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格教学与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16 04:03:00张文慧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张文慧

(吉林省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吉林 榆树 130400)

一、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时间短,这样可减轻师范生或青年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也便于指导教师集中精力观察评估教学;

2.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便于师范生掌握,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训练目标单一,只注意一种技能,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

4.学生人数少(4-5人),便于师范生或青年教师控制,减少了怕失败的心理压力。

(二)提高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水平

教师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确保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效果及其运用的首要条件。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不是应景的时尚、哗众取宠的装饰,而是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唯有加强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使命。若教师教学技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对微格教学课程资源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分析、处理及运用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拓展微格教学课程资源领域

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能够做到高瞻远瞩,将教师本身和学生都作为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学会自己建设和开发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学会筛选及利用网络资源。由此,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拓宽微格教学课程资源领域。教师教学技能可持续发展,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有助于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

从授课内容来看,可以探讨新授课、实验课、单元复习课、强化练习课、开放型课等的处理。从提升教师能力来看,可以是新教师的汇报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同学科教师的竞赛课等。组织同组教师集体研究、讨论新课程标准,分析各章节或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考点,提出对教材中重要内容的处理建议,集体备课,对单元或章节过关、期中、期末考试的试题命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等。

(一)小组讨论教学法

例如:在实验课中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结合教学大纲,针对该课程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的热点进行讨论。讨论问题的设计既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又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学生兴趣。小组讨论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参与性强,有利于启发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获得知识并可消除听课引起的疲劳和厌倦情绪。为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作为小组发言的代表可按顺序轮流进行。

(二)案例研究法

例如:强化练习课教学往往是以专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专项问题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基本原理设置不同问题情景案例,教师可以针对案例从不同侧面提出分析的角度,并作简要说明,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回到基本原理。

(三)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让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参与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剌激中激起脑海创造性"凤暴"。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正是教学中使用头脑凤暴法的最佳所在。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东西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关注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了相关的知识、背景,甚至对于事情背后的理论基础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就有了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原因、解决办法等进行头脑凤暴的兴趣、认识甚至理论基础,这对于高效的教学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在课堂上,教师提出某些经济社会现象或问题,要求学生尽量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发言者之间能够相互启发,益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

(四)对话式教学法

生生互动是教师开发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的一种方式。这包括课堂提问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和课堂讨论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一是提问式,即由教师向学生发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思考之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既学到学科知识,又在动手动脑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二是讨论式,教师预先选择有讨论价值的论题让学生思考,在一定时间的准备后由学生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最后由教师作简要总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想的碰撞,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与教师、与同学的交流互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激发求异思维,形成合作创新品质。

三、教师完成必备的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

1.布置课后活动,通过课后活动的开展,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增强组内每一位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2.课后评议也应该注重实效,如果组内成员较多,也不一定人人发言,最好事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尽可能地对课堂多提出不同的改进意见,杜绝人云亦云。

3.积极推荐本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赛课活动。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一些优质课比赛活动,主动介绍、推荐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并对参赛教师提供组内最大的帮助。这样既能发挥集体智慧,又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友谊,不断推出新人,也是教研应达到的一种实际效果。

4.组织同组教师熟悉教材中的实验及所有器材。由于教材的变化和学 校添配新的实验器材,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一部分实验或器材不熟悉,对此大家可以一起共同研究、讨论预做这些实验,从而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实验要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已有实验进一步讨论,进而拓展、延伸、改进。

5.进行课题研究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许多问题都需要不断地去探求和研究,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因此进行课题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研组或备课组可以充分利用集体优势,根据实际情况,选定要研究课题。

6.教研组或备课组中有的撰写经验的能人,他们利用教学之余,撰写各类文章并经常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教研组或备课组可以邀请经常有文章发表的老师介绍写作要领或技巧,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供经验,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