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莉
“和谐”的教学理念起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学习应与品德的熏陶融为一体,卢梭等人则倡导全面、自然、自由的教育。长期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大部分美术教师都很重视教学内容的形式美与作品的形象美,忽略了课堂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品质。
一、以学定教,实现师生间的和谐相长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和谐的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来选择教与学的策略。少年儿童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与丰富的想象力,应让他们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成为发现者,体验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做到教学无痕。当学生的发现超越教案预设范围时,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发言,努力为学生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从课堂的生成中寻求教学的出路,演绎更为完美的教学预案。
《贺卡》是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绘画、拼贴、撕、剪、刻、折、镂空、插接等基本技法,进行平面的、立体的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在绘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我先指导他们在平面绘制的基础上,利用剪刀、纸胶等工具,设计出新颖独特、充满诗意的贺卡。此时,有学生提出,她设计的贺卡里的卡通形象还能随着贺卡的开合而变化,贺卡上的小动物还能有动作呢!全班学生都很感兴趣,希望借助于升级制作,让自己设计的贺卡也能动起来。这是我上课前没有想到的环节。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让贺卡设计不但走向了立体化,而且走向了活动化。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走向了师生间的平等沟通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绪与认知上的变化来调整教与学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同创生美术课程。
二、链接生活,实现生活美术与学科美术的和谐相生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应该让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家庭、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丰富的生活积累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新鲜的素材,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石。小学生自我建构的能力相对较弱,捕捉、重组素材的技能也有限。如何让他们的美术能力从“自发式发展”走向“专业化成长”呢?教师可以从指导儿童观察生活入手,培养他们的艺术观察力,继而借助作品反映出现实世界,抒写真情实感,体现出美术作品表现现实的典型性、艺术性,让艺术照亮生活。
如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跳蚤市场”、读书节开幕式等活动都是学生创作的好素材。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捕捉一些“特写画面”,如运动员的动作、拉拉队的神态等,让学生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来创作,可以是泥塑,也可以是水粉画或者剪纸。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情、小物件,把所看所想及时表现出来,与同学、教师分享。爷爷的烟斗、奶奶的围裙、爸爸的大脚、妈妈的包包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主题。只有着眼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进行艺术性的观察,才能催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创作出更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三、情智美术,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相融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美术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情感纽带维系下的认知活动,没有积极情感催化的学习活动是被动低效的。美术教学活动是超越实用价值观念的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艺术高远境界。
教学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动物和朋友》时,授课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表现、绘画人和动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认识动物,增进人与动物之间的友情。新课伊始,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动物世界”中的精彩片断,观看了《警犬卡尔》中人狗情感交流的经典场景,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讲述了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接着,我展示了徐悲鸿的“马”图,齐白石的“虾”图,学生欣赏后,畅所欲言,交流了作品的特色与自我发现。在此基础上,我鼓励他们自我创作。学生的很多作品都超越了预期的价值定位,内容丰富,表现角度独特,创作手法充满了灵性。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情感可以催化或干涉学习活动的开展,而认知上的发展又可以转化或升华情感。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创设出必要的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探索;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挖掘出美术素材中隐藏的儿童化价值,让学生对学科本身感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和谐教育就是优化教学结构中的诸要素,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生动活泼地发展。它的实质是教与学关系的融洽协调,让教育充满理解与呵护。它是生活与美术的统一,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美术创作是表现生活的形式之一;它是情与智的协同发展,情感促进美术认知上的构建,认知能力的进步又反作用于情感领域,最终让学生爱上美术,提升综合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