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科类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015-01-13 20:59张桂莲张海清唐启源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张桂莲 张海清 唐启源

摘 要: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农科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农科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并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学术氛围方面提出要建立有益于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农科类本科生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有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247-02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各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农科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农科类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形成创新思维,而且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激发农科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受到广大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 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项目创新性不强

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开展的科研项目多,但真正有技术含量、具有创新性的项目不多,许多科研项目周期短,没有广度和深度,创新性不明显。

1.2 经费投入不足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管是任何科研训练和实践,都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特别是对农科类本科生所进行的自然科学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仪器设备和经费。但从目前来看,高等农业院校在本科生科研经费投入上不足,很多农业院校还没有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科研的专项经费,即使有设有专项基金,但资助额度也较小,不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

1.3 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还没有建立统一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本科生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有些农业院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只是社团活动的一项内容。其次,本科生科研工作的涉及面较广,程序较为复杂,但目前参与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人数少,且多由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或社团管理人员兼任,对科研项目不了解,无法从专业和教学的角度去考虑,使得本科生科研活动水平难以提高。

1.4 现行教学体系不合理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主要体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低年级本科生课程较多,基础知识学习任务较重,仍旧忙于“被动”学习;其次教学管理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上,而对直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低,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体现研究性特点。学生在校期间花了很多时间去应付考试,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时间非常少,对科研活动也不重视。

1.5 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激励机制是推动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学校应鼓励学生通过发表论文、评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来衡量科研创新活动成果,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目前许多高校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妨碍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2 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2.1 结合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利用农科类老师科研课题多,经费充足,从大学新生入校即选配导师,鼓励学生尽早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在学习必要的基础课后,即结合导师课题进入科学研究阶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2 利用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是当今大学的立校之根本,也是当前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06年11月,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旨在探索和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强调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加强思维和方法训练,力争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拔尖型创新人才。目前,培养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主旋律。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定位目标的湖南农业大学一直注重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近年来结合国家、省、学校和院设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申报科研创新基金。例如以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2007级有5个科研小组、2008级有5个科研小组、2009级有5个科研小组、2010级有4个科研小组,2011级有6个科研小组,2012级有5个科研小组申请得到了学校和省教育厅设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以项目为引导,进行实验教学,科研与实验教学互促,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等作用。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综合提高学生创新素质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2.3 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牵涉到理论、生产实践、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全部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教”而展开,学生的“学”限定在教师的“教”之内。在这样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为主线。例如: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实验教学围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行分层次教学,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构建了传授知识、运用提高、研究创新的“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endprint

2.4 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产学研结合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模式,产学研结合可给老师提供一个实践教学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直接实践的机会。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产学研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以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主线,先后与隆平种业、金健种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校企联合指导既解决了企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开拓了新的渠道,巩固和发展了校企关系,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通过在企业实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实习,在实习中创新,培育出一批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高技术人才。

3 建立有益于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3.1 建立有益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

为了加强农科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农业院校可建立专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例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可由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事业代表组成,负责大学生课外科研和创业项目的评定、审核和监督指导。学校计财处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校团委、学生会等负责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及其他组织和协调工作。

3.2 建立有益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任务,也可以将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之一。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获奖或公开发表论文,学校应适当地给予奖励。

3.3 建立有益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

加大实验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行产学研结合,强化本科生的实习教学环节,切实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3.4 创造有益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和参加各种级别的各类竞赛;定期举办科技活动节,展示大学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对科技成果进行评比和交流,为大学生创造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而且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交流;组织学科论坛,定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或学者到学校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在学校原有的学术期刊上开辟学生科研成果专栏,加强学术交流,拓宽交流平台,保障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璨,姜军,杨彦鑫.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4):74-78.

[2] 尹蓉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初探[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02-105.

[3] 任成龙.论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48-51.

[4] 毕保良,陈颖,吕霞,等.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途径及建议[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5(5):87-91.

[5] 张雪梅.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31-32.

[6] 褚超美,朱坚民.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72-75.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深化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基于多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