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生产效率分析

2015-01-16 00:49郭天宝杨天红
税务与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产率大豆要素

郭天宝,李 根,杨天红

(吉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一、 引 言

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蛋白质食物的重要来源,大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近年来,由于国内大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及进口大豆价格较低,国内大豆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目前,我国有超过80%的大豆消费依赖进口,约73%的大豆压榨产能被外资企业控制,大豆产业形势严峻。以大豆种植面积为例,2005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323万亩,而2013年下降到3105万亩,降幅超过一半且仍在下滑;2013年辽宁省大豆种植面积仅为300万亩。低产能、高成本致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 2012年国内大豆种植净收益为120元/亩,而玉米则达到280元/亩,显著的收益差异使豆农纷纷改种玉米、稻谷等高效益的农作物。[1]我国大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要素数量投入基本达到极限,大豆增产目标的实现应依赖于各投入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随机前沿分析的参数方法;另一类是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方法。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方法,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测算近十二年东北地区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得出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当前大豆生产效率不断下降的原因,并探索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实现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农产品生产效率的研究,Farrel[2](1957)从投入角度对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认为技术效率可表示为在当前条件下的目标产量所消耗的最低成本与实际成本之比;乔世君[3](2004)认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含了投入因素和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崔宁波[4](2010)提出整合大豆科研资源,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

关于DEA包络分析法在农产品领域的研究,孟令杰[5](2006)以1980~1995年间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DEA分析方法得出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张越杰[6](2009)运用非参数的Tornqvist指数方法、HMB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吉林省的玉米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指出吉林省玉米生产的非效率源于投入冗余、产出匮乏以及规模收益减少等原因;高露华[7](2008)利用非参数方法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大豆生产效率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制约我国大豆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是生产规模效率;周端明[8](2009)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特征,认为当前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徐丽君[9](2012)运用DEA分析方法对双季稻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提高技术适应性、加强制度管理创新是提高南方水稻生产效率的关键途径。

国内外对农产品生产效率的研究成果较多,对大豆生产效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国外对生产效率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利用假设变量衡量其他变量的基础上,而国内对农产品生产效率的研究尤其是对大豆的研究成果较少且数据较为陈旧。为此,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系统地对近期大豆主产区生产效率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生产效率的相关建议。

三、 研究方法及数据选取

(一) 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了索洛模型,用以衡量除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其他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现代研究增长源泉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生产主体视为具有完全效率,即其增长依赖两方面:一是依靠当前生产条件通过增加投入来实现,即保持生产函数不变;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即生产函数的转变。据此,科学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效率提高就可以利用产出的增长与所有要素投入增长的加权平均数的差来表示,即全要素生产率。[10]

经济增长动力源于三方面: 要素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技术效率的提升。其中,投入增加是维持原有生产函数不变,使现实生产向理论生产边界靠拢,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技术效率表现为生产函数提升,使生产前沿面转变,如图1所示,生产技术的进步表现为L1向L2的转变。技术效率的增进表现为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缩进。

图1 投入、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对生产前沿面影响

在图1中,生产主体在X1和X2期的潜在产出水平为A1和A2,技术无效率所带来的实际生产点在Y1和Y2,技术效率提升通过缩小A点与Y点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图中表现为S1和S2,而投入增加对产出的作用用H来表示。可用公式(1)表示为:

Y2-Y1=H+(A2-A1)+(E1-E2)=H+TFP

(1)

可见产出的增加得益于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加的共同作用。本文依此思路对东北三省一区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

(二) 研究方法

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首次运用在1953年的消费分析中,1982年Caves首次将其用为生产效率的衡量指标,并将生产率变动分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两部分,进一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Caves[11]等将产出导向型的生产指数定义为如下形式:

(2)

=EC(xt+1,yt+1,xt,yt)TC(xt+1,yt+1,xt,yt)

(3)

式(3)中,EC代表在规模效率不变和要素自由支配的前提下,t期到t+1期测量主体向最优生产边界的追赶程度;TC代表t期到t+1期的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化。因此,Malmquist指数的变化可以视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下生产函数的变化与改善。当Malmquist指数大于1时,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等于1时,表示生产率不变;小于1时,表示生产率下降。同样,TC大于1时,代表存在技术进步;等于1时,存在技术停滞;小于1时,存在技术退化。EC大于1时,表明存在技术效率改善;等于1时,则不存在技术效率改变;小于1时,代表存在技术效率退化。[12]式(3)是以规模报酬不变(CRS)为假设建立的,当放松此假设条件,可以将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和规模效率(SE)。纯技术效率测度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被考察行业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距离;规模效率则用来衡量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距离。可将式(3)进一步细分为:

