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2015-01-16 04:03:00刘红军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刘红军

(吉林省榆市红星乡刘家学校,吉林 榆树 130400)

前言: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对于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正视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并运用一些创新、恰当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身心素质的增强,力求将学科效用全方位的展现出来。因此,在此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对教学方法加以分析、探讨,促使教学效果的增强,为教学活动的展开保驾护航。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

无论在哪一个教学阶段,体育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该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得学生深感体育锻炼的魅力,有助于其体育意识的形成,也能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使得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使其本身得到更加优质、全面的发展。

因此,身为一名初中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该学科加以必要的重视,并要充分的结合初中生现阶段的身心特点,运用创新、趣味、适当的教学方法等,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发展更多,为后续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引入游戏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快乐体育这一观念也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的抓住学科特质,增强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的趣味性等,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引入进来,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将体育活动的魅力展现出来,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1]。

例如,除了开展一些必要的体育锻炼之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民间游戏融入进来,这样的形式不仅具有着较强的生动性、趣味性,也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协调能力、灵活能力等,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理想选择之一。比如,《捕鱼》、《老鹰抓小鸡》、《抬花轿》等,都是初中生非常喜爱的一些方式,教师在游戏中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群体中,进一步的增强师生间的距离等,营造一种愉悦、生动的课堂氛围,促使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引入分层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这也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到的[2]。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就可以将分层教学这一模式引入进来,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锻炼需求,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使得教学本身得到更高层次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长跑”这一运动项目当中,教师就可以促使分层教学的实施,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比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跑步能力、意志力等,将学生全体划分成a、b、c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要求等,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可谓是一举数得。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力助手[3]。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教师也可以大力的实行好多媒体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中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染、触动等,促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例如,在篮球教学当中,在课前,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中找寻一些篮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通过剪辑制作成一个小视频,便于在课堂中的播放;而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个小视频呈现出来,让学生投入到观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比赛氛围,使其对篮球的学习产生兴趣,也能使其初步的了解一些技术要点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保障其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引入小组合作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非常推崇的一种方法,其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合作意识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引入非常必要。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致力于该方法的引入,真正的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将小组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如小组间的接力比赛、在立定跳远中以小组成员跳出的总距离为评价标准等,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促使有效教学得以真正的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此,为了保障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以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