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尊道+李平平+高士晶
摘要:教育理论学习具有三重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匠人”,这一类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相对忽略教育理论,更加专注于方法和经验,只关心怎么做的问题;第二重境界是“精英”,不仅包括一些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还有部分教育理论研究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但常常困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第三重境界是“教育家”,他们习惯于反思和创新,能够透过教育问题的纷扰看到教育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方向。
关键词:教育理论 学习 境界 教育实践
作为一个教育理论新手,在名家云集的教育学界多少显得有些人微言轻,对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这种困扰理论、实践两界多年的“顽疾”,原本是不敢妄自发声的,但近来现象学颇为流行,它主张撇开所有已成识见,聆听心灵最初的声音,这确实给了笔者做出莽撞行为的勇气。
人人都希望自己从事的行业充满意义和价值,轻易便能获取大家的普遍认可,就像笔者当初对教育理论期望的那样。然而,在真正全心全意展开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后,人却陷入了迷茫。一个我国教育界早已获得共识的事实突然来到了面前,这个事实即是教育理论的价值无法直接在现实中得到确认,它需要人们进行理论论证!不过退一步论,理论论证如果行得通的话,仍然能给人以安慰。然而,在仔细阅读了众多权威人士多年苦心论证的文章之后,却更确信了一位学者的一句话: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的问题是一个多年煮不烂的老问题。[1]显然,一个多年都未煮烂的老问题是无法给人指清方向的,它只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困惑,笔者就被这些困惑包围着。而正当焦灼不堪之际,指导老师推荐的一幅漫画,却使我们豁然开朗起来。
这幅漫画的名字叫做《读书的意义》,它画的是三个不同高度的人见到三种不同的景观。第一个人站在平地上,面前立着一大幅画,他看到图画呈现给他的美好景象: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蝶儿翩翩;第二个人站在一摞书上,高度的上升使他看到了图画背后的景象:眼前一片昏暗,沉沉的雾霭笼罩着林立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场地,只在远处才能见到穿过雾霾投射下来的阳光;第三个人站在很高很高的书塔上,一本本书垒出的高度使他看到了雾霭之上的景象:茫茫云海之上,朝阳正在升起,朝霞染红了天空,让人觉得眼前一片明亮。这幅意味深长的图画非常形象地向人们表达了读书的意义,它告诉我们读书能带给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然而,它难道不是也在告诉我们教育理论学习的三重境界吗?不同程度的教育理论学习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智慧。
一、第一重境界:专注于经验和方法的“匠人”
不学习教育理论能不能从事教育工作?就像人不读书也能活着一样,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肯定的。现实中,没有学过或者学过然而鄙视、否定教育理论的教师或教育管理者比比皆是,并且在一些时候这些人对自己本职工作完成情况也并非不好。这是形式化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教育,说它复杂则复杂异常,说它简单则十分简单。教育总要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上面,并且这些活动是经常甚至每天都会出现的简单重复活动。而现代制度化教育更是把学校教育像工厂一样组织起来,每种分工的任务和操作都是十分明确的。可以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从业者依靠经验和已有程式进行工作,但同时它也为人们仅依靠经验和已有程式进行工作提供了可能。
不学习教育理论的教师叫做教书匠,因为教书匠知道怎么教书、怎么上课,譬如说一个教书匠式的语文老师知道如何教学生识字背书,知道如何按照教案提示讲解课文,也知道如何组织课堂。因为自身经验和周围老教师的示范会告诉他怎么做。所以,他们认为教育理论只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会觉得它不太靠谱,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他们最普遍的心声就是:“告诉我该怎么做,我照着做就完了”,至于超出本职工作方法之外的东西只觉着离其太过遥远。
就像漫画中站在地面上的第一个人那样,不学习教育理论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是非常安于现状的人。他们被周围的生活包裹着,心安理得地接受身边发生的和那个最强势声音告诉他的一切事实,不去追问也意识不到所有表象之后的东西是怎么样的。譬如说一个不学习教育理论的语文教师会乐意使用一个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识字,但他不会去追问识字这件事背后和这个教学方法背后所关联的一系列问题。他的反思只会针对教学方法的技术性问题而进行,而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也许有人会说,一个语文教师能够教学生读书识字已经足够,不能对其过于苛责。可是,教育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让学生记诵课文、读写文字便是一个教师的全部价值吗?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已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从教人员作“师者”论。
二、第二重境界:困扰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精英”
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教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学历达标和持有教师资格证是获得教师职位的两项基本要求。而无论是教师教育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所以,当前不学习教育理论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很少,大部分人都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且很多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处于这一重境界。
处于这重境界的人最大特点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摇摆,并为之困扰、焦虑。他们具有一定高度的教育理论水平,并多少怀有理论信仰,但现实总是打击他们,这使他们既可能相信教育理论又可能鄙视教育理论。现实环境所定下的论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又使他们深为困扰。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一线教育者他们对教育理论抱有期待,期望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但结果往往不是令自己振奋、令周围人叫好,而是令人沮丧。他们也能看到现实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也想做出改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一些怀有教育理想的年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新理论指导的方法之后还会受到富有经验的年长教师的批评。于是乎,他们对教育理论的态度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甚至抱怨理论给其带来的困扰。笔者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听到一位优秀教师的发言代表了教师们的普遍心声:“没参加培训之前教得挺得心应手,自我感觉也不错,可是参加培训、学习了理论之后,却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他们也抱怨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其不理解,觉得教育理论工作者悠闲地在一旁坐而论道容易,而他们则要面对一周几十节课和数百名学生,时间、精力早已接近透支,哪有功夫顾及基本任务之外的东西。
