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兆梅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内容。作文本应是学生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有人说:每一扇开着的窗户都有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活每天都在演绎动人的故事,我们没发现是因为我们没有留心。因为没有留心我们不但失去了写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让自己受教育、被感动的机会。因此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用心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真正携手生活,才能让学生愉快地写出感动人心的作文。
一、携手生活,积累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小学生的生活看似单调,实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能引导他们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将会异彩纷呈,笔尖流淌的也将是不息心泉。
1.丰富校园生活
学生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听课、做作业,学生自然会乏味、反感,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有计划、定期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卡拉OK大赛、演讲、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又能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激发其表达欲望。
2.探索自然生活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这些奥秘等着我们的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探求。大自然中的一片叶、一棵树、一条溪流……无不是学生眼中的美好世界。闲暇时带学生去踏青、放风筝、捉蝌蚪、观察树叶……让学生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尽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恣肆徜徉,领略春日的灿烂、夏日的热烈、秋日的明丽及冬日的纯洁。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丰富鲜活的素材就会好似不停歇的溪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在学生的笔端。
3.开拓社会生活
生活就是一部活的戏剧,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但学生往往“人在生活中,不见有生活”。因而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周围邻居的一颦一笑、超市营业员的举手投足、小贩们的吆喝,这些熟视无睹的人、事可以观察;参观工厂、社区时,工厂、社区的设施,工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可以观察;采访别人时,采访对象的神态、语言、动作可以观察;参加实践活动时,自己的感受、同学的表现也是该留心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生活,仔细观察,就会有取之不竭的素材。
二、快乐作文,培养能力
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但要想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也非易事,还需要教师悉心的引导和持久的训练。
1.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大量的阅读会使学生对优美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精美的绘图本到纯文字作品再到经典著作的推荐,从童话故事到自然百科再到历史古籍的欣赏,从老师讲读到同伴交流再到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近阅读,喜欢阅读,直至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2.多思考多摘记
课外阅读切忌放任自流。我们教师课余要多了解学生读的什么作品、有什么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读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多思考多做摘抄。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小流,故能就其深。词汇、语句也要一点点积累,才能丰富,才能被灵活运用。
3.坚持写日记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感受,学生也不例外。如何让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呢?写日记。我们的学生平时也写日记,但大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时老师会规定这次回家写什么内容,下次写什么内容,甚至还会规定写多少字数,这样就扼杀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有些学生为了交差就胡编乱造,毫无真情实感可言。其实我们应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把每一天有意义、感受深的东西记下来,两三行、百把字都行,不增加负担,养成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快乐地记录真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
4.习作要贴近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习作命题应站在学生的立脚点替学生着想。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课外活动、街头见闻、探索自然……习作命题应贴近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写熟识的、理解的,写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如《我的双休日》《愉快的班队会》《我劳动我快乐》《心愿》等都是学生有话可写、喜欢写的习作题目。
5.巧用鼓励
写出的作品如果有人欣赏,这对作者是最大的鼓励。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信心。批改作业多给几个“优”、看到亮点加点批注、有了进步表扬几句、好的作品和学生一起品读……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使他们更加乐于表达。
生活是美好而快乐的,作文也应是真实愉悦的。只要我们能引导学生携手色彩缤纷的生活,帮他们打开作文与生活之间的那扇窗,力求让生活走进作文课堂,让作文进入学生生活,学生就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