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

2015-01-16 04:03:00艾辉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艾辉

(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大岗中心校,吉林 榆树 130400)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算方式,积累更多的基础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设计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加大简便运算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而在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借助探究法,提高学生知识水平

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因而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简便运算方法,形成简便运算思维,就无法更灵活、更透彻地理解运算规律,提高运算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二,借助探究法,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体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加与减》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得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水果超市购进了100箱苹果,昨天卖出了20箱苹果,今天又卖出了25箱苹果,那么请问还剩多少箱苹果?”由于题目与学生日常生活更接近,所以学生们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经过分析学生们都很快得出结果:100-20-25=55箱苹果。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效率,保障计算准确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计算方法探究,比如我们可以先将水果超市两天卖出的苹果箱数相加,即20+25=45,而后用总数量减去卖出了数量就等于剩下的苹果数量,即100-(20+25)=55。通过这种计算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简便运算原理,做到计算方法的活学活用。

二、借助凑整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凑整法是小学生最长应用的一种计算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进而从本质上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文具商店需要购进铅笔10盒,每盒35元,购进钢笔10盒,每盒65元,那么请问一共需要支付多少货款?”通常而言,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都会按部就班地列出计算式:35×10+65×10,虽然能够得出正确答案,但计算过程却相对复杂。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凑整法进行计算:先将两种笔类的单价进行相加,得到35+65=100,在乘以需要购买的数量10,得到100×10=1000,所以很快得出一共需要支付1000元货款。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基础生活经验,加强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的关联性,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体验,激发学生对于简便运算的应用兴趣。再如:“小花与小芬一同去买香蕉,已知水果店里每斤香蕉的售价为2.5元,小花要买12斤,小芬要买8斤,那么请问小花和小芬分别需要支付多少钱?”借助凑整法,学生可以很快列出计算等式:小花:2.5×(10+2)=2.5×10+2.5×2=25+5=30元;小芬:2.5×(10-2)=2.5×10-2.5×2=20元,充分发挥简便运算的应用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三、借助纠错法,提升计算准确率

纠错法是加深学生知识记忆的主要途径,是提升计算效率的重要保障。如题,:“出租车张师傅今天挣了230元钱,回家买菜用了65元,修车用了80元,那么请问张师傅还剩多少钱?”常规计算可得:230-65-80=85元。此时,通过简便运算的学习,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探究法与凑整法,将65与80相加,得到:230-(65+80)=230-145=85元。可是,经过计算我们发现,这种运算方法并不能使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运算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懂得什么习题应该应用怎样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率,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简便运算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保障简算的准确率,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使用技巧,简化计算步骤,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当代小学生的健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