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科林,赵 凯,熊 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1)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1],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根据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数据显示,近几年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居医院感染前4位,甚至第2位或第1位[2]。为探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骨科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并为治疗提供依据,笔者对所在医院骨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确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26例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26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在51~93岁,平均61岁。均有开放性外伤病史,骨折分型:GustiloⅡ型10例,GustiloⅢA型10例,GustiloⅢB型6例,均行骨科手术治疗。其中8例患者同时行脑外科手术,2例患者行脾脏切除手术,1例行尿道造漏术。10例患者曾入住ICU,其中5例曾行机械通气。住院天数均超过30 d。26例患者常规取伤口分泌物送本院检验科做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确诊感染鲍曼不动杆菌,部分患者同时感染金黄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枯草芽孢菌。
未确诊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前,针对患者伤口经久不愈,换药前医师先洗手,常规行伤口生理盐水、双氧水冲洗,勤换药,经验性采取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两联用药。等待分泌物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出来后立即调整用药,笔者均以敏感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1.5 g加入0.9%NS 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联合米诺环素(商品名:玫满)0.1 g口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后再取样送检。
无死亡病例,无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腹腔感染,无骨髓炎发生,最长住院时间45 d。
患者,男,61岁,因“车祸伤致头部及左上肢出血疼痛2 h”入院,入院诊断为:①左额叶硬膜下血肿;②左肱骨中段骨折;③左桡骨远端骨折;④左前臂软组织缺损。急诊下行左额叶钻孔引流+左前臂清创VSD引流+左肱骨切复内固定+左桡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后患者入住ICU监护,自主呼吸,2 d后转入普通病房。以常规头孢硫脒2.0 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以预防感染。并配合其他改善循环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患者头部及左上臂伤口愈合良好,如期拆线,左前臂皮肤大面积缺损,创面肉芽新生不明显,改用左氧氟沙星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庆大霉素80 mg加入0.9%NS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后反复行两次清创VSD引流术,并取伤口分泌物送检,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立即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米诺环素。并于伤后第16 d行取皮植皮术,术后一周打开辅料见皮瓣基本成活,无坏死迹象(见图1)。后拆除外固定改内固定。患者住院45 d后治愈出院。
图1 植皮术后1周,皮瓣无感染坏死迹象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体外长期存活能力,易造成克隆传播[3-4]。它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易在住院患者皮肤、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定植,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液感染、腹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有学者指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住院、入住ICU、接受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暴露以及严重基础疾病等[5]。笔者认为GustiloⅢ型的高能量损伤患者更易于引起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因为此类患者皮肤缺损较重,多伴有其他部位器官的损伤,同时入住ICU的可能性大;另外,高龄亦是高危因素,因为高龄患者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较多,同时其自身免疫力也较弱。有学者指出医生手也是高危因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的传播机制是接触传播,而医疗机构内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医务人员的手,因此手卫生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重点,对于减少感染的传播和发生不可或缺[6]。医护人员应当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放置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非常棘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7]。有学者提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则[6]: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②联合用药;③通常需用较大剂量;④疗程常需较长;⑤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组织浓度高的药物;⑥对于肝、肾功能异常者,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及肝功能情况作适当调整;⑦混合感染比例高,常需结合临床考虑其他感染菌;⑧常需结合临床给予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笔者认为因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强,经验性用药多难以奏效,对于有两到三项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常规取分泌物送检,同时取分泌物时亦当清创后,使用拭子在创口涂抹,注意尽量避免污染。确诊感染的患者应当隔离治疗,例如有学者提出[6]: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应当单间安置;如条件不允许,则应与其他感染相同致病菌的患者同室安置;如以上条件不能达到,患者应与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低风险(如无切口、无侵入性操作、非免疫力低下等)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上述措施都不能采用,则至少应该对感染或患者进行明确标识,进行床边隔离。当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及手段也会越来越多样,疫苗及被动免疫可能成为未来抗菌治疗的方向[8],但其安全性及实用性均需进一步评价。
[1]Peleg A Y,Seifert H,Paterson D L.Acinetbacter baumannii:emergence of a successful pathogen[J].Clin Microbiol Rev,2008,21(1):538-582.
[2]刘和艳.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监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0(2):229-230.
[3]Zhou H,Yang Q,Yu Ys,et al.Clonal Spread of Imi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mong different cities of China[J].Clin Microbio,2007,45(1):4054-4057.
[4]Perez F,Hujer A M,Hujer K M,et al.Global challenge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51(1):3471-3484.
[5]Munoz-Price L S,Robert A W.Acinetobacter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08,358(2):1271-1281.
[6]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6-85.
[7]Lenie D,Alexandr N,Harald S.An increasing threat in hospital s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Nat Rev Microbiol,2007,5(1):939-951.
[8]Mc Connell M J,Pach’0n J.Active and passive immunization agains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using all inactivated whole cell vaccine[J].Vaccine,2010,2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