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义华+吴吉惠
[摘 要]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新一代小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军,90后已经陆续步入工作岗位。他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努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了从教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品质,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解读以及对90后小学教师特点的总结,探寻90后小学教师如何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90后小学新教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6-0030-04
根据学界共识,90后是指出生于1990~1999年的一代人,2008年第一批90后开始进入职场, 本文所研究的“90后小学新教师”指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走上教师岗位但尚未完全适应教师角色、胜任教师工作的小学教师。作为备受争议的一代人,他们带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1]。许多学者将其划上“缺乏信念的一代”的符号,未免过于主观。毕竟每一代人所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而正是这种独特的成长背景造就了这一群体的独特性,他们踏上小学教师岗位后不可避免地会呈现这一群体的特点,了解90后小学新教师的特点对促进他们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1 90后小学新教师的特点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环境影响人的发展,不同的环境赋予生存于其中的人不同的特征。90后成长于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经历了历史性改变,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首先,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放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社会上的不良之风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一时代的人[2]。其次,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大力实施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大多数家庭只生一个小孩,让90后一出生就被看作家庭的中心,倍受呵护和关爱,具有强烈的优越感,独立意识强,但又难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承受挫折能力差。再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网络、手机成为大部分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说90后是在电脑、网络、手机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对网络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上一代人,网络成为他们迅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他们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正是这种独特的成长背景形成了这一群体的特点。
1.1 职业价值观特点
受社会转型大环境影响,90后群体在设置价值目标和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特别看重实用性,强调现实利益的获得[4]。在职业选择上,喜欢用易衡量的定量方式确定职业,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形成功利化的职业价值观。大部分90后尤其是女生选择小学教师职业,一方面是基于有完整的双休和寒暑假,无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福利的提升,自2010年开始,全国大多数省市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保证教师的年薪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待遇,随着福利待遇提高,也使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差距缩小[5]。
1.2 思想道德特点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上充斥着多元复杂的道德观念,引起了90后群体内心道德观念的冲突和博弈。他们在道德思考中疑虑重重,在道德实践中迟疑不定,道德认知和行为不统一。对90后小学教师而言,可能认同社会倡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未必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承认某种道德要求合理但未必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
1.3 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特点。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学习教学实际的认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理想和信念[6]。(1)新课改教学理念深入人心。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从产生到蓬勃发展是时代的召唤。随着新课改的推进,90后小学教师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潜移默化地受到新课改中新理念的影响。他们认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过程胜于结论,评价体系多元化等理念。相比老一辈教师,新课程改革对90后小学教师的影响更深、更广。(2)“实然”和“应然”教学理念的矛盾。“实然”教学理念和“应然”教学理念的矛盾即对教学理念的认同感与教学理念的践履性矛盾。一些调查显示90后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理念有较深的认识,他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是理想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矛盾。一方面认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民主、活跃的;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又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最终目标,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这说明90后小学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把握不够,认同与实施方面存在着矛盾。
2)教学行为特点。教学行为是教师对教学对象履行教学目标的整体行为。课堂是教学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分析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90后小学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以下特点:(1)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宠儿”,网络、电脑、手机在这一群体中已司空见惯。90后小学教师在媒体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上具有全面超越前辈的先天优势,许多应用于教学的媒体技术并不是外在于他们生活的。因此,他们较容易实现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技术与教学张弛有度、有机融合[7]。同时,利用这一优势既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2)教学过程中智慧不足。当今,唤醒教师教学智慧成了时代最强音,这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0后小学新教师由于任职不久,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老教师相比,他们缺乏教学智慧,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很好地灵活发挥,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尽量按照准备好的程序进行,防止发生难以控制的情况。课堂教学严格奉行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忽视了课堂的动态性和生成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缺失了学生智慧的参与。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为之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3)教学交往特点。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成长的需要在互相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类关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普遍的、复杂的历史现象[8]。教师人际关系有师生之间交往、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交往以及教师间交往三个方面。(1)90后小学新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特点。师生关系是以教与学为纽带而形成的交往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师生关系视为整个教育教学大厦的基石。90后小学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师生心理距离近,关系融洽。90后小学教师在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他们的教育对象都是90后出生的,同为独生子女,更容易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也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彼此间不易形成代沟,具有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点。其次,师生关系界限模糊。由于师生成长轨迹相似,90后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代沟,课下交往频繁,师生关系界限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身威信的丧失。学生对教师缺乏敬畏之情,教育教学管理大打折扣,容易导致教学的失败。(2)90后小学新教师与学生家长交往特点。家长和教师是对学生发展最具有影响的两个群体。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二者间的关系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家长对90后小学新教师缺乏信任感。随着90后小学教师比例的上升,学生家长是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在上升。作为同是独生子女的他们,双方都了解自身的一些性格特征,而且一些家长的学历层次和学问水平并不比老师低,对于如何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见解,所以他们往往会对90后小学教师的身份、年龄和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怀疑和担忧。其次,一些家长认为90后小学新教师不够敬业。热爱自己的职业,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是每个职业人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行业对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的要求更加严格。它的特殊性在于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人,是精神领域的工作。一些家长认为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小学教师为人比较散漫、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一些教师不如老教师那样具有强烈的奉献意识、认真负责。(3)90后小学新教师与同事交往的特点。教师是学校的主导力量,教师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首先,交往热情不高。教师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位教师负责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单独工作,把精力都集中在负责的课程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交往。此外,90后小学教师自我中心意识强,他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很少与其他教师交流,也很少主动请教其他教师,担心受到他人的嘲笑。其次,90后小学新教师与老教师间相互抱怨。由于生活于不同的年代,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代沟。老教师抱怨新教师思想太前卫、非主流,新教师认为老教师太保守。在“师徒结对”活动中,老教师认为新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没有表现出积极、上进的态度,而新教师则认为老教师不想指导他们或很少给予指导和帮助。
