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洪秀全的革命思想和影响

2015-01-13 08:51田舒瑶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太平天国

田舒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16-02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历代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而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与整个运动相始终。认识了洪秀全,可以说基本上认识了太平天国整体事业。这里就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内容及其影响进行论述,通过介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着重分析其革命思想形成的不同阶段,使人们更能清晰地了解洪秀全的历史功迹。

1.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形成

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形成时间问题,关系到对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领袖的评价,影响到洪秀全革命思想与太平天国革命发展进程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是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长期以来被许多学者所争论。以下就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的时间谈谈自己的看法。

洪秀全于1814年1 月1 日出生在广东花县福源水。他幼时所受教育完全是封建教育。在这样的封建教育下,1828 年洪秀全16 岁时,前往广州参加科考。这次考试他落第了。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对当时的洪秀全虽是一个打击,但他却没有因此而停止。1836 年洪秀全参加了第二次科举考试,当时他24 岁。这次考试洪秀全再次落第。在考试结束后,洪秀全得到了日后对他思想影响颇深的《劝世良言》小册子。此后,洪秀全又经历了1837 和1843年两次科考的失败。

第四次科场的失败和思想中已产生的对清政府的不满,以及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奴颜和无能,使洪秀全彻底看清了科举考试的黑暗和清政府腐朽。洪秀全在此次失败之后,即产生了其反清革命思想的萌芽。回到家中的洪秀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开始细读《劝世良言》。这对洪秀全彻底冲破旧传统思想的藩篱,发展其革命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时的洪秀全并不是真正信仰了上帝,而是藉以拜上帝来宣传其反清思想,组织群众,建立革命的基础,为日后的起义做着准备。

洪秀全"皈依"上帝之后,为了宣传自我思想和组织发动群众的目的,开始了两次广西之行。在洪秀全来到紫荆山区时,拜上帝教在当地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时,参加拜上帝教的人几乎占当地人口的一半。更为关键的是日后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领导人的杨秀清、萧朝贵也是在此时加入拜上帝教的。洪秀全在"同拜上帝"且"服从纪律"的前提下,吸纳其加入。一步步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洪秀全革命思想的正式形成。

2.秀全革命思想的内容

首先,从洪秀全在花县所从事的一些活动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时期的改良社会的思想。一件事是洪秀全以身作则,注重劝奉村人要行善事,不做恶事,在村里的威信也由此越来越高。

其次,洪秀全在宗教外衣下的平等平均思想,代表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所以金田村点燃的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两湖三江,终于在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南重镇南京,汇合成燎原之势。随着太平天国初期胜利发展的实践,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也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他把原始基督教的"太平之世"与儒家大同思想熔于一炉,并把历史上千百年来亿万农民追求的平等平均思想提高到一个消灭私有制的新阶段,从而将中国历史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反清与反孔相结合和对外政策三个方面。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集中体现。

《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问题的基本精神是:试图在小生产基础上,推翻封建土地私有制,由天王所代表的太平天国国家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进行平均分配,以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目的。这是《原道醒世训》中"大同"思想的深化与发展,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思想。

洪秀全要创建的太平天国,是千百年来贫苦农民梦寐以求的没有压迫、剥削,国与国、人与人、男与女平等的理想国家。正是这一理想,汇集了广大贫苦农民,并成为他们反清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经过北伐,特别是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的胜利,于1856年5月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西、江苏广大地区,把太平天国事业推向全盛时期。

3.秀全革命思想的社会影响

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一是要求独立、民主;二是要求发展、强大(实现近代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外争独立,内搞近代化,说明他的爱国主义已经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并具有近代爱国主义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在战争中确实有严重破坏江南经济的一面。正如王韬所说,当时江南"几于百里无火烟,其中人民大半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耕不弃。"事实上,任何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国内战争,尽管有破坏,却是革命的、合理的,因为它推动了历史前进。

从经济上说,太平天国后自耕农增加和永佃制盛行。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地主势力,迫使地主或逃或亡,使一部分农民把"租田概作自产。"再次,农民又通过"开垦"无主荒田,"占为世业"。另一方面,是江南田底、田面权分离的"永佃制"盛行。农民持有田面权后,生产积极性提高。以上两个方面,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从政治上说,太平天国打乱了清王朝中央集权制,促使湘淮地方实力集团的崛起。

湘淮军地主武装集团的崛起,其主要推动力量显然是太平天国。湘淮集团崛起又从根本上削弱了清王朝"无与伦比"的中央集权,形成汉族地方督抚专权的"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

从思想上看,太平天国运动对后起的新的政治力量影响更为深远。

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曾说:"太平军一役,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历史证明容闳的这一判断是对的。

从以上三方面综合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太平天国失败的悲剧,就没有中华民国的成立。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给了清王朝长期的压力,使之元气大损,尽管民国成立后,政权掌握在新的精英人士手中,但使清朝的灭亡却是全国农村中深刻的运动逐渐取得成功的结果。而太平天国运动,标志的是清朝的统治瓦解的开始。美国学者贾希尔说:"太平天国的革命是一种冲突,所以宣布旧中国之死亡,结果乃为中华民国之诞生。"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太平天国
洪秀全为何承认“下凡”
洪秀全何时得到《劝世良言》?
桑德斯镜头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神剧——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研究
天国影帝杨秀清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历史课堂教学视角的选择与实践——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
太平天国等级婚姻研究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