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2015-01-13 08:50鄢炳辉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感应电流启发性高中物理

鄢炳辉

摘要: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还可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251-01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指出,在科学发展中解决问题是重要的,而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似乎更关键;有时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的提出甚至能够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提问难易要适度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吃透,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如果提出问题太浅缺乏启发性,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这时不仅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反而使学生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如果提出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抑制他们的思维,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常此以往,会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成绩下降,从而厌学。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抛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生发性,有较大的引伸余地,这样才具有挑战性,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著名心理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我们"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课堂提出的问题不宜过多或过难,要掌握好数量和难度的"度"。对于一些复杂、难以理解又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把这些知识合情合理的进行肢解,有意识的降低难度,让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方向和梯度发展。例如"楞次定律"一课,在做完演示实验后,为了得到楞次定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①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磁铁在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何?线圈中的磁通量怎样变化?②灵敏电流计指针怎样偏转?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如何?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③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有怎样的关系?它对原磁通量的变化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起到了架桥设坡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并理解"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一表述简洁而理解困难的定律。

随着提问的深入,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启发。启发性是设问最直接的目的,如果问题设计能让学生触类旁通,那么这个问题启发性就强。有启发性的设问就是让学生不断地生成问题,活跃思维…… 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立刻生成第二个问题,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有很好的诱导性,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提问与等待有机结合

课堂提问,有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第一个: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第二个: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做出评论之前。研究者已经发现,将等待时间延长到3-5秒的教师对他们的学生和自己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效果。沉默时间给了所有人思考的时间,学生能够提供更完整、更具体、更加击中目标的答案或者问题,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教师也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启发或激发,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答案。在时间控制上,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在提问时要给学生不等的准备时间,这个时间内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干涉学生的思考。学生做出答案后,教师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回答正确,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回答不正确,教师要给予鼓励性的答复,或通过分析和递进提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信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知识、改正错误。学生的回答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4.课堂提问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既要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也要提出进一步思考后所产生的新困惑、新问题。教师要在提问上发掘潜力,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找问题,在实验中找问题,在书本中找问题,在问题中找问题。例如:在学习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时,教师手拿粉笔盒让其开口朝下迅速的在竖直平面内扫过一个圆弧,当运动至最高处时,学生惊呼起来。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大概会提出以下类似的问题:粉笔在最高处为什么没有掉下来?老师动作慢一点情况会如何?粉笔在最高点受到哪些力?是什么力提供向心力?粉笔盒经过最高点速度可以为零么?它的最小速度是多少?通过最高点有最大速度么?这些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能较快的得出答案,学生主动获得的知识比聆听说道效果更好。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只有运用了一定的策略,才能发挥提问的最大功效。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并不断的反思总结,以提出更多优质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真正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感应电流启发性高中物理
楞次定律推论的巧妙应用
金属轨道的形状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吗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第23和24太阳活动周高纬地磁感应电流分布特性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异频法线路参数测试中工频感应电流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