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2015-01-16 04:03:00王玉凤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王玉凤

(吉林省榆树市保寿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榆树 130400)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科教学已经进行了一番改革与创新。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建立高效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课是每个教师的心愿。那么,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的引导者,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而备课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精心备课才能将课上得更高效、更精彩。首先,教师要葆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无论拥有多少年教龄,都不能一劳永逸。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筛选教辅资料,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其次,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与同事间切磋交流,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备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结合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教师,决不能上无准备之课,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例如,在精心备课上,我校一直沿袭“周研究课”的制度,即同学年同学科的几位教师轮流讲公开课,每周一次,其他教师都要参与听评课。评课时直指缺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切忌那些“老好人”的空话套话。这项制度虽然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压力,但着实起到了强大的激励作用,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听课、评课、上课的环节中成长迅速,由最初的生涩稚嫩逐渐变得沉稳老练。这也告诉老师们,无论何时何地,工作都是给自己干的,如果能够把生命中的每一堂课都当做公开课一样认真对待,相信教学会越来越出色的。

二、良好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们在小学期间帮助学生养成什么习惯,学生也许会沿用一生。习惯养成的初期在管理上也许会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只要坚持狠抓,无论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还是对于我们的数学课堂,都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良好习惯树立起来后,今后的教学就会顺利许多。比如,我一直要求在上课铃响前就将所需的学习用品准备好放在桌面上,随用随取,节省了在课堂上翻找东西的时间;学习新课前要进行预习,将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标记,上课时重点去听,有的放矢;每人准备一个错题集,将做错的题及时整理在本子上,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习惯一旦养成,一个班级就会像一个军队那般整齐、有规矩,整体风气也是积极向上的,更便于老师管理。

三、多媒体技术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可以称之为所有学科中板书量最大的一个学科,定义等基础知识点、例题、步骤等等都需要老师一笔一划地写在黑板上,无疑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一难题。同样的一堂课,传统授课能讲5道题的容量,课件授课至少能讲10道题,教学效率不言而喻。多媒体能够将教学内容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辅之以多彩的画面、灵动的视频,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传统授课板书步骤同样也一个不落,逐一呈现。当然,既然追求课堂上的高效,就需要我们课前在制作课件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纵然网络上有很多既成的课件,但是却良莠不齐,想要做到让课件为我所用的话,就需要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不断地完善,同时,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被淘汰。

例如,在讲授《图形的拼组》这节课时,我充分地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功能,在短时间内移动图形,拼组成不同的形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弥补了实物展示有些同学会看不到的尴尬,又解决了板书浪费时间的这一烦忧。虽在制作课件时研究了很长时间,但达到了预期效果,一切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绝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善于思考,认真钻研更高效的教学策略。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办法等待我们去挖掘和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