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德节

2015-01-15 23:17昳岚
骏马 2014年6期
关键词:巴格

昳岚(达斡尔族)

昳岚

原名张华,达斡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四届少数民族高级研讨班学员。著有散文集《走出方格》《追寻你的踪迹》《哀鸿阿穆尔》,小说集《初春的夜晚寒凉》,长篇小说《无始之忧》等两部。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中国作家》第二届青年全国大奖赛散文二等奖,《中国作家》“绵山杯”笔会评奖小说二等奖,中国散文学会2012年年会评奖二等奖等。

其实,“多德”所表达的,并非字面的含义:具有多高的德行。也并非什么特定的节日,实是达斡尔语“夺的噶日呗①”的前两个字,我把它写成“多德”,是因为那是少年时代难忘的非同一般的日子。场景如画,印在脑中挥之不去。我把它视为节日。其实,不仅是我,所有的族人,尤其是女人,都默认为它是个节日。

“夺的嘎日呗”,包含很多内容,最让我动心的,是采集野菜柳蒿芽和隆重地祈雨。

漫长的冬季过后,春天来了,惠风吹绿了林野大地,第一次的“夺的噶日呗”,是采柳蒿芽。女人们从“霍日格②”里,翻出包了一冬天的衣服,抖抖皱褶,虽然不是锦绣绸织,却也是最好看的衣裳。穿在身上,它是春天,是心情。一冬天的收敛,该出去放松了,见见太阳、林子、河流!

女人们集在一起,老少青壮,个个亮堂,挎着苕条编的圆筐和布袋子,说说笑笑地走出村庄。别看她们难得集在一起,又初去采青,却于难免的说笑中,少有聒噪,静,是她们的基本颜色。然而一旦到了河边野地、林子,那禁不住的“扎恩达勒③”,就像放飞的鸽子,飞出她们的喉咙,响彻林野空中。歌是心,心是岁月四季,是花是草是树木河流,更是采摘的快乐。一时,女人们融进绿色,绿得里外翠明。

祈雨,是心思的节日,没有约定的日月,却遵循节气。什么时候,天气旱了,土地干涸,苗不生长,庄稼叶子卷了,所有的植物都蔫在地上,呻吟着要水,人畜都没了精神,“夺德嘎日呗”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在日夜无望的祈盼中,女人们开始张罗祈雨。德瑞妈自然被推上前去,不是因为她是什么头头,或者领导,是因她能长期孝养卧病的老母,能熟出软软的牛皮,缝制一手漂亮的其卡密④靴子;还有,她会侍弄出独特的琥珀香⑤烟;又能弹出一口木库莲曲调;在自家人都温饱不足的情况下,收养几个流浪孩子的慈心,尤其是姐妹们的甜酸苦辣,都能在她那里得到分担。

德瑞妈组织几个姐妹,每家一只小鸡,一碗小米,集到一起,装上大轱辘车,锅碗瓢盆和柴禾也随车带上,浩浩荡荡地走出村庄,走过村东的大坝。

太阳白茫茫的,大地蒸腾着白烟,人和动物的脚下,尘土飞扬,孩子们流着汗水,跑前跑后,兴奋的“夺的嘎日呗”的声音,从早就没有停过。大轱辘车上,鸡群咕咕咕地直叫,或许,它们在从未有过的“待遇”中,猜想着命运……

女人们都很安静,坐车的、行走的,三两个一帮,没有叽叽喳喳的喧闹。这次,她们没有唱歌,她们唱不出歌了,嗓子也在冒烟儿。

德瑞妈走在车前,严肃、郑重。巴格其⑥一声不响,坐在车辕子边,半闭着眼睛,似乎有第三只眼跟在他的头上。乐菩老人手里握着纸卷,一心咀嚼着手里的文字……

远远的,大柳树出现了,高高地、孤寥寥地站在河边。几百年了,它守护着河,守护着脚下的土地、村庄。可是它管不了天,管不了人,它能抓牢土地,它能看住河堤,能遮出阴凉……够了,这就尽它的职了。

大柳树虬髯垂直,微微摇曳,似乎也打不起精神,上一年扔上去的鸡皮,仍然挂在枝上,已经干成黑色。远看上去,像一个个奢侈的鸟巢。

卸下车上的东西,锅碗瓢盆和桶什,弄了一地。帮忙的几个男人搭起锅灶,宰鸡扒皮,仍然皮毛一体,扔到树上,供奉天神树神。女人们洗米剁肉,一会儿,两大锅的鸡肉就煮开了,大勺子撇去浮沫,炖上一会儿,小米就下到锅里,香腾腾的热气,就弥漫在空中。孩子们直咽口水。

