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物理复习

2015-01-13 08:50刘朝山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例题实验教学物理

刘朝山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247-01高三复习迎考的普遍做法——"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按课本章节顺序复习整理知识点,第二轮复习就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进行小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则安排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其中教师最重视的是高考第一轮复习阶段,因此耗时也最长.在这轮复习中,教师通常会备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详案,课堂上教学策略多倾向于"尽量讲得细一点、挖得深一点、拓得宽一点、练得多一点".这样的课堂往往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没有真正的师生互动,缺少真实生动的"情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物理知识首先通过结构、方法、技能,使学生学习活动变得有序,在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达到变通和迁移,有序、变通和迁移则使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这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前提是抓住让学生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认知结构,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这三个方面。而物理知识、物理概念、物理技能就构成了广义的"物理基础:',可以肯定绝大多数老师都不会怀疑"基础"的重要性。然而,不少老师有的是对学生物理基础较差的感叹,缺少的是对物理基础的教学研究,他们往往认为夯实基础是学生的事,教师没有必要研究,应把主要精力花在知识应用的教学上。

经验表明,即使在高三物理复习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仍然不能放松,总体上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放任自流;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三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

2.注重物理基础知识与现代前沿热点理论相结合

近年高考试题中常出现涉及到科技发展前沿的试题。如。2000年上海高考综合试卷第24题是关于热辐射、火星平均温度计算;2001年全国高考第3l题关于太阳质量的估算及恒星的演化等前沿热点问题。这种试题信息量大,文字篇幅长,提供的信息新——涉及许多前沿领域新知识、新概念和新规律。尽管试卷中材料对新概念、新规律一般都给出了必要的文字说明或解释,但这些文字只能解决新知识的字面意义,学生很难对材料真正深人理解形成字面意义之外的深层认识。究其原因就是对新信息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从而在阅读过程中:(1)影响学生将材料中的新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阅读过程中失去方向,以至于读后不知所云;(2)影响学生对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推论和联想的能力;(3)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各个句子表达的数量关系,对材料形成统一的整体表征。

因此,我们要用现代的观点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许多近代和前沿的课题是与高中物理的内容有联系的。例如:基本粒子与大统一理论和天体演化;电磁波与现代通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因此,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在教材适当地方开一些"窗口",引导学生向窗外世界望一望,哪怕是"一瞥"都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

3.优化习题教学

高三物理教学有较多时间花在讲解例题、完成作业、参加考试上。解题教学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能否提高。要改善解题教学效果首先要把好选题关。选择题目一定要防止片面追求新、奇、深,要注意选择题目的目的性、基础性、层次性和梯度性。其次,要优化习题分析的教学方法。在例题的讲评上要注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示范例题重点介绍如何读题、审题,寻找隐含信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经历的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准确调用知识解题,指导学生如何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等。要教育学生养成标识关键字、词、画研究对象草图,画物理过程示意图等良好习惯。巩固性例题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学生做,要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思路的机会,形成动脑分析、动口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适时、适度加以点拨,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鼓励相互讨论,强化通法、通解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求索答案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再次,还应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以往为增加课堂容量而忽略运算能力训练的弊端。

4.强化、优化实验教学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达到实验目的的。让学生对这些演示实验能懂、会做是一个基本要求,提高其实验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学生不真正经历这些实验,不亲自进行操作,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是难以得到提高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收获。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必须改变纸上谈兵、黑板上做实验的应试模式,遵循实验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各种实验为载体,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目标。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要尽量让人人动手,不仅要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要强化发散思维的训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操作方法?用本实验的器材还可以做其他哪些实验?换用另外一些仪器可否做同样的实验?——要改变传统的课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的习惯,尽可能将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将演示性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要鼓励学生设计替代性小实验。要加强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强化"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实验验证一总结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实践。事实证明,只有在实际的操作反复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感才会得以激发。应该说学生的实验基础打扎实了,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5.做好"题后反思"和"章后回顾"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运用能力,而盲目地多做题是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的。当做完一道题后,我们一定不要放过进一步提高自己能力,要重新体会物理场景,再次对过程进行分析,看看是通过哪几个关键的环节解出这道题。这样,下次再遇到同类题目,我们便可迅速地抓住要害,少走弯路。

当复习完了一个章节,我们要对这一章做一系统的回顾,运用结构图、图表等形式,对这一章涉及的知识、方法、物理模型进行梳理,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总的来说,我们要全面提高物理复习质量和效率,就要在打好基础、提高能力上多下功夫,在知识的深化、序化、活化上多花心思。我们要注意方法的总结与体会,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及解答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例题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