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是成人、成材、成功的“黄金时期”。学习和生活环境急剧变化、家庭期待与社会压力、个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许多新生进入大学后明显表现出不适应的症状,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现实的且不能忽视的难题。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适应性
一、关键环节:新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1.教学方法的变换是影响学生学习不适应的首要原因
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直接指导作用。高校教师课堂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集中授课时间相对少,留给大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实践更多的空间,增强思考和动手能力。然而大学新生们三个月暑假的身心放松,在中学阶段养成的心理依赖性尚且存在,加之未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以至于对教师新教学方法的不适应,致使学习效率低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
2.教学进度的过快是导致学生学习不适应的重要因子
教师教学进度的快慢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定。大学课程门类众多,每门课程的课时相对紧缩的,有限的学时要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一堂课讲解知识点的速度必然加快,有时会把教材一百多页拉通讲授,使得九成左右新生很难跟随教师的节奏和步伐,听课迷迷糊糊,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两三周之后基本对某门课程搞不懂,学习动机降低,学习效果也较差。
3.教学内容的繁多是引起学生学习不适应的关键因素
大学是施行素质教育的最高殿堂,教学内容纷繁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备课基本都会参考多本教材,没有依照固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课堂教师照本宣科,讲授内容基本上是书本知识,致使新生中 “睡派”、“游戏派”、“上网聊天派”等频繁出现等,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动机和进取的目标,放松学习,放纵自己。
二、现实写照:新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与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息息相关。大学新生基本都是90后,长期接受过分“包办制”服务,对他人有强烈的依赖感,导致八成左右学生入学后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一团糟。据报道,高校新生因无法应付生活琐事或吃不了苦而退学的事屡见不鲜。一方面,宿舍条件的落差让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由“专属”卧室和书房直接搬到了六个或者八个同学同住一个相对拥挤的寝室,食堂排长队买饭,亲自洗衣服等等,这一切没有一段适应期或过渡期,心理难免会产生不适应。每逢节假日就会特别想家、想父母和亲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很多女生甚至在开学的两个月里,时常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另一方面,生活习惯的差距让大学新生难以适应。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重要因素。饮食的差异、气候的变化、语言的差别、习俗的不同、习惯的迥异都成为他们生活适应的障碍之一,宿舍的作息时间不一致极大影响同学相互之间生活习惯的不协调。
三、必然导向: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至关重要。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会导致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焦虑不安、心烦意乱、孤单失落,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人际关系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师生关系是大学新生不可逃避的一种关系。教学相长、和谐发展的高校师生关系应是大学的主旋律,然而近年来屡屡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师生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社会各界对师生关系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然而,目前高校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一学期课程结束,学生不知道老师姓名,老师对学生也不太熟悉和了解,甚至师生在路上“相遇”也彼此“互不相识”。大学生除了遇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之外的其他问题则很少主动寻求帮忙,直接导致师生间交往渠道较窄,范围相对狭小,师生关系从高中时代的密切变得相对疏离。这种成长的高度与相对宽松的环境,无疑会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个体的发展带来空前挑战。
同学关系是大学新生无法回避的一种关系。大学生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处世方式也各不相同。一是新生进入大学后,常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无所适从,无端地猜测和怀疑其他同学,误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不可信,不可交往的,经常无事找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二是有部分新生过高地估计别人,无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以致不敢与他人接触,造成交际范围狭窄,人际交往困难;三是一部分新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事原则,过分关注自己,注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分考虑自己的需要,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同学之间矛盾加剧。同时,新生对于如何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也很困惑。调查中发现,有学生对男女交往过于敏感和害羞,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当然少数新生却过快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早早地沉溺于花前月下的“两人世界”,还有一些大学新生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人际交往和情感发展。
作者简介:
向红(1986~),女,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学院电信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