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寒菊
【摘 要】情境教学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情境反映的问题。文章主要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对于情境教学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激起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等整体发展。情境教学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有效思考,自主学习,增强运用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主要就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1情境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1.1有效引起学生的思考
情境教学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准确、快捷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情境中内含丰富的问题,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价值的英语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1.2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要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的英语实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的惊奇、困惑等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课本见到的往往是已被加工处理、抽象化的问题,实际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讨求解模式,自己去选择解题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英语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实际背景、语言易于表达、条件容易寻找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
1.3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情境,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客体。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初中英语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
2.1营造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必然是参与型的教学。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才能形成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他们会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只有组织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的主体,才能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英语语言素质。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没有强烈的动机、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从学生日中主动说出来的英语,远远胜过被动灌输的现成的语言知识,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结果。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其动态交际活动的生命力。
2.2创设激发想象的教学情境
想象力是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例如在教学阅读课文之后,教师为了巩固所学内容,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可以绘制一幅关于教学内容的图片。创设这一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讲故事,其他同学了解故事情节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推测不同的结尾,续写文章,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讨论,锻炼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3构建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情境
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点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进行思维和表达。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创设情境,组织不同形式的任务型活动。例如,利用连珠炮式提问(question)可以培养学生在无法预先准备的真实情况下运用英语快速反应的能力。在情境中的操练可以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开放式的英语课堂也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创设了一个发展个性、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广阔天地。这种“创造”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运用语言知识来表达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生这样运用语言就是创新。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英语环境显得特别重要,为了创设这种环境,就应该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天真活泼,他们常常带有明显的情绪化特征,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常常取决与直观教学教师的言语表情。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机运用适当的方法创设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初中学生个性发展和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是十分必要和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徐永芳.浅析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10,(09).
[2]石迪飞.英语情境教学的情境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