M0(xt+1,yt+1,xt,yt)=SE×PT×TC

(4)

其中,PT为:

(5)

V表示变动的规模效率。

(三)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2~2013年期间东北大豆生产状况为调查对象,调查区域包含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选取大豆投入产出测定的数据根据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其中,大豆投入要素和产出数据来自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相关各项价格指数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取的投入产出变量如下:

1.大豆产出变量:选择每亩大豆产值和成本收益率作为产出变量。产值数据均以1978年为基期作价格指数平减处理,以排除历年物价变动对大豆产值的影响;成本收益率为减税收益与成本的比值,反映每亩种植大豆的盈利水平,为相对量指标。

2.大豆投入变量:选择投入变量包括每亩所投入的土地费用、人力费用、种子费用、化肥费用、租赁费用及其他费用。其中,土地费用为当年种植大豆所支付的土地租金费用;租赁费用包括大豆种植所需租赁机械、牲畜费用;其他费用为剔除上述五项投入之外的小项投入,包括燃料动力费用、技术费用、工具费用、农膜费用等。各项投入变量单位均经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平减处理,以减除物价对投入要素的影响。

表1是经过价格指数平减处理之后的东北三省一区整体大豆投入产出整体统计数据:

表1 东北地区不同年份大豆投入产出资料汇总(调整后)

数据来源:《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2~2013年大豆主产区产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总体来看,2013年比基期增产约30.7%。但由于近期每亩成本费用上升,使大豆成本纯收益率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人工费用和其他费用增长较快,分别增长将近5倍和3倍。

四、 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 主产区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分析

图2 东北地区不同年份大豆生产效率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东北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波动变化趋势明显。其中2003~2004年全要素生产率降到测算区间最低点,环比下降约85.6%;此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回升趋势,并在2006~2007年间达到测算区间最高点,环比增长约72.2%。影响因素方面,TC曲线与TFP曲线波动大体一致,EC曲线保持平缓,表明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为该阶段影响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表2系统整理了DEA分析法计算的东北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2013年共12年期间,年均下降幅度约为11.9%,而同期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2%,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该期产值有30%的负贡献。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下降11.9%,表明技术创新不足,存在技术退化,对东北大豆生产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技术效率指数为1, 表明不存在技术效率增进,当前生产不存在技术低效。 因此,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生产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下生产需要是引发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率下降的主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国产大豆竞争力低下、生产成本上涨过快,致使大豆生产的利益驱动力减弱,豆农种植积极性受到打击,对新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动力不足;且大豆育种技术已推广应用,技术进步逐渐内生化,导致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

表2 大豆主产区不同年份生产率变化(2002~2013年)

注:TFP表示曼奎斯特指数,即全要素生产率;TC表示技术进步指数;EC表示技术效率指数;PT表示纯技术进步指数;SE表示规模效率指数。

从不同时期来看:

1.2002~2008年间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年均降幅为21.2%,高于测量区间平均幅度达9.3个百分点。从表2中可以看出,此阶段依然是技术的滞后成为引发生产率下降的主因;技术效率则保持一种增进状态,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其中2004年和2008年降幅较大,分别达到85.6%和34.7%,同期的技术进步指数降幅明显,构成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与2004年大豆风波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内大豆生产低潮有关。此时期由于国产大豆竞争力不足、内资大豆压榨企业面临倒闭潮,使国内豆农种植积极性受挫,导致相关技术投入缩减。

虽然2002年的“大豆振兴计划”、2004年的大豆惠农政策以及2008年的大豆临储计划均对豆农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但是由于大豆生产种植技术的不规范和地区间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目标生产效率水平无法实现。另外,此阶段大豆价格持续低迷,难以激发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导致相应投入减少,使大豆生产率持续下降。

2.2008~2013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均上升幅度为0.8%。此阶段虽然技术配置缺乏效率,但技术进步的提升对大豆生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究其原因,2008年国家为避免金融危机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过大的冲击,对大豆主产区实行了“临时存储”制度,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金融危机的侵蚀。伴随着政策的利好效应,此阶段国内大豆种植积极性高涨,从而对大豆的投入明显增加。2009年在哈尔滨成立国家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大豆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外,国家对大豆主产区实行的直补政策也逐渐产生了效果,每亩10元的补贴额起到了激发大豆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此阶段技术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大豆技术投入增加使生产前沿面扩张,管理及优化投入方面有了更好的发展。规模效率方面,由于此阶段规模效率处于递增阶段,说明东北地区此时存在要素投入失衡的情况,因此应当通过调整要素投入,使生产资源配置得以优化。

