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成
(吉林省榆树市于家镇向阳中心小学,吉林 榆树 130424)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的情境,在教学的情境中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的同时,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要根据学生周围的生活,引导学生对日常的生活进行探索,从而加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1]。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大都是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以小学生的思维想要对问题进行解决,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将数学知识拉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主要就是以问题的提出到对问题进行分析再到问题的解决为主,这一切问题的来源都是依靠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想要提高学习成绩,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方式较为被动,学生只能够听从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所以才会造成教学的效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始终维持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很困难,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内容,就算是能够掌握,也会由于脱离了生活实践,而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学生很难深入的理解教学的内容。如果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内容,对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学习[3]。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新课改实行以后,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要尽可能的使用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一道问题时:“一批零件,张师傅做完需要五天,李师傅做完需要四天,如果他们一起做,需要几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转换:“一份练习题,小明做完需要五分钟,小红做完需要四分钟,他们共同做完,需要几分钟?”通过这样对问题的转换,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学生也会积极的思考,从而给出最终的答案。
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里面充斥着各个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感悟,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身边的知识,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的知识时,可以从同学之间进行高矮比较引入课堂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然后,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教学,比如测量书桌的高度、测量黑板的长度等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和理解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4]。
家庭作业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作业的生活化,教师处理要为学生布置普通的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动手实践的作业。例如,教师教学完平面图形以后,要布置学生制作不同的平面图形,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自然也要服务于生活,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要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钱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生活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学中“5+3=8”的问题,在生活中就变成了“小红去超市买饼干和饮料,饼干5元,饮料4元,小红需要带多少钱才能够买饼干和饮料?”通过类似的问题能够拉近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也会变的更加的积极。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十分密切,想要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就需要加强生活化的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