4)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我国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即便如此,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应试教育的体制及观念长期存在,造成90后群体知识结构的先天性缺陷。高等教育“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的知识结构“单薄”[9]。据此,90后群体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但知识结构仍然以掌握的学科知识为主,缺乏知识结构上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2 解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还有些不适应,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为依据。在此背景下,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确立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
2.1 《标准》的基本理念
《标准》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师德为先”要求教师从个人修养、言谈举止到遵纪守法、献身教育事业,都应为小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着重要求教师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10]。“能力为重”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首先,表现在认识学生以及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其次,表现在教育教学的环节上。“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面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儿童世界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
2.2 《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在各维度下,确立了不同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下,又提出了不同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如何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专业知识”维度确立了“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提出了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掌握有关小学生发展的知识,加强对政策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二是要求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体现综合性,了解多学科的知识;三是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知识;四是要求小学教师重视通识性知识的价值。
“专业能力”维度从五个领域提出了对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四方面的基本能力,包括教学、开展班级管理与其他教育活动、人际交往及自我发展能力。
3 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促 进90后小学新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小学教师要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笔者基于《标准》,结合90后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对90后小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
1)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价值观。《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思想是行为的先导,90后小学教师的教师职业观,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因此,必须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价值观。首先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让其感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学校要开展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等的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树立师德榜样。《专业标准》把“师德为先”提升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进行阐释,说明了师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90后小学教师担任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大责任,小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低,老师是他们行为准则的模仿。所以,90后小学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首先应加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宣传月”等活动促进他们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次发挥学校里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激励他们切实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再次加强对90后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平的考察和监督。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行为准则,在教学工作中切实践行。
3)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小学生,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对90后小学教师而言,尽管经过新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应然”与“实然”之间仍然有一定差距。90后小学教师要努力将这种理念付诸到教学行为中,加强对教学新理念的自我监控,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反复体味新理念的渗入和实施是否合理,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同时政府要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做到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
3.2 专业知识维度
1)掌握全面的小学生发展知识。90后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发展和成长中的个体,心智不成熟,毫无自保能力。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90后小学教师还须加强政策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过渡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专业标准》还突出强调小学教师“应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改善小学课程设置上普遍欠缺性教育课程和缺乏专职教师的尴尬现状。
2)突出知识结构上的综合性和生活性。90后小学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随时影响着小学生,乃至影响小学生一生的发展。而且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与中学、大学教师相比,90后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更强的综合性。教师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是90后小学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他们还要了解多学科的知识,注意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需要广博的课外知识,能够随时帮助小学生对于生活世界的问题在科学世界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即要具备将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双向整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11]。
3.3 专业能力维度
1)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标准》提出小学教师应该合理地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依据小学生的反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因此,一方面90后小学教师要发挥善于运用媒体教学的优势,使知识的呈现方式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智慧,学校应组织有效的校内师徒结对制度,让一些优秀的老教师适时给他们支持和鼓励。此外,学校应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开放课堂,为90后新教师提供学习的范例。
2)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教师权威。《专业标准》提出小学教师应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90后小学教师和学生由于成长轨迹相似,在交往过程中容易拉近距离,这是他们优势所在。但物极必反,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度”, 正如德国著名美学家费歇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否则,师生关系会由传统的畏惧走向混乱,丧失教师的威信。在教学过程中,90后小学教师既不能离学生太远,又不能离学生太近,要做到亲密随和但又可敬可畏。其次,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获得他们的认可。90后小学新教师自我中心意识强,很多学生家长对他们产生质疑和不信任,认为他们不够敬业,缺少无私奉献精神,《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这就要求90后小学教师一方面要从多方面去发展自我,要把无私奉献和脚踏实地的职业精神植入教学生命的长河之中,坚持多做一些对集体、对学生有好处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正确
(下转第43页)
看待教师职业,教师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灵魂的交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守得一方净土,尽职敬业。这样,才能获得学生家长的信任和认可。再次,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90后小学新教师与老教师合作的直接途径是师徒结对,90后小学教师要充分抓住教师交流合作中提高的机会,虚心学习,积极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同时,老教师也要理解90后新教师思想的前卫,发现其闪光点。
3)培养反思与发展能力。对于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定位,已经不能体现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专业标准》提出这一能力领域,是对全球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回应。同时,90后小学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在教学中会遇到种种困境,这容易让他们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能够使他们不断在新领域里活动,获得满足感,也能加强他们对教育规律性认识,增添工作胜任感和成就感。90后群体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热爱新事物、头脑灵活、思想活跃,学校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为他们创造机会,接触名师、名人,去市内外小学,听名师讲课,参加各类科研,开阔眼界,鼓励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展开教学、教法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11-114.
[2]史许福.当前文化背景下“90后”准教师教育难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68-71.
[3]张开芬.“90后”青年成长环境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11):21-24.
[4]郑士鹏,王永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学理论,2009,(13):209-210.
[5]蔡志凌.“90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3,(3):126-134.
[6]黄小莲.论教师教育策略的确立[J].教育评论,2002,(6):39-42.
[7]李敏.小学新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3):78-80.
[8]臧乐源,陈承镶.人际关系学[M].天津出版社,1998:1.
[9]余嘉.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研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36-38.
[10]牛蒙刚,庞云风.合格小学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初步解读[J].淄博师专学报,2012,(4):3-8.
[11]王智秋.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