(二) 不同地区大豆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分析

从各省(区)情况来看,测算期间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依旧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因素。表3显示,四省(区)中,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吉林省,降幅达到13.6%。尽管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增长,但其大豆生产技术积累水平较高,技术应用效率相对优于其他省(区)。此外,从不同阶段观察四省(区)大豆生产率的调整情况可以看出,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由于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技术积累,2008年之后大豆生产率进步速度相对较快;吉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全要素生产率依然保持下滑状态。2008年之后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大豆主产区的直补政策和临储政策的扶持,它有效提高了国产大豆的收益,激发了大豆种植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自放开大豆市场后,市场和技术对大豆生产率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进口大豆的竞争,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经营制度创新来提升大豆自给率。

表3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大豆生产率变化(2002~2013年)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使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东北2002~2013年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并分别测算了各省(区)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各省(区)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程度及差异。

测算结果表明,受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世界市场状况的影响,12年来大豆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但总体仍呈下降的趋势。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不足是当前制约主产区大豆生产率提高的主要障碍。不同省(区)由于自身管理制度和技术积累不同,在政策扶持下的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凭借其良好的技术积累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大豆生产率增长快于其他省(区)。但是受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和进口大豆的挑战,东北大豆生产仍面临巨大压力。因此,要提高主产区大豆生产率,应着重加大大豆科研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管理机制、提高技术使用主体适应性、提升宏观政策引导力度。

(一)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大豆生产力

科技投入是提升大豆产业生产水平的根本途径,改良大豆品种是科研开发的主攻方向。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变当前大豆品种混杂的局面,积极培育更适宜土壤条件、有更高抗旱抗灾能力的高产优良品种。另外,要加大新品种大豆栽培和生产方法的推广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大豆产量。

化肥作为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投入因素,是科研开发的又一着力点。应增加科研投入,研发更适宜大豆种植和生产的新型肥料,以充分发挥土壤增产潜力,提升化肥的增产作用和施肥效益。

(二) 优化管理机制,实现最优产出

管理水平和组织决策水平的提升是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升大豆经济效益最便捷的途径。当前大豆主产区的组织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农场种植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生产和决策上的低效性。因此,应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调整主产区大豆生产的管理、组织水平,实现大豆行业规范管理;加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大豆收益水平,提升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生产规模,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另外,要科学引导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的认识,树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牌意识,提高国产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高技术使用主体适应性

大豆种植者是生产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劳动主体对新技术的适应性决定新技术扩散的效果。当前大豆主产区豆农素质普遍不高,致使大豆生产管理粗放,新兴大豆栽培技术推广效果欠佳。因此,应当提高科研指导力度,鼓励科研人员更多地与豆农接触,形成对农民的有效技术供给,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改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从提高农民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增强劳动熟练程度方面改进生产效率。

(四) 发挥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

针对大豆主产区短期内还无法快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豆收购价格的问题,政府应适当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对大豆产业的补贴。具体可以以水稻补贴办法为参考,提高大豆收购价格和良种补贴标准,实施大豆收购保护价长期机制,对大豆生产进行适当的引导。从法律法规方面,要加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制品贴标,创立非转基因大豆生产的特色标识,促进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大豆市场风险调控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保证豆农收益的增长,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大大豆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尤其是提升大豆抗旱能力;同时要提高大豆生产规模,提高大豆生产要素投入的利用效率。

[1]郭天宝,王云凤.中国大豆进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103-111.

[2]Farrell 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3):253-281.

[3]赵贵玉,张越杰.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效率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3):350-354.

[4]崔宁波.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调查分析[J].大豆科技,2010,(1):13-17.

[5]张越杰.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632-639.

[6]黄武,王凯.中国大豆生产效率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4(1):18-22.

[7]余建斌,乔娟,等.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4):41-47.

[8]周端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2):70-86.

[9]徐丽君.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水稻生产效率实证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2,(S1):169-174.

[10]司伟,王济民.中国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1,(10):16-25.

[11]赵燃,骆乐.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 2008,(4) :24-32.

[12]田伟,李明贤.中国大豆主产区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8):22-26.

猜你喜欢
生产率大豆要素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