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波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三岗镇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130200)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等进行相互联系。将读和写进行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由众多教育篇目中精选出来的,对于学生的习作练习来说是非常好的范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有效训练因素,并将其与写作练习相结合,在阅读课堂中融入习作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具有文笔优美,写作手法独特,人物刻画鲜活等特征,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用来练习写作的范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善于发现文章中模仿点,并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模仿,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草原》这一课文进行教学时,这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记叙文,讲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草原时所看到的的美丽景色,并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接待[1]。在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语句优美的句子,比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对自己在校园或者公园中所见到的景色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用词的精妙,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都具有“留白”艺术,其目的就是为了读者停留在颇有悬念的结尾当中,久久回味。这样的写作形式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穷人》这篇文章的结尾就停留在桑娜对着丈夫说她已经将孩子抱回了家。这样一来读者就会对文章展开想象:孩子抱回家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桑娜和丈夫今后带着孩子要怎样去生活呢?之后他们又会遭遇些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是一直牵动着读者的心[2]。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对故事发展的主线进行补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俗话说“情动而辞发”,当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情动之处,那么也就是
他们写作灵感迸发之时。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动情之处,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文进行教学时,这篇课文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夜以继日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课文内容浅显,但内容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当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都会被其中父亲的爱深深打动。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同时也可以写一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趣事,或者父亲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理解父母的不易。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体裁是非常广泛的,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能够有效的
拓宽学生的眼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善于利用这些体裁多样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通过让学生对课文体裁进行改写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3]。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转换为记叙文。古诗具有语言精练、意境唯美、思维跳跃等特征。学生在对古诗进行改写时,一定要将其中的意境通过描写、记叙等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改变成课本剧,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再现文本情境,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样的读写训练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本剧改写,而每一位学生都应当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掌握文章人物性格特征,这样才能够改写成优秀的课本剧。例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晏子使楚》这一文章进行改写,将晏子使楚的情境进行再现,并选出优秀的课本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习作指导,通过仿写、补写、改写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