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
人们通常认为社交媒体有助于言论自由,但是,近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与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联合发布一项研究报告:社交媒体同样摆脱不了“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在社交媒介上,人们也会受不同因素影响对新闻选择“发表见解”或是“缄口不言”。
本刊将其编译如下,供诸君参考:
8月26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当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用户认为他们的跟随者对某一新闻观点不感兴趣时,他们往往倾向于“沉默不语”。在针对“棱镜门”事件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如果Facebook和Twitter的用户认为他们的好友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他们就会很少提及爱德华·斯诺登以及他曝光政府监控事件。反之,如果Facebook上的好友表示赞同,他们发帖的数量差不多是上一种情况的两倍。
报告的研究者将这些发现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相关联,该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无人或者很少人认可时,他们会害怕被孤立而选择沉默。
罗格斯大学副教授基斯·汉普顿是该报告研究者之一,他说:“其中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不同时,他们不愿意发表自己不被认同的观点,以免挑战或是激怒他人,甚至失去好友。”
“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所描述的少数人意见被长久压制的现象不但存在于线下现实生活,也同样存在于互联网。
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业余的出版商,报告研究了这种依赖个人传播新闻所带来的结果。报告显示,抽样调查的1801名美国成年人中,58%的受访者从电视或是电台获得爱德华·斯诺登的消息,把Facebook和Twitter当做新闻来源的只占15%和3%。
研究还进一步发现86%的受访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谈论棱镜门事件,但是只有42%的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对此发表见解。因此,研究者推测社交媒体的关系网提高了人们对观点差异性的意识,让人们在表达观点时更加犹豫和顾虑。
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就像汉普顿所说的,研究表明了“自我审查”(self-censorship)和“群体性思考”(group think)将影响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方式,威胁到观点的自由表达。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大家越来越不愿相互分享自己的观点,“沉默”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大众观点“非黑即白”的极端化。
另一方面,接受电话调查的受访者并没有被问及他们对某些新闻不发表意见的原因。因此,无法确定这种行为是出于自我审查还是其他原因。发表不同看法的确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某一观点,以免被困于网络过滤气泡之中。不过,分享某一观点时的犹豫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还是有价值的。顾及到自己社交圈里的跟随者是否会同意自己的观点,那些爱在网上盲目散播不实信息的人会由此谨慎一些。
目前,新闻机构正忙着如何“清除”网站上的攻击性言论,但是如何确保更多好的分享、评论和观点在网上传播并没有确定答案,需要媒体进行更多探索。当网络上对某一新闻的观点趋于饱和时,表达的约束和深层次思考也会很重要,不过这种约束和思考并不用考虑跟随者是否赞同该观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