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利
摘要:上好语文和数学课?的共同点——课堂铺垫,铺垫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教学是讲求时机的,铺垫的时机往往应把握最需要的某个时刻。
关键词:数学课;课堂铺垫;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175-01一直以来都说语文和数学的教学方法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听了两位名师的课后,我找到了上好语文和数学课?的共同点——课堂铺垫。 课堂铺垫要做到一环紧扣一环,而每个环节不仅相连而且递进,一点一点地突破难点,最终水到渠成。课堂铺垫说的容易,做起来可真是难,对数学课来说,更是如此。我想这就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巧妙设置铺垫。
铺垫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常常通过适当的铺垫,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谓“适当”铺垫,意指铺垫时机恰当,坡度适宜,追求不知不觉、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认识乘法》。教材第二道例题提供了4张课桌,每张课桌上有2台电脑的情境图,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如果仅仅“教教材”,我们通常会分三步走:一是出示情境图和问题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这些电脑是怎样排列的;二是让学生列式解答;三是问学生这里是几个几相加,在明确是4个2相加后,告诉学生“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或2×4=8,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这样教学,学生固然也能学会乘法,但是在新接触一个数学概念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由。特别是在这里,学生很可能会产生一种困惑:已经可以用加法解决问题了,为什么还要学习乘法?当然,教材在接下来的“试一试”中通过5个4相加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同时揭示写成乘法比较简便。不过,由于学生的困惑是伴随着例题而生的,因此我总觉得,这样的体会还是在例题中有所铺垫更好。也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比较简便,我们可以在例题解决的基础上及时铺垫。
接下来,我便思考了铺垫的具体教学安排。由例题的情境继续出示问题:“电脑教室有20张电脑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让学生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结果,用加法计算的学生说着说着就不记得到底说了多少个2,而用乘法计算的学生一下子说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们觉得,学生对乘法写法的简便已经有所感悟了,因为用加法计算的学生没有把算式说清楚吗,这不正说明加法算式不够简便吗?
但是,学生会有怎样的想法呢?他们真的都能体验到乘法的简便吗?有的学生只是听别人说20个2相加,自己并没有经历如此烦琐的相加过程;有的学生仍然对加法计算情有独衷,对乘法的简便并没有深刻的体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改说为写比较好,同时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在比较中增强体验。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恰恰与教材“试一试”中的意图不谋而合。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直接出示20张电脑桌,想一步到位让学生体验写成乘法比较简便,似乎事与愿违。这样的铺垫,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比较突兀。由于没有对这一铺垫加以“铺垫”,学生的体验很难水到渠成,而是教师告诉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可以在出示20张电脑桌之前,出示数量稍小些的问题:“电脑教室一组有6张电脑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后,问问学生有什么感觉。此时,并不急于点破,但是学生势必会产生对算式烦琐与简便的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继续出示20张电脑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的问题,学生在两种算式的比较中,自然会产生加法写成乘法简便的感慨。
教学是讲求时机的,铺垫的时机往往应把握最需要的某个时刻;教学是讲求坡度和节奏的,铺垫的过程往往不能急于求成,最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