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我们一直在憧憬能否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素质教育值得信赖的、经得起重复的考试技术,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插上翅膀。高考改革才进行了一半,虽然考试制度发生了变化,但如果考试理论、考试技术不发生变化,那么这也是枉然。
谢谢大家!先吐槽一下,主持人李斌先生很不厚道,让我讲完了“优雅”之后再讲“高考”,因为想来想去,高考和优雅真的很难搭得起来(笑)。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高考改革创造教育“新常态”——新高考机制下的课程与评价》。
先看几个数字,它跟教育有关,我估计大家都不知道这几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我来解释,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天“37”年;“15”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到今年是15年;“13”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发布,到今年是“新课改”的第13年;“12”是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到今年是12年。
改革一直在进行,现实从未被改变——这是今天早晨6点我在百度搜索关键词得到的数据。“素质教育”搜下来的结果是7110万条,然后百度文库里面关于“素质教育”的文档有906万篇。可是我搜“学生自杀”,我搜的结果是1870万条;我搜“学生自杀事件”还搜到了762万条。教学围绕应试、课堂挪移知识、评价只看分数,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教育人的头上,至今没有改变。课堂的灌、作业的多、考试的滥和管理的死,学生苦、教师累、家长急,校长曰:这样一个现实图景没有根本的改变。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争议、期待、纠结当中前行。
人们普遍认为导致应试教育的万恶之源是考试,罪魁祸首是高考。于是很多人疾呼取消考试。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考试的确是指挥棒,但指挥棒出了问题,我们不能指责指挥棒本身,要研究如何让指挥棒正确指挥,而不是简单地砸烂和取消指挥棒。就在我们认为考试不好的时候,全世界都发现还是离不开考试。考试不是坏东西,误用考试才会成为坏东西。于是改革考试,让指挥棒正确指挥,使我们看到了曙光。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12步考试招生的改革模式……大家想想看,政治局会议也研究这么细的东西说明什么,说明这件事关系重大。所以高考招生的方向进一步明确,9月4日,以国务院的名义,新高考的方案公布,至少近十年的高考形态基本定型。在幼儿园的学生,在小学的学生,都会用这一套方案,这或多或少将改变教育人生的状态和走向。
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浙江、上海首当其冲。就在这个时候,我到浙江去办学校。去年到浙江,我想他跟江苏和湖北的高考不一样,我要好好学习。我刚学了一年,它又变了,所以我还得从头学。因此,我们只有两届的学生,高二年级和高一年级,高二年级要忙上一个高考,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高一年级要忙新一个考试,更是全新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
9月19日,浙江高考方案出台,当前在校的高一学生,他们的人生轨迹随之发生变化。各种学校闻风而动,这是指挥棒的效果。较以往的高考改革,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动作最大、设计最系统的一次,从课程与考试结构,到志愿填报方式、高校录取方式等关键环节都有制度安排的突破。“因材施教”、“学有所用”的空间在很大幅度地提升。
我赞扬了这个改革的“系统”与“联动”。政府政策、高校招生、中学课程进行联动设计,基本打破了以往高考改革零敲碎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形成了良好的倒逼机制,让基层的学校很难再以不变应万变。对中学来说,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是“3+3”考试科目的调整。这是在操作层面牵住了“牛鼻子”。“7选3”,倒逼学校和学生都要“以终为始”,从高一开始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相对优势,为自己的高考乃至职业寻找方向。当然,也倒逼高校的院系优化调整。
前面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这是高考必考,后面的“7选3”是在理、化、生、政、史、地加技术当中选3门。以往,学生高考升学总体上是“不需见人、只需见分”。分数成为唯一指标。现在,不是不要分数,而是“先见其人,再见其分”。高校与学生由原来的“包办婚姻”开始一定程度上走向“自由恋爱”。当然,这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选课走班”、“一人一张课表”、“一课一个地方”,已成必然选择。差异在“选择的充分度”、“走班的自由度”。“选课走班”,必将成为课程改革乃至整个高考改革的“突破点”,也必将成为每一所高中教学组织的“新常态”。“选课走班”不是 “选修课走班”,更不同于“选班走课”,这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这所学校也必须闻风而动。
我们制定了课程的顶层设计,有了课程的方案,我们要有精致的教学计划安排,课表是一人一张。教师课表也跟过去不一样。大家看到每一个课表上面都有二维码,这也是一场变革,它必须要协同推出,它要以应用系统和管理体系建立与学生、家长、教师选课的沟通,还要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资源的建设相配套。
我们搞了课堂变革。今年课程改革要上马还得要有另外一个准备,那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我们在这个学校规划了十个博物馆,其中像生命教育馆这样的博物馆,里面就有十个。生命教育馆里面的主题就是生命诞生、生命的意义,一直到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礼仪教育、闲暇教育、节日文化,还有死亡教育。它应该是全方位的。建设学习资源,它有文本呈现和虚拟呈现两种方式,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如果不开这个课程,我们呈现给孩子基本上都是文本,实体的文本和虚拟的文本。可是,教育应该在真实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我们必须要点开这些场景。
