌仰伸约45°,将第二腕横纹三等份,穿刺点为桡侧等份的1/2处。进针角度以15~20°左右为宜。连接头皮针与注射器,打开手提充电式应急灯补充光线,打开暖箱门,用毛毯包裹好患儿保暖,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面直径5 cm,待干后左手紧握患儿手掌,使手掌仰伸并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按所选穿刺手法所需角度穿刺,见回血后即可固定,抽取需要量的动脉血,如需行血气分析,可分离头皮针与注射器接上血气专用注射器,采血完成后拔出针头,行血气分析的针头需刺入橡胶塞防止血液标本与空气接触。拔出针头后迅速用棉球按压穿刺点5 min后用胶布固定。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与化验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采集登记化验条形码,及时送检。
1.3 观察指标 一次穿刺成功:一针见血或提针过程中见回血后立即固定针头,采血至所需血量。连续穿刺2次以上未见回血或采血量不足为失败[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9.2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5.56%(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早产儿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例,%)
3.1 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的优点 早产儿皮下脂肪菲薄,桡动脉位置相对表浅,走向平直,不易滑动,便于穿刺定位。桡动脉无重要血管、神经与之毗邻,采用桡动脉采血,由皮下直接进入血管,减少了对皮下组织和血管的损伤,而且拔针后易于止血,对患儿的损伤小[2]。经桡动脉采血仅需暴露腕部,减少早产儿因操作暴露引起体温过低而造成的并发症。护士只需掌控患儿采血侧前臂,即使单人亦可独立完成操作,节省人力。
3.2 正确评估早产儿桡动脉情况可以提高采血成功率 Allen
试验方法是抬高患儿的手,用手指用力压迫腕部桡动脉和尺动脉,从手掌向腕部驱逐血液,将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抬起,观察血回流到手的颜色至少10 s,以检查侧支循环供血的情况,如果手的颜色恢复超过15 s,不要做桡动脉穿刺[3]。此时可另行选择穿刺部位。
3.3 标准化定位方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传统的定位方法是触摸法(于桡骨茎突内侧触摸桡动脉搏动,选择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由于多数早产儿循环较差,桡动脉搏动十分微弱,触摸法易受主观意识影响,导致判断失误,时常出现进针角度过浅或过深而导致穿刺失败。根据循证护理和临床采血经验制定的标准化定位方法可帮助护士正确判断不同体重早产儿桡动脉的解剖位置,不受脉搏强弱的影响,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一字定位法适合循环良好脉搏搏动清晰的患儿,使用指甲印作为定位标记既方便护士操作,又可以避免因皮肤消毒后无法再次触摸搏动点而使用目测法造成的定位偏差,从而导致穿刺失败。十字定位法适合脉搏搏动不明显,体重>1 800 g的早产儿。桡动脉沿肱动脉肌内侧下行,在接近桡关节桡骨茎突水平处发出分支,该处血管较粗,体表投影较浅,此段桡动脉为桡动脉沟与腕横韧带相交处,解剖恒定,相对固定,恰为桡骨茎突与前臂内侧中线连线的中点[7]。根据此解剖特点进行定位称为“十”字法,使用此法可避开脉搏搏动对穿刺的影响,定位准确,穿刺方向与血管走向一致,成功率高。由于十字法需要在前臂划两条线进行定位,若前臂体表面积太小会造成划线不清、定位失误,对于体重在1 800 g以下尤其体重低于1 500 g的早产儿极不适用。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1]宜使用三分法来进行桡动脉采血定位。三分法只需在患儿第二横纹划一直线并分成三等份,取其桡侧等份的1/2处进针,此定位方法操作简单,可目测进行,适合前臂体表面积小且脉搏微弱的极低体重早产儿。
3.4 根据不同定位方法采用相应的进针角度可减轻患儿痛苦 对于脉搏搏动明显的患儿采用45~60°大角度进针,其目的是减少进针行程,减少对皮下神经纤维的刺激,减轻患儿的疼痛[8]。患儿体重越轻,桡动脉越细越表浅,穿刺角度就越小。对于体重大于1 800 g的早产儿采用20~30°斜角进针,增加穿刺针与血管接触的面积,有效提高了采血成功率。体重小于1 800 g的早产儿血管细小,采用15~20°小角度进针法可避免穿透血管壁或穿刺针误刺入骨头。
3.5 手提式应急灯的使用可弥补光线不足而避免穿刺失败 光线刺激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9],因此早产儿病室光线普遍偏暗,护士操作时易受光线影响导致判断失误,操作时临时使用手提式应急灯可以获得足够的光线,同时避免高强度、持续的照明对早产儿造成睡眠剥夺。3.6 护士情绪稳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NICU护理工作量大、难度高,护士常在时间紧的情况下产生急于求成的情绪,导致采血穿刺时未仔细评估血管,进针时操之过急将血管穿破而致穿刺失败。护士应在采血穿刺前调整心态,消除不良影响,集中注意力,以增加心理耐力,提高穿刺成功率。
通过对149例早产儿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的对比研究,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为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提供了科学、便捷、安全和穿刺率高的采血方法,保证了临床血液检验的及时、准确,减少了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创伤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9.
[2]周芳.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20-121.
[3]刘爱霞.早产儿桡动脉采血60例方法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75-76.
[4]朱红琳.一字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9):41-42.
[5]朝艳玲,王惠兰.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123-124.
[6]余景建,莫改章,莫淦开,等.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6):192-193.
[7]王波,王秀坤.十字触摸法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86-87.
[8]廖桂芳,聂敏,叶春萍,等.桡动脉穿刺进针角度的研究[J].全科护理,2009,7(20):1808.
[9]杨洁莹.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