袅袅的燃香升起来了,曲曲弯弯地飘向天空,巴格其主持祭祀,面向河水跪下,人们跟随他的身后,跪下一片。

巴格其望望天空,扬起严敬的声音,引领道:

“讷克穆日个呗——”

人们随着巴格其的声音,一磕头。

“回热穆日个呗——”

第二次磕头。

“瓜日簸穆日个呗——”

第三次磕头。

人们的额头都沾满了松土,和着汗水,孩子们也毫不马虎。

乐菩老人的纸卷,早已打开了,那上面的字,是一串串细长的,像一根木棍上生出的枝杈,长短不一。大人说,那是“蛮介笔替个”,即满文。很多祭祀或丧葬的场面,乐菩老人都是捧着这样的长字,去念诵的。但他最后念出的声音,总是大家能听懂的达斡尔语。乐菩老人是村里的宝贝,除了他,没人认识满文,也没有人能如歌一样发出特殊的诵声。过了几年,乐菩老人自身丧事的时候,就没有人为他唱诵了。他带走了满文,封闭了如歌的喉音。达斡尔与满族人三百多年的直系关系,或者统属关系,从最初的北疆黑龙江岸,直至嫩江平原的这个达斡尔村,彻底结束于一代满文秀才的埋葬,消失于这个达斡尔村庄。

一直以满文为本民族文字的老辈达斡尔人,随着岁月无常,在一些村镇里,也寥寥无几。

“啧!母天神佛,父天神佛请细听,

今天我们额日根皑乐的人,

三把香火和鸡米,

虔诚供奉祭奠您!

多少年了,我们一代又一代,

居住这里承蒙您保佑,

生活平安也幸福。

为此我们非常地感激。

今天我们集聚在这里,

诚恳地向您来求雨!

我们的土地已干旱,

庄稼已无法成长,

人畜庄稼都缺少雨露,

水源也已经不足。

尊敬的母天神佛、父天神佛啊!

请求你们降一次透雨!

灌溉您们的臣民吧!

继续保佑我们风调和雨顺、农业丰收、消除灾难、六畜兴旺幸福安康啊!”

乐菩老人的唱诵高昂,巴格其又引领着,磕了三个头,香喷喷的鸡米粥餐,便开始了。

孩子们早已等待不及,诱人的香味儿,直钻鼻孔。终于,黄油油的肉粥,端在手里了,刚要张口,一下看到大人们都在举碗过顶,说着“白那查,把大亿的⑦”,便也跟着胡乱学学。

真香的肉啊!多么粘软的粥,有谁在家吃过耶!这是老天赐的珍馐,敞开地吃吧。

孩子们吃得珍贵,大人们食得辛苦,一年的希望,就看这一招了。天啊!收收你的热情吧!给一点阴凉,我们的汗水已经流湿了大地!地母正在呻吟,降点儿雨吧!

人们都放下了碗筷,拿起桶、盆、瓢和桦树篓,扑扑楞楞地扑进水里,先让柳树精神精神。一桶桶、一盆盆水,不断地泼上去,老柳树摇起来了,仿佛呵呵呵地在笑,表达感谢!

再回到水里,你泼她,她泼我,你追我逐,个个泼得湿透:下雨啦!这就是久旱的雨呀,泼呀!撵呐!泼得越多,浇得越透,泼去身上的热恼,泼出丰收的粮食,腾格日八日肯⑧,这就是您赐给我们的甘露!

女人们念着心里的话,泼得太阳收起了光针,大柳树的垂须一个劲地摇曳,人人精神爽透,才消停。

下午,阴云真的漫上来了,一阵轰隆隆的雷声过后,雨来了!直直的雨丝,浇得满地水泡,片刻就积满了院子。这真是天降甘霖啊!人们高兴地磕头感恩,感恩啊!腾格日八日肯!感恩啊!老天爷!百姓有救了!禁不住的喜泪,流出了眼窝……

万物顷刻有了精神,人畜都直起了腰身。天父赐雨,地母予食,唯有天地的呵护,人才活得滋润啊!每当德瑞妈听见女儿说“这破天”的时候,就狠狠地训斥:“天哪有破的时候?都是我们人不好。”

渐渐的,那不是节日的日子,在人们心中,就成了节日。祈雨,是主要目的,借机吃上鸡肉米粥,游泳泼水,也是一大乐趣。达斡尔人离不开水,喜择水而居,自古村落都临于江河坐落而颐享润泽。没有水的地方不安家,人人皆晓。没有雨水,女人便失去了水灵。到过达斡尔地方的人,都说,那女人像水一样柔美。水,是她们的灵性。

