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珍
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的听话能力增强了,也为说话训练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基础,所以说话教学应该在抓好听话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小学的说话教学,应重在指导学生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把话说通、说清、说透,做到吐字清楚,意思完整,条理清晰,并逐步养成说话得体、文明有礼的好习惯。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我在说话训练时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动起来,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演。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表扬鼓励,开展说话竞赛。小学生学习说话,首先要让他们敢说、想说,然后才有可能把话说好。为此,我在班上举行了“发言小能手”的竞赛活动,设立竞赛卡,让学生自己记录发言情况,定期评出发言积极分子,奖励小红花。对在朗读、答问、评述和口头作文中踊跃发言的学生,我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获得发言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不但能消除不愿说、不敢说的心理障碍,而且会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
2.指导读书,学习规范的语言。小学生学习说话,操练口才,除了要以口头语言为基础之外,还需要从课文、儿童读物里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使口头表达准确、规范。我引导学生各设一本《语言采蜜集》,启发他们像蜜蜂采蜜那样,广泛地吸取书本的语言精华,把好词好句摘录到《语言采蜜集》里,积累和储存起来。这样,在进行口头表达时,学生运用的词汇逐步增多了,语言也逐步丰富多彩了。
此外,我还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复述课文或配乐朗读。朗读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朗读,能读准字音,学习普遍话,能有效地控制语调、语气和语速,体会语言的韵律、感情色彩。
3.走出课堂,在交际中学习说话。现在,不少学生缺少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缺少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今后适应充满竞争的商品经济社会。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他们应该与社会接触,到社会中进行语言实践。从口头语言的功能出发,小学生的说话训练应该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我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街道小巷、某宿舍大院等地锻炼口才。年龄较小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在家主动招呼客人;在上学的路上向别人问路或回答别人的问话时,要考虑对方的年龄、身份,使用礼貌用语。对年龄大一点的学生,我则组织他们到菜场、商店等地进行考察,让他们给居民、离退休老人口述考察见闻,赞扬社会新风尚,批评社会的一些弊病。这样做,意在让学生从容自如地当众说话,大胆陈述,增强说话的连续性和条理性。
4.从图入手,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小学低年级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插图,在教生字前,我先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说一说,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又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一、二、三、四、五”这五个生字时,我是这样从图入手的: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1:图上画的是香蕉、苹果、桃子、荔枝、梨。
师:它们分别有多少个?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水果?
生2:有一根香蕉、两个苹果、三个桃子、四颗荔枝、五个梨。我最喜欢吃的是苹果。
师:“一根香蕉”的“一”字怎么写?
经过谈话,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上来了,更可贵的是训练了语言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
5.在情景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是比较弱的。如果一味地由老师教学生如何读、如何写,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能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那情况就不同了。如在教学“多”字时,我安排了这样的说话内容:
师:“多”字是什么意思?课文的插图,哪边多哪边少?
生1:左边多,右边少。
师:教室里,什么多什么少?
生2:学生多,老师少。
生3:穿红衣服的人多,穿绿衣服的人少。
6.在拓词造句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组词、扩词、口头造句等练习,使之不断积累词汇。例如,在教学“山”字时,我启发学生说出了许多词:“石山、大山、山水、高山、山头、山峰、虎头山、山村……”又如,在教学“爱”字时,我安排了这样的说话练习:
师:课文讲谁爱什么?
生1:少先队员爱国旗。
生2:我们爱国旗。
师:我们还爱什么呢?
生3:我们爱老师。
这样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发言很积极,说话能力提高得比较快,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