我们还做了一个配置性的考试,给学生提供选择的依据。所谓配置性的考试,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况,可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过去我们只是给孩子一次考试,孩子拿到的只是一个分数,孩子拿到那个分数之后,并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所以,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考试系统,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一个摸底,就像一次身体的CT扫描,它能够看清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智能结构、这个是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的学习评价、考试系统,有学生的分析、教室的分析、学校的分析。
协同过程中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今天指挥棒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考试理论和技术落后才是根本的原因,考“素质”,窄化为考“学科”;考“学科”,窄化为考“双基”;考“双基”,窄化为考“记忆”、考“技巧”。提高“素质”,异化为提高“成绩”;提高“成绩”,简化为提高“分数”;提高“分数”,又的确有“旁门”“捷径”可走。简单、技艺、重复,掌握技艺的秘诀——熟能生巧,于是应试就诞生了。因为死记硬背加生搬硬套可以对付知识和技能,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就成了常态。于是学生压力大、效率低、无兴趣、无动力、无效能感、无目标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学习习惯非良性循环。这些就成了应试的一种现实。要改变这个,其实很简单,今天,我们倡导的是素质教育,可是考核评价的却不是“素质”,这是问题的实质;如果考试考的就是素质,那么“应试教育”本身就应该是“素质教育”,两者将没有任何对立;“有考试”大家就要去“应考试”,“考素质”大家就会去“提素质”,这个机制本身没有问题;因为“素质”相对稳定,所以“考素质”一定不惧多次考试——允许多次考试就成为可能,一考定终身就可打破。
然而,“考素质”——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由于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考试一直是国家在面前,民间没有参与,因此考试技术这么多年毫无进展。我们一直在憧憬——能否以多元智能、认知建构、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国家教育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融汇国际先进的评价、考试的技术和方法,创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符合“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为质量标准的新型学业人才为目的的新考试体系?
它是科学高效的,是素质教育的,是值得信赖的,是经得起重复的……
我们一直在憧憬能否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素质教育值得信赖的、经得起重复的考试技术,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插上翅膀。高考改革才进行了一半,虽然考试制度发生了变化,但如果考试理论、考试技术不发生变化,那么这也是枉然。所以我们呼吁,努力进行这样的变革。
这是“泰思”考试成绩报告单的样式。这个报告单当中,会提供一个标准分作为选拔的依据。同时它还会提供原始分、百分位和标准分。原始分是人与标准比,百分位是人与群体比,标准分是人与人比。综合立体的比较,不仅是总分的比较,还有知识、技能、能力倾向的比较,特别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的比较,它带来的是全新的变化。知识符合各种新课程标准的分类,技能符合目标分类,智能也就是能力倾向,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和三位一体的脑理论。如果这个考试能成为国家标准,中国的教育变革才算拉开一个新的序幕。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它。让我们一同努力,谢谢。
主持人:谢谢卢校长,没有和我的不厚道计较。不过世界不厚道,人类就思考,这里还有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您思考一下。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于新斌校长向您提问:您作为校长,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行动引领的策略是什么?
卢志文: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引领,我觉得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那我们的策略首先是一个字“酿”,其次是“反复地酿”。比如说翔宇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幸福而不是成功,翔宇强调教育人生的标准是完整,而不仅仅是成功。那我们就不断地跟老师们讲,我们不光是要关注孩子今天会不会走,更应该关注孩子明天走得稳不稳,还要关注孩子每天过得好不好。当我们把这一些话在校园里阐述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会接受并有所改变。你偶尔说一次,下一次变革时或许他会改变。我们的做法是不断地说,反复地说,我从办学校的第一天开始,一直说到今天,我们不断地让我们的老师去深化和总结。
理念满天飞,想法信天游,口号天天变——这方面我们老师真的不是高手。教育上很多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以贯之的努力才能实现。所以如果我们认定一个目标,就坚定地向这个方向走去,不管它有多远。只要有改革的路,就不怕路有多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