水变成了大事,设个水的节日,势在必行。遂顺民心民愿,延续古老习俗,文化融合。

就约下个季节,与天相约,真的定为节日。便发现了曾经被忽略的,或流于民间的传说、故事,尤其是古老的遗风。原来,它们早在那里。祈雨,是继承于先民契丹人的遗风。契丹人以畜牧为主,兼营农耕,重视天象喜雨,天旱时节,体恤民情的皇帝,便择吉日,行“瑟瑟仪⑨”。这时日,不仅祭天祈雨,还要吹打奏乐、泼水、射柳。因契丹人狩猎尚武,射技尤显重要,故于祈雨祭天之日,设一个射柳项目,以比射技高低,或以鼓励,许是其中用意。

祈雨时,皇帝在事先设置的“百柱天棚”下,致奠先帝,然后开始率领群臣射柳,亲王、宰执依次各射一次,射中柳者,可以留下带有“柳者”标志的冠服,射不中的,留下身上的冠服,不能归己。但经过“进饮胜者”,还可得回冠服。

次日祈雨继续,“植柳于天棚的东南,巴格其主持祭柳,以酒礼、黍稗等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过东方,子弟逐次射柳。皇族国舅,群臣与礼者,根据差别赐物。

作为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人继承了这一习俗,一遇天旱无雨,便去野外祈雨,以水相沃,自是源自契丹人的“瑟瑟仪”了。

此为历史记载。

而民间传说,则是凄婉动人。某天,旗文化局局长在“多德节”的集思会上,讲了如此一则美丽的故事:

春天来了,春风绿了大地,种籽知时入土,而雨,却没有知时降临。风,不再是惠风,太阳,也热情的干涸,已绿的大地,又变黄了。盼啊,盼雨,天天盼那黄昏,老云落架,晨晨望那东方云象,就是不见云雨迹象。今天盼着明天,明天又盼后天,天天无望。

还是求雨吧。

女人是求雨的主力,河边、柳树下,是求雨的必要场所。可是,河床都变得窄了,河水也不深了,她也在为身躯的消瘦而忧愁呢!人们拜天,求求父天神佛,赐点雨吧!地母再是慈悲德厚,也须天父泽被……

忽然,天空一道彩光,翩翩然降下七位天女,个个颜若莲花,悦意容貌妙龄,窈窕美丽,霓裳羽衣,若真若幻。只见天女个个拔下自身羽毛,蘸上河水,洒向大地村落……

顷刻,大地翠绿,禾苗高长,花树鬘网妙呈,端丽鲜花遍地,清芳远逸,河水丰韵漫涨,三千热恼消除,人们怡然,大地活了!

可是,天女飞不上天了,她们的羽衣零落,个个眉忧楚楚,人们不知所措。忽然有人取来公鸡羽毛,插在天女身上,越来越多,不断地取来……

天女身上羽衣如初了!悦意如初了!裙裾翩然逸曳,飞上天宫……

从此,人们为了感恩慈悲美丽的天女,每年都以河水相沃,鸡皮羽毛为媒,抛上河边的柳树供奉、祭奠。

传说一向美丽,不论其虚无实有,或是假名安立,只要融入了意向善美的本初之性,人们愿意接受相信,遥想寄托,享受可能得到的,哪怕暂时的轻松透明,回归人之初的性德。

故而,人们需要富有美丽意象的传说故事,以那古朴的德风,滋养或填充被一个个小小的屏幕所显现的狭小又无限的空间,哪怕长养一点如沙漠中的绿意,也要享受一刻人生的清净清凉。

责任编辑 王冬海

注释:

①夺的噶日呗:达斡尔语,去野外。

②霍日格:达斡尔人特有的炕琴柜子,一米多高,对开门,铜质的鎏金拉门把手,红色。

③扎恩达勒:达斡尔语,意为民歌,类似于其他民族的山歌,曲调优美高亢,常在野外劳作如捕鱼打猎放牧采摘,尤其女子在采野菜时即兴唱。

④其卡密:达斡尔语,牛皮缝制的靴子,底皮与鞋面连接处,缝出细细密密的皱褶,靴筒大多毛朝外。穿时,絮进很多乌拉草,是冬季野外作业最保暖的鞋。

⑤琥珀香:达斡尔语,达斡尔烟的最高品种。

⑥巴格其:达斡尔语,萨满神职人员,相当于汉人的二神。

⑦白那查:达斡尔语,白那查是山神,财富之父,供奉他,可获得野外作业的一切,如采集,放排打猎等,并可保佑安全。把大亿的:即吃饭。

⑧腾格日八日肯:达斡尔语,天神。

⑨瑟瑟仪:契丹语,祈雨之意。

猜你喜欢
巴格
回归家族的巴格肖夫人
反洗钱教授因涉嫌洗钱被起诉此前他写过一本反洗钱的书
红枣熟了
临界点
占领一切
巴格达的星星
张作霖巧戏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