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波
(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第三中心小学,吉林 农安 130200)
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作品,从而获得对音乐本身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及表达的过程。在活动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双“音乐的耳朵”,充分调动自身听觉的主动性,通过倾听,感知、认识、理解音乐的形象,感染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内涵,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再把音乐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趣味、有情感的艺术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达尔克罗兹体系的实践中,第一个要素就是注意力,因为我们必须听到和影响我们的声音。第二个要素是智力,幼儿必须理解、分析他所听到的东西。第三要素是敏感性,它赋予积极的、感情的要求,幼儿必须能够感觉到音乐浸透到全身,最后才是身体运动。
(一)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作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的资源来源。
(二)鄂尔多斯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支撑。
(三)我园是蒙古族幼儿园,有着独有的民族教育资源,有一批热爱古典音乐,并致力于传承蒙古族音乐的一线幼儿教师。
对话法:是指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幼儿与音乐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相互交流。教师、幼儿与音乐作品之间在一种平等的、对话式、双向交流式的关系。幼儿不是在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他们的潜力在不断的对话碰撞中得到新生与成长。
在实施中过程,教师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幼儿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教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幼儿有自己的探索。
(二)教师自己首先学会与作品进行对话,并做好幼儿与作品之间的中介。
(三)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
教师在幼儿欣赏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幼儿的表现和活动效果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指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音乐中的内容。声音的多变性、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内容都具有的不确定性,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不应该将其单一地“解剖”。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同时还应成为幼儿们学习活动的“欣赏者”。
1.引导幼儿能轻松自然、不受干扰专心的倾听。
2.在幼儿听的过程中,教师语言提示和指导的开放形式是关键。
3.将欣赏音乐中的一些片段时,请幼儿反复听辨,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师的引导语“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听过这种声音(或节奏)?”等是很重要的。
4.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5.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而音乐欣赏又是一种个人内化的行为表现,一百个幼儿就有一百种语言。
在音乐欣赏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幼儿将各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感观的参与,最大程度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通常可以选用以下方法进行:
(一)配合图片、影片欣赏
首先,欣赏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内容配合图片或影片引起幼儿的兴趣,让音乐更具体化,幼儿在欣赏中运用是多种感官来感知。其次,许多音乐作品不易理解,教师可借助动画或选用现成的图片随音乐播放,幼儿在边看边听中感受音乐的美。
(二)将音乐角色化
在幼儿欣赏音乐时,引导幼儿带着音乐主人翁的情感去体验,尽量的让音乐角色化。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如果能以故事的形式把音乐角色化、游戏化会让幼儿觉得音乐更有情趣,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进来,在扮演角色游戏中感受了乐曲特点、结构。
(三)借助生动有趣的乐曲图谱
图谱一般在幼儿完整的欣赏或回顾乐曲时运用,它是幼儿能表现出较完整的印象,是更具体的感知,更生动的体验,也是幼儿根据自身的理解及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表达出来的一些简单、生动、具体造型的图画。图谱可分为图形谱、动作谱、节奏谱等。
音乐欣赏教育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有着其它活动不可代替的功效。
(一)音乐欣赏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肖邦《小猫圆舞曲》是一首轻松、幽默、富于想象力的作品,幼儿在欣赏这首曲子时,是透过作品的欣赏,引发和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想象和创造了自己对这首音乐的解释。有的幼儿说这首音乐表现了“小猫吉米看到小老鼠杰瑞偷吃东西,吉米去抓杰瑞,杰瑞拼命的从草坪跑到屋顶,但是最终被吉米抓住了,吉米抓住杰瑞的尾巴高兴的吹起了口哨。”
(二)音乐欣赏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通过欣赏把音乐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并把欣赏到的通过对话的方式,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在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对话包括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同伴、幼儿与作品的对话。
(三)音乐欣赏教育在培养幼儿自信心和情感态度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幼儿通过音乐欣赏在知识面、感受力、想象与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自信心的建立,也使幼儿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幼儿的自信心建立表现在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还表现在能大胆的发问,并积极回答这些问题。
(四)音乐欣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音乐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最佳方法,首先教会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理解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感受音乐,喜欢音乐,如此反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其次,通过听音乐哼唱旋律测试(幼儿没有接触过的音乐),幼儿基本能哼出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