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出于对自身工作价值和尊严的维护,更乐意宣扬教育理论的价值,但现实也使他们的态度变得复杂。他们站在教育理论的立场上看待教育实践,会觉得教育实践到处充满了问题,他们批评它、指责它,并表现出对它的失望。出于理论者的优越感,在批评之余,他们还试图改造教育实践,但他们的热情往往在现实面前遭遇尴尬。这使得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感到迷惘,也使他们对一直信赖的教育理论感到失望。在这种情况下,真诚者也许会降低身段,反求诸于教育实践,期望实践反哺理论,但也有很多理论者固守姿态,继续讲着一些连自己也越来越不大相信的东西。
教育实践者和理论者这种状况的出现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人们教育理论水平的局限。人们虽然学习了教育理论,但教育理论水平相对有限,理论学习是大略式的,是粗糙的。这就导致在很多时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把理论见诸实践时往往生搬硬套、生硬移植。这岂能不受到实践的打击?其二则是人们对教育理论的误解。教育理论只是教育理论,它不是物理学、化学,也不是一部机器的操作程序指南,并且它的对象是复杂的人,而不是客观自然物或冰冷的机器,所以,你不能期望从教育理论那里拿到牛顿定律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规律,也不能期望拿到灵验无比的操作程式,只能在尊重教育对象特殊性的基础上,有条件、针对性地灵活运用。而人们实际上往往对教育理论抱有不符合其本身实际情况的巨大期望。期望如此之大,焉能不失望?
三、第三重境界:在思索中追寻希望的“教育家”
教育理论学习的至高境界是能够透过现实教育问题的纷扰看到教育发展的希望,看到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世间各行各业似乎有个共同的特点,那些“超凡入圣”者除了技艺出神入化之外,思想上总表现得十分开放。他们不受现状束缚,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思想向未知的无限可能性敞开着,由实入虚式地向未来索要着希望。能够达到这重境界的教育者是大师级的教育者,他们在教育前线和教育理论界都大有人在。
大师级的教育者被尊称为教育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习惯于反思和创新。教育主要是一种脑力活动,应该说,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会做出反思,但教育家式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与处于前两重境界的同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反思的常态化。前两者只是在遇到问题时或者在某个职业阶段会有反思行为,而教育家却不然,他们经常反思,时时处处都会反思。前两者的反思也许会感到要花费很大的心力,因为反思不是零散、随意、随性的思考,它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进行系统的思考。反思对教育家来说则要轻松得多,自觉不自觉间就会进行反思。并且,前两重境界的教育者反思的范围是相当狭窄的,反思的对象往往是某个教育行为或教育问题,反思的取向是怎么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达到合格或较好的水准;教育家则不然,他们的反思对象多种多样,自己的和别人的,出了问题的和看似平常的都是反思的对象。教育家反思的取向是能不能进一步优化教育活动或者使其更合乎人性。同时,教育家还习惯于创新。和反思一样,偶尔创新容易,经常创新难,习惯于创新更难。创新不同于出于表现冲动的标新立异,也许表现的冲动在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真正的创新要比随意的花样翻新谨慎得多,也困难得多。它要在对教育做出深刻思考、有了深刻洞见的基础上,慎重地选择可能性,所以,创新和反思是紧密联系的。创新不是一定要获得新思想、新方法,创新动机、创新意志和创新思维内在于教育家的气质之中,至于创新成果只是副产品而已。
教育理论学习对于教育家有什么作用呢?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家而言是思考的凭借,是点燃其思想的“燎原之火”。教育家在学习教育理论时是在和理论作者进行思想交流,把教育理论所提出的观点、意见融会贯通,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所以,教育家一般不会像第二重境界的教育者那样向教育理论索要现成的东西。如果第二重境界的教育者学习教育理论学到的是知识,那么,教育家学习教育理论学到的则是理论背后所隐藏的东西。由于与教育理论具有共同的志趣:思索更多可能性、拥抱新的希望、实现更高追求,教育家一般都热爱教育理论,并且十分渴慕它。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分离只是相对的、人为的。教育是人生活世界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理智、情感、意志等都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融合于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生成过程之中。教育的本原状态是相关人员在教育的完整存在里思考、感受、体会教育,并同时筹划它、现实地建构它。教育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分离是人类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说是教育进步的表现。但是,这种分离也造成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阂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妨碍了教育的发展,这一点目前已为人们所关注。
教育生活既然是统一的、完整的,那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就应是相通的、一致的,教育理论学习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就是必要的。尤其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处于转型阶段,要求我国的教师不仅能够凭借经验和习惯去讲课、教书,更要求他们能够适应教育变革的要求,主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里去。教育理论学习是使教师达到时代要求的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持续地、真诚地学习教育理论,教师逐步能摆脱狭隘经验的束缚,理智地与习惯势力作斗争,使自己变得开放、包容,乐于接受新事物。由此而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学习的境界,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当前,我国所倡导的培养和造就教育家以及让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
参考文献
[1]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中国教育学刊,2001(4).
[作者:田尊道(1984-),男,河南商水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李平平(1988-),女,山东济南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高士晶(1992-),女,山西大同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