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5-01-16 04:03:00饶建彪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饶建彪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黎圩小学,江西 抚州 344000)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时期,活泼好动,缺乏认知能力,通常都是以形象思维理解学习内容。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进行抽象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结合新课标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比如,可以把游戏应用到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数学游戏应用在新课导入中,吸引学生注意力

有良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要重视开始的课程导入,进而实现高效率的教学[1]。导入阶段应用数学游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参加课堂学习的兴趣。老师进行课程开始前,要重视导入方式的应用,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在学习四年级的“图形运动”中的“平移”知识时,老师事先准备了一张纸,上面画着横竖各六个方格图形,在左上角写着“起点”,右下角写着“终点”,同时还有一个骰子。课程开始前,老师笑呵呵的说“今天咱们玩‘大富翁’游戏好不好?”玩过这个游戏的学生兴高采烈,没玩过的很好奇,于是老师又说,“今天的游戏比较简单,这里有三个棋子和一个色子。”老师举起手中的红、黄、蓝棋子和骰子。“投骰子后,按照点数前进棋子。谁和我一起玩?”学生们都纷纷举手,老师让两个同学一起参与游戏。结束后,老师问:“你们知道这几个棋子的动作叫什么?”学生表现出狐疑,“这个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平移’有关。下面,我看看有什么关系呢?”接着开始了了当堂课程的讲解。老师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应用了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且又说和课程内容有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氛围里开始教学,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二、数学游戏应用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其思维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进行新知识研究和学习时,很多老师都伤透脑筋,也应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小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是很完善,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时会有抵触思想,往往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2]。数学老师结合学生天生爱玩的特点,在学习新知识时应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进行思考和学习,引导其掌握新知识,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在学习二年级的“数据收集整理”知识时,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受知识,于是老师设置了从简单的“挑礼物”游戏,老师准备了小熊、汽车、布娃娃,然后把班级的同学每10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统计自己的小组成员都喜欢哪个玩具,多少人。然后根据结果判断如果给自己小组分玩具,会是哪个?学生的人数少,很快就根据人数进行了判定,于是老师又说“如果是统计咱们班级的情况呢?”于是同学想到了把各个小组的数据集中起来。老师通过“分玩具”,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数据,收集数据,让学生在简单的游戏中学会了新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数学游戏应用在在复习知识时,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小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不及时复习巩固,会很快遗忘。通常老师带领学生复习重点、难点,再安排一些习题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很好的复习数学知识,可是,经常这样训练,学生会感觉枯燥、繁琐,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在知识复习巩固时应用数学游戏,会增强复习的质量,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数学的“搭配”知识,这里包含了可能性问题、统计问题等,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和其思维能力,老师安排学生做演出“服设计方案”的游戏。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三件上衣、三件头饰、三条裤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搭配设计,看哪个学生的方案多。于是学生兴趣很高的开始了设计。先设计完成的学生要把自己的结果展示出来,有的学生搭配有规律,相同上衣搭配不同的头饰和裤子,按照顺序安排各个物品;有的学生想到怎样搭配就写下一个方案,也有的学生开始比较有秩序,也许在搭配过程中失去了耐心,后来就乱了。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结果,于是老师让9名学生站出来,分别拿着图片,老师说“你们根据我的要求做。红色上衣、兔头饰和三条裤子,这是几种方案?请记录下来;红色上衣、小熊头饰和三条裤子,这是几种方案?请记录……”学生看着老师组织学生不断的变化位置,找到了规律。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思考和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应用,能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教学氛围,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数学学习质量和小学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