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代红(鄂伦春族)
孟代红
鄂伦春族,1969年夏天出生在鄂伦春自治旗多布库尔河畔的古里猎民村。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理事。作品散见于《鄂伦春》《鄂伦春报》《呼伦贝尔日报》《民族报》《文艺报》《草原》《中国民族》等报刊。2009年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二期少数民族作家高研班。
亚伊是公主,同学秋儿说。班主任温华老师说亚伊是宝贝。亚伊拉是舞蹈家、诗人、散文作家,还是我最喜爱的朋友、姐姐。
2009年4月上旬参加全国较少民族作家采风团,我第一次见到亚伊拉。“拉”是藏区人在名字后面的尊称,“卓玛拉”“东亚伊拉”都这么叫的,我听着很好听,就一直跟着藏族同学这么叫她:“亚伊拉———”呵呵,真好听。
在上海作协王安忆请我们的晚宴上没有见到亚伊、多布杰老师,在去往宁波的大巴上,她安静地和多布杰老师坐在后面,我和萨仁在中间,不时耳语。后边还有罗布次仁和董晓梅说笑话,引得满车人欢快的笑声不绝于耳。尹汉胤、于海燕老师坐在前面,不时回头微笑地看着大家。
安静的亚伊,一开始不大惹人注目,她看上去有佛相,让人舒服,偶尔和她搭话、合影。到了台州的晚上,我迷上了她!晚宴结束后,到了她的房间,有的作家买了啤酒和熟食之类的,相互敬酒,介绍自己的民族,亚伊不是藏族,是只有三千人口的珞巴族人,多布杰是门巴族,还有毛南、德昂、藏、俄罗斯、鄂温克、乌兹别克、塔吉克族等十几位作家代表。在美酒的作用下,我们的拘束感荡然无存,唱歌吧,我们唱着各民族的民歌,亚伊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哼唱了一首珞巴族民歌,颇有韵味,等到藏族的扎西东珠等老师们唱歌时,她起身伴舞,我立即屏住呼吸,心里感叹道,“太美了,太美了!”一问她的职业,才知道她是西藏歌舞团的舞蹈家,现在是编导,大家兴奋得轮流敬她。第二天董晓梅和我说,亚伊还是散文家,在藏地是名人,扎西达娃等著名作家给她写过评论。
2009年9月,北京最好的季节,我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同学相聚在鲁迅文学院,亚伊拉进到教室,和我贴脸,我惊喜得想大喊一声,忍住了,别把院长、老师同学吓着了。
开学当天晚上,我和亚伊拉、次仁罗布老师一起去超市买茶叶、咖啡什么的,兴奋的心情难抑,一路上叽叽喳喳,说起1999年4到5月我在鲁院上过两个月的课,那时这儿附近很乱,亚伊姐你这么漂亮,别被劫道了。次仁开玩笑,她被劫了,还高兴呢!
10月1日就快到了。亚伊给我们排练舞蹈,十位女同学给施战军副院长的歌曲伴舞,没有舞蹈细胞的我们让她上火得要命,她大声喊:“姑娘们,好好练!”我小声嘟囔:“我都四十了,还叫我们姑娘。”她说:“在我眼里,你们就是小姑娘!”“小姑娘”们心里很受用。我有四个敬爱的姐姐,可是和亚伊拉在一起,没有拘束感。她的宿舍简直就是女舍的客厅,我们轮流去她的房间找她聊天。有一天吃饱了撑的去她的房间聊舞蹈,她教我们新疆、朝鲜舞蹈,可怜的锡伯族大哥赵康林老师要忍受我们的闹腾,他在亚伊楼下。
中国作协在中直礼堂举行庆十一“祖国颂”大型演出,“鲁十二”压轴,最后演出的是亚伊的《青藏高原》舞蹈。红衣黑裙的亚伊拉容光焕发,高超的舞艺轰动了全场,白描院长激动得抱住亚伊姐,“太好了,太好了,太棒了!”
演出后的傍晚,我敲她的门,半天才开,只见她在给我“鞠”九十度躬,慢慢挪步,闪到腰了啊。她难受的样子让人心疼。迅速回房间取出我的风湿贴,给她腰上贴了几个。我提议,喝酒活血。下楼去小卖部买了几个易拉罐啤酒,边聊边喝,她慢慢从床上坐起来,后来腰直溜了,问她还难受吗?她说好多了。那晚,讲了她的博嘎尔家族从印度如何迁徙到西藏,有很多传奇故事,希望她以后写出来给我看看。
诗歌朗诵会上,亚伊拉拿着稿子手有点颤,她很紧张。下来后我问她,去过那么多国家演出,你还紧张什么?她说舞蹈和这个不一样。
舞蹈是她的职业,她的副业是写诗歌、散文。她还经常信笔涂鸦,在我看色彩和线条有自己的特色。
亚伊的家在西藏“江南”林芝米林县,上网查珞巴族,她说这个是哥哥,那个是外甥女。她在散文里谈到母亲:“母亲永远是一位叫我们相信万物有灵的巫师。”“有一次有位同行告诉我说,您的舞蹈,来自于您母亲的暗中帮助,是博嘎尔母亲成为了我舞蹈的灵魂。我的母亲就如此伟大!”
亚伊的舞蹈创作获奖无数,依然谦虚可爱。我在自己家里的餐厅弄了个照片墙,把和亚伊等鲁院的同学、老师、院长合影的照片放大,挂在那里,每天都看看,很想念他们。
责任编辑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