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笑颜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练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授课中有练习,练习课与复习课中更是以练习为主,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因此,习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而教师备课时大多比较重视新知教授阶段的设计,而将新授后的练习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很少用心去体会和追寻那些隐藏在习题背后的精彩。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于数学习题设计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找准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习题承载着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要想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习题。
以五年级下“圆的整理与练习”为例,学生通过前面新授知识的学习已熟记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在单一知识练习中也能模仿、套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一旦将周长与面积放到同一道题中,并且题目的情境再生活化一些,学生就常常对究竟求周长还是面积产生混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定为:辨析周长与面积概念,灵活运用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紧紧围绕“概念辨析”设计练习。
填一填:半径为2cm的圆,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都是12.56,这个圆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吗?”“谁来在图上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与面积?”通过两个连续追问帮助学生分辨“周长”“面积”这两个不同概念,建立概念表象。
选一选:下面哪种情况是求周长。( )
A.夏日中午,一棵大树投在地上的阴影是一个近似的圆形,它的半径大约是6m,阴影部分大约有多大?
B.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外直径大约是66cm,按车轮每分钟转100圈计算,每分钟能行多远?
C.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个直径达1280m的巨型陨石坑,它占地多少平方米?
将问题置于选项中,引领学生拨开繁复的情境,直击问题的核心。
算一算:一只闹钟的分针长3cm,时针长2cm。这根分针的针尖1小时移动了多少厘米?时针转一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对比练习意在使学生对周长、面积的理解和建构更深刻,提升学生思维的含金量。
依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习题,使习题既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既能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作用,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统整设计,增强实效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其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的,但是教材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课本习题也是最基础、最具有普适性的。这就使得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的教师喜欢抛开教材到课外寻找资源,认为教材中的习题过于简单、呆板。而有的教师则过度信奉教材,认为教材的安排都是好的,习惯于将课本习题原封不动地让学生一一练习。但笔者认为,两者都有不足之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适度地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增删、改造、统整,从而实现习题效益的最大化。
如四年级上册教材P11有这样三道习题(见下图)。
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让学生把这三题一一进行计算,课堂内的时间是不够的,学生对其中的规律还未及感悟,只有生硬接受,因此笔者将这三道习题进行了综合设计: 147÷20,147÷21,147÷29, 139÷20,并用“导学单”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这样的调整,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于一个一以贯之的问题情境中。“比一比”,让学生体会“被除数相等时,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和“除数相同时,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这两个规律;“说一说”,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及调商的基本策略;“算一算”,巩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和验算;“议一议”,在经验分享中回顾、整理知识结构,完善认知系统。
通过对习题的统整设计,既节约了课堂练习的时间,又将教材中习题的功能和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化,还促进了学生理解知识内涵,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因材而练,引发内需
早在两千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已经提出要“因材施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教学要有差异,习题当然也要有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时,可有意识地分成三个层次。
基础性习题:即一些基本的、简单的,难度系数等同于例题的题目,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基本概念、公式、性质、规律等,通过练习促进新知的掌握,促使知识内化。这样的练习是每个学生都要熟练掌握的。
整合性习题:即稍有变化、稍作整合,需要在对新知理解基础上再度进行分析综合才能完成,用以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习题,既利于知识的深化,又能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这类习题同样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但是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可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能举一反三,掌握一类题的解答方法,并能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顺利解答即可。
拓展性习题:这一层面的习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利。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正向迁移的。对于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过高的难度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畏难的情绪,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这一类型的习题对他们不作要求。而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数学学习的优等生,则应多多鼓励他们跳一跳,采摘高处的“仙桃”。
习题有了层次,也有了弹性,学生有了选择,也有了挑战,“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才能得以落实。这样的分层设计,无疑是“因材施教”“有效作业”最好的注解。endprint
四、尊重主体,练中生趣
教学中,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练习的功能仅仅是“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因此多有题海战术的应用。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误以为习题的作用仅是服务于教学,而极少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力、情感、素养的生成和提升,缺少人文的关怀。因此笔者以为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从练习的主体——学生考虑,习题的设计应该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满足需要、升华自我。
1.变换多种形式,增加习题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变化的事物。一成不变的书面练习会让他们产生“审美”疲劳。教师不妨也可以有意识地将习题的形式变一变,从而增加习题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三下“认识小数练习”一课,笔者设计了一个“比较小数大小”的习题,并将习题从书面的常规形式变化为游戏的形式。规则是:男女两队各派一名代表,每队各摸两个数,组成一个小数。比一比哪队组成的小数大。
师:女士优先,请女生先摸。
女生摸到6,师采访:你准备把6放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
女生:放整数部分,比6小的有6个数,比6大的只有3个数,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
男生摸到4,毫不犹豫放在小数部分。师:你要征求一下队友的意见吗?
男生:不用,要是放在整数部分,我们就必输无疑了,放小数部分的话,还有赢的机会。
女生摸到1。师问女生:你们希望男队摸到几?
女生:0、1、2、3、4、5。
师追问:摸6,怎么样?
女生:那我们可就输了。
男生摸到5,全体女生沸腾了。
……
每一局游戏出现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在一次次多变的游戏中自觉应用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加深了对“比较小数,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把学生从单调、乏味的练习中解放出来,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活多样生长点,触发学习动力
教学到了练习阶段,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习题大多已经掌握,教师继续呈现一些传统习题,机械重复、枯燥无味根本无法吸引学生,要想让学生保持“心动”的感觉,就要在练习中给学生带来新的认识,触发学生练习的动力能源。
同样是三下“认识小数练习”一课,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问题一:估计一下,小芳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问题二:小强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5千米,指一指小强家的位置大概在哪?
问题三: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本题中将估计、推测等元素巧妙地融合于实际问题中,一改“教师供给”为“学生创编”,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创造。学生根据条件“小华家距学校1.6千米”,再借助“线段图”这个半具象的支撑,估计、推测都更加有理有据,再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如此设计练习,让习题充满生长的力量,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更是在其中融入了估算、线段图等知识,促发了多样的生长点。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习题设计需要教师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精心构思、潜心钻研,只有这样习题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
(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 226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