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2015-01-16 04:03:00王晓芹杨新宇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王晓芹 杨新宇

(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农安堡村小学,吉林 长春 130200)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文本细读发挥它的重要性,则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从而让小学生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由整体细读到部分细读,最后再回到整体的过程。只有这样循环往复的阅读,学生潜入文字,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从此爱上读书、爱上思考。

一、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现状

(一)教师对教参过度依赖,忽略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感悟体验

教学参考类书籍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设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展开中的重要参考,为教师备课期间提供大量的相关教学难点参考、解读、相关思考练习以及资料链接等相关知识信息,而与其相配套的教学设计更是将整堂课的教学安排都讲述得很详尽,这就使得教师可以通过教参直接进行备课、上课,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和脑力去进行教学设计等环节,导致出现教师拿着教参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复归。虽然教参对教师在备课、教学方面而言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长此以往地过度使用就会造成教师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导致教学工作的刻板、无思考。

(二)教师对教学方式过分关注,忽视阅读教学目的

目前,随着教育新课改思想的提出实施,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变革自然就备受教师群体的关注。在进行新课改教学改革期间,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法和对话教学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式,这就导致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过度关注,从而忽视阅读教学是为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目的。

二、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一)细读关键词语,内化文本语言

对于文章来说,词语是其最小的单位,对词语进行关注和品味,发现文章之妙,能够让阅读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得到提升。教师要基于文本,找准关键词语来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可以潜心涵泳。以《木兰从军》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很多教师会以字词教学为主,而没有注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忽视了对重点词语的思考和品味,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围绕文本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能够让他们进入文本中,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对于“木兰看到军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这句话里面的“焦急万分”进行质疑,体现了木兰的爱家;引导学生对“理应”“说服”这两个词的用意进行体会,从而感悟到木兰的爱国;通过平息战乱、返乡描写里面的“文静俊美”“英勇善战”两个词,体会出木兰所具有的双重人格魅力……这样,学生在细读关键词语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对文本语言进行内化,从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二)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这就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基础。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其形成自身的有效阅读方法,便于提升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及掌握。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对其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正确引导其进行冷静思考和认真分析,帮助其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分析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体会,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首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合作交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参与讨论,通过聆听每一位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表达,以及语言组织中逻辑思维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和语言逻辑的纠正。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备课阶段,利用与文章内容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在课堂中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文件,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相关问题进行文本阅读,从而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和发挥,并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所以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及基本是非辨别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的引导,以便学生通过阅读促进自身思维模式的发展。而文本中不但包含了作者的感情,还有很多语句包含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还有一些自然形成的空白点和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其他渠道来和作者、文本展开对话。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

(四)利用广播,讲述绘本故事,正确认知早期阅读

幼儿园以园内广播为媒介,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绘本故事的平台。这一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的绘本阅读特色活动而策划,每一期都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播报,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语言才能。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播报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小班主要以儿歌、民间童谣为主,中班以诗歌、散文为主,大班则以古诗、绕口令、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为主。幼儿园还设置《老师讲绘本》栏目,精选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欣赏的绘本,引导幼儿对不同绘本进行赏析,有效的激发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

总结

